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大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但其实众所周知,李渊之所以能创立大唐盛世,离不开李渊的次子李世民的赫赫战功。一开始,也是李世民支持父亲自立为王,对抗隋朝。 之后,李世民又帮李渊清除以前的各路盟军,为李渊建立大唐王朝扫除一切障碍,使得李渊得以顺利登基为王。虽然全朝文武百官,包括皇帝李渊都心知肚明李世民无论战功还是个人能力,都是太子的不二人选。

但古代封建王朝都是立长不立幼,所以太子最后还是由李渊的长子、李世民的大哥李建成当了,李世民只被封了个秦王。太子李建成自然知道大唐江山的创立,李世民居功至伟,也自然知道自己的威望、才能都不如李世民,他也担心自己的太子之位迟早有一天会被李世民夺走,故此联合三弟李元吉不断地打击李世民及其部下。

最终,李世民忍无可忍,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这天,天灰蒙蒙,李世民带领自己的亲信部下,在玄武门沿途伏击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发动了震惊天下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的亲信部下都是武力超群,勇猛无匹,如秦琼、尉迟恭,都是战功彪炳的武将

但太子李建成部下的武将其实也不弱,他也有四名很有名气的武将文臣:王珪,罗艺,冯立,韦挺。但这四名武将为何没有在兵变之时保护主子,令主子命丧玄武门?“玄武门之变”发生之后,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命丧黄泉,树倒猢狲散,很多他俩的旧部都逃之夭夭,而仍留着没逃走的太子党、齐王党也人心惶惶,深怕被殃及鱼池。

但幸好李世民深明大义,对李建成、李元吉之旧部既往不咎,不予处置。那到底这四位文臣武将的下场如何?王珪是太子李建成最为器重的军师,曾多次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当然也很多时候是出了打击李世民的对策。

李建成遇害之后,王珪并未受到牵连,李世民非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将他与魏征收为己用,为自己献策。这王珪与魏征个性都差不多,都是耿直敢言,很经常当面顶撞李世民。幸好李世民爱才,心胸宽广也不计较,因此王珪的结局是得到善终的。

罗艺是李建成手下一员猛将,他带领的燕云十八骑出了名的快如疾风,烈如火焰,他们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强弩弯刀,骑射皆精,时常以一敌百,百战不殆,是令人为之闻风丧胆的存在。他曾经帮李建成打败了刘黑闼,帮李建成树立了威望,自此之后更加被李建成所器重,成为太子智囊团的第一猛将。

当年“玄武门之变”之时,罗艺刚好镇守边关,抵御突厥,因此没能在旁保护李建成,这或许也成为了罗艺一生中的遗憾。虽然李世民不追究前太子党的责任,对他们也很宽容大度,但罗艺始终忠心于李建成,无时无刻不想着为李建成复仇。故此等到了李世民登基为帝的那天,罗艺立刻起兵反叛,最后被李世民镇压杀害。

冯立也是李建成手下一名很受倚重的武将,曾任翊卫车骑将军。玄武门兵变之时,李建成众多部下都被打得溃败,逃之夭夭,但是冯立誓死守护李建成,他还带兵杀了屯营将军敬君弘。他最后被李世民捕获,但李世民见他忠肝义胆,也没有追究他,还授予其官职,也算结局善终。

韦挺自幼就与李建成相识且关系密切,属于儿时玩伴,长大后更为李建成所重用。但后来由于“杨文干事件”,韦挺被李渊责罚,流放至偏远的不毛之地,一直到“玄武门之变”也没能回到李建成身边。但李世民登基之后,也一直重用韦挺,历经多任官职,以得善终。

总结:如此看来,当年“玄武门之变”时这四位李建成的智囊团,只有武将冯立有在现场。但这四位智囊,也只有罗艺一人叛变不得善终,最终那三位都辅佐者唐太宗李世民,为“贞观之治”作出了贡献。从李世民对待李建成旧部的事情来看,可以看出他实在是一位胸襟开阔,目光远大的仁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