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华夏历史上最后一次帝位禅让与第一次帝位世袭,社会发展的必然
23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华夏历史上最后两次天子帝位禅让,第二次以失败告终。从此,部族禅让制退出历史舞台,王朝世袭制拉开序幕。
禅让帝位 一、最后一次帝位禅让——帝舜禅让帝位于禹
帝舜抚琴 帝舜年老之后,举荐禅让禹为天子。禹谦让推辞,力推舜的儿子商均为天子。可是天下诸侯不去朝拜商均,都去朝拜禹。于是,禹就顺应民意,面南背北即天子位,国号为夏。
舜庙匾额 《史记·夏本纪》记载舜禅位于禹,“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河南登封大禹像 在当时的情况下,禹经过团结带领各部诸侯,历时二十年治水驯服泛滥肆虐的洪水,使得人们安居乐业,各部繁荣昌盛。后来再加上,禹受命讨伐并战胜敌对势力三苗部族,将三苗驱赶到南方的丹江汉水流域,进一步巩固了黄河中下游中原地区的稳定,维护了君权。在此过程中,禹已经在各个部族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可以说,接替舜即天子位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禹谦让推推舜的儿子之举,实际是效法舜即位时谦让推辞的辞让礼节而已。在这样的背景下,成就了华夏历史上最后一次天子之位的禅让。
浙江绍兴大禹像 二、第一次帝位世袭——启袭父即天子之位 十三年之后,帝禹临终之前也效法尧舜,举荐禅让益为天子。然而,益实际上辅佐禹治理天下时间不长,还没有得到天下诸侯的认可和拥戴。禹的儿子启英明贤德,天下诸侯都愿意拥戴。益自知威望不足难以胜任,也推荐禹的儿子启,自己躲避到箕山之中。因此,天下诸侯不去朝拜益,都去朝拜启,说“这是我们的天子帝禹之子”。于是,启即天子之位,为夏后帝启。
《史记·夏本纪》记载启袭父即位,“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启母石 三、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 “吾君帝禹之子也”,太史公司马迁这一句,明确地点明了世袭制已成为历史的必然,禅让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为“太子”的启,在禹执政时期已经活跃在政治中心,并且已经得到各部诸侯的认同。身为天子的禹,在此期间自然会对儿子有意无意地培养和影响,无怪乎之后“天下属意焉”。
山林狩猎 经过大禹治水和讨伐三苗之后,黄河中下游的各个部落已经从山林狩猎为主的生活生产方式,转变为平原农耕为主的生活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得到显著的发展,部族势力与日俱增。在社会发展和政治管理层面,原有松散的部族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因此,需要一个更加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实施统一的管理。
平原农耕
华夏民族的第一个王朝时代——夏朝,就这样诞生了。
从此,华夏文明掀开了新的一页。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