美俄再次谈崩了,特朗普对俄罗斯下达最后通牒,普京察觉情况不妙,关键时刻,中方专机赶赴莫斯科,给俄罗斯吃了颗定心丸。特朗普这次又要干什么?中俄此次会晤又谈了什么?
日前,继美俄、美乌会谈双边会谈后,美俄乌三方代表再次齐聚沙特,分别举行了会晤,作为迫切想要结束俄乌冲突的特朗普,则扮演“中间人”的角色,为俄乌斡旋全面停火创造条件。然而谈判结果不尽人意,除了在黑海航运问题达成共识,以及美俄3月18日达成“30天能源设施停火”之外,再也没有其他内容了,这也预示着三方会谈再次以失败告终。
这让特朗普有些坐不住了,俄乌问题拖延的时间越长,他侵吞乌克兰矿产资源的变数就越大,“联俄抗中”实现的可能就越小,在这种情况下,愤怒的特朗普开始对俄罗斯下狠手了。
据环球网31日报道,特朗普公开宣称,如果俄罗斯继续无视美国为结束俄乌冲突做出的努力,那么美方将对所有俄罗斯石油加征25%~50%的“耳机关税”,30天之后生效。
所谓的“二级关税”是特朗普自创的新名词,毕竟俄乌冲突爆发3年多以来美欧对俄罗斯能源已经发起了多轮制裁,特朗普虽然上台后取消了拜登任期内几乎所有制裁措施,但涉及对中国的战略围堵和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却几乎全部保留下来。毕竟美俄还未就停火问题达成共识,这些经济制裁就是特朗普手中的“王牌”,现在就是它们发挥作用的时候。
事实上,特朗普“朝令夕改”的行为已经让外界见怪不怪,上一秒特朗普还和普京“哥俩好”,下一秒就翻脸不认人,对俄罗斯威逼利诱。而这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让美国利益最大化,也算贯彻了“美国优先”的政治立场。
除了威胁对俄能源制裁之外,特朗普还同时对伊朗发出警告,称伊朗如果不在伊核协议谈判问题上进行妥协,那么伊朗不仅面临美国采取的军事轰炸,也将面临“二级关税”制裁。
这其实是特朗普对外界的警告,俄伊“拒不配合”的态度已经触碰到了美国红线,谁若是违背美国制裁和俄伊继续进行能源合作,“二级关税”也将会降临到第三方合作国的头上。明眼人都清楚,同时和俄伊两国保持大规模能源贸易的国家只有中国自己,所以特朗普这番制裁的背后,也是对中国的变相打压。
对此,在3月31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明确表态,中俄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方国家,也不会受到第三方因素干扰。换言之,不论美国对俄罗斯采取什么制裁措施,中俄正常的双边贸易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此举也是给俄罗斯吃了一颗定心丸。
值得一提的是,在外交部回应前,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已经乘专机抵达莫斯科,进行为期3天的正式访问。对于此次访问,有三个方面需要注意。
首先,此次访问的背景是美俄关系不断转暖下进行的,虽然在乌克兰问题上磋商存在争议,但和拜登任期相比,美俄关系的确是朝着积极方向发展。王毅外长此时应接受俄外长拉夫罗夫的邀请,预示着中俄双方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高层级沟通,双方之间的战略高度互信不是说说而已,这是对特朗普“联俄抗中”计划最强有力的回击。
其次,王毅外长在接受俄媒体采访时,用了8个字总结了当下的中俄关系,即“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仅从字面上来看,中方已经拿出了足够高的诚意,向俄罗斯和所有关注中俄关系的相关方展现了最直观的态度。这种自信不仅仅是对“关系无上限”的积极回应,也是中俄关系友好向上的象征,为中俄接下来的密切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后,在王毅外长访俄前两天,俄副总理奥韦尔丘克在一场论坛上表示,2020年,中俄贸易仅有1000亿美元,但到了2024年,贸易额就飙升到了2450亿美元,这预示着中俄密切的合作关系是有有卓越成效的。王毅外长接受俄媒采访时,又用八个字描述了中俄关系的第二特质,即:“平等相待,合作共赢”,两国经济存在广泛的互补性,在中俄不断探索合作道路的基础上,双方加强合作、应对外部挑战,都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正面榜样。
总的来说,特朗普对俄罗斯的极端示好和高压制裁,本质上还是为了让俄罗斯为美国利益退让,两国合作位置并不平等,那么“联俄抗中”也就成了一个笑话。而中俄“关系无上限”并不是说说而已,两国都为此付出不懈努力,特朗普想要“空手套白狼”根本不切实际,而有了中国亲口承诺做背书,也根本无惧美国制裁,希望特朗普能够好自为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