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朗普政府又开始搞事情了!7月3日,他放出狠话,要给170多个国家发"最后通牒"。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再次挥舞
根据CNN报道,特朗普表示美国将向这些国家发送信函,告知他们将要面临的"对等关税"税率。
“我们可能从明天开始就发信,一天发10封。”特朗普对记者说,“直接告诉他们跟美国做生意要付多少关税。”
他承认谈判很复杂,170多个国家不可能全部谈完。这个“对等关税”政策有个关键时间点——7月9日暂停期就要到期了。但现在只有两个国家跟美国达成协议:英国接受了10%的关税,越南接受了20%的关税。特朗普预计在截止日前还能谈成“两三个”国家,其他太麻烦的就直接跳过了。
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中国不在这次“最后通牒”名单里。中美之间的关税暂停期是从5月12日开始的,要到8月初才到期。而且最近美国还取消了对中国芯片设计软件、乙烷和C919发动机的出口限制。看来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还是有所顾忌。
特朗普的谈判套路:极限施压
特朗普这招“最后通牒”玩得很溜。他不是真想跟所有国家打贸易战,而是想逼对方让步。最理想的结果就是像越南那样——美国收20%关税,越南对美零关税,完全开放市场。
特朗普有个特点:他不在乎什么“对等协议”,只想要明显对美国有利的协议。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媒体面前吹嘘“美国又赢了”。前德国总理默克尔最近爆了个料:有次她和特朗普见面,特朗普故意不在媒体面前跟她握手。等记者走了,他又私下补握了一次。这就是特朗普的典型作风——公开强硬,私下可以商量。
日本现在就很头疼。特朗普前两天突然发飙,说“日本这么缺米却不买美国大米”,威胁要对日加征30%-35%关税。但实际上,4月份美国给日本定的“对等协议”才24%。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特朗普在谈判中表示可以减14%,底线是对日商品加征10%关税,但保留对汽车25%的关税。
欧盟日子也不好过。特朗普一直对欧洲汽车关税耿耿于怀。彭博社报道称,欧盟委员会正在紧急讨论对策,担心美国真的在7月9日后加征关税。
"大而美法案"给了特朗普底气
特朗普敢这么强硬是有原因的。7月3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大而美法案”。这个法案主要内容是减税、增加政府开支和提高债务上限。投票结果是218赞成对214反对,非常惊险。
这个法案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很关键。减税和增加开支会造成财政缺口,特朗普想用关税收入来填。同时,关税可能导致经济衰退,需要财政刺激来对冲。
路透社分析指出,如果这个法案没通过,特朗普可能会延长关税暂停期。但现在法案通过了,他就不用顾忌了,可以直接加关税逼对方让步。
说白了,有了“大而美法案”撑腰,特朗普不怕跟欧盟、日本打贸易战。他有底气耗下去。
为什么中国能成为例外?
现在回头看三个月前中国对美“对等关税”的反制,不得不佩服中方的判断和实力。当时很多人觉得中国太强硬,但现在证明这个决定很正确。
中国有足够的实力和美国周旋。美国加关税,中国就反制。美国限制高科技出口,中国就自己研发。C919发动机禁令取消就是很好的例子——美国知道卡脖子没用,反而会失去市场。
欧盟和日本其实也很不满特朗普的做法,但他们没中国这样的底气。欧洲新闻台报道称,欧盟内部对如何应对美国关税分歧严重,法国主张强硬回击,德国则倾向妥协。
日本更尴尬。日本经济严重依赖美国市场,汽车产业尤其脆弱。朝日新闻透露,日本政府正在考虑部分让步,比如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
印度、韩国这些国家更不用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硬碰硬,连句硬话都不敢说。印度时报报道,印度可能会接受美国的条件,换取某些行业关税豁免。
距离7月9日没几天了,估计还会有国家在最后时刻妥协。但有一点很清楚: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政策下,除了中国,其他国家都很难挺直腰杆说话。这场关税博弈,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1.《特朗普:将发函告知各国最新关税税率 新关税8月起生效》财联社
2.《欧洲学者:就贸易壁垒而言,中方要理解欧盟,我们也有难处》观察者网
3.《印度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拟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观察者网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