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女同事一起出差,我住301,她住302,晚上我洗过澡准备睡觉,她给我发信息让我去她房间一趟,她还说:"有好东西"。我看着手机愣住了,我们虽然在一个部门,但平时交集不多,她性格爽朗,我比较内向,这深更半夜的,会是什么好东西?
手机屏幕暗下去又亮起来,她没再发消息催。我坐在床沿捏着睡衣下摆,脑子里转了好几个弯——总不能是啥暧昧的事吧?她平时在部门里跟谁都直来直去,上次部门聚餐,我被灌酒,还是她抢过杯子说"他酒精过敏",那会儿我就觉得她是个热心肠,就是这份热心肠,这会儿让我犯了难。
穿好外套敲她房门时,手心都有点汗。她开了门,屋里亮着暖黄的灯,桌上摆着个小蛋糕,旁边还有两盒牛奶。"进来啊,站门口干啥。"她侧身让我进,转身拿起叉子递给我,"喏,好东西在这呢。"
我看着那蛋糕愣了愣——今天是我生日?我自己都忘了,早上出门急,妈发的生日祝福我都没来得及回。"你咋知道..."话没说完,她就笑了:"上周整理部门员工档案,瞥见你生日是今天,想着出差在外没人给你过,下午溜出去买的。"
她把蛋糕推到我面前,又拆了盒牛奶递过来:"别想多了啊,就是觉得出门在外,生日得有点仪式感。我去年出差过生,一个人在酒店啃面包,那滋味可不好受。"
我叉起一小块蛋糕往嘴里送,奶油不腻,甜丝丝的顺着喉咙往下滑,心里却堵得慌——平时在公司,我总躲在工位上,她跟同事说笑时,我都不敢凑过去,总觉得性格差太远,没想到她会记着我生日,还特意买了蛋糕。
"其实..."她扒拉着自己那盒牛奶,声音比平时轻了点,"上次部门做项目,我算错了个数据,差点耽误进度,是你悄悄改了又没声张,我一直没谢你呢。"
我这才想起有这么回事,当时看她急得满头汗,想着都是一个团队的,顺手就改了,哪当回事。"那是应该的..."我挠挠头,脸有点热。
她突然笑了:"你这人就是太内向,平时跟你说话都得小心翼翼的,怕吓着你。其实你专业能力挺强的,上次你做的那个市场分析报告,我偷偷存了电子版,照着学呢。"
那天晚上没待多久,我吃完蛋糕就回了房,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手机震了震,是她发的消息:"蛋糕好吃不?明天回程路上给你带点当地的糖糕,上次吃着挺香。"我回了句"谢谢,蛋糕很好吃",后面又加了句"下次有项目不懂的,你也可以问我"。
第二天在高铁站等车,她真拎了袋糖糕过来,塞我手里说"趁热吃"。候车时她翻出平板看资料,遇到个数据问题,真转头问我:"哎,你看这个转化率是不是算错了?"我凑过去跟她一起看,指着屏幕说"应该用这个公式",说着就拿起笔在她笔记本上写——以前在公司,我哪敢跟她靠这么近说话。
回来之后,部门里的氛围好像悄悄变了。她路过我工位时,会顺手把我桌上的空杯子拿去接水;我做报表卡壳时,也敢敲敲她的隔板问"有空不"。有次同事打趣说"你们俩出差回来咋变亲了",她笑着说"发现他这人其实挺靠谱",我没说话,低头翻资料时,嘴角忍不住往上扬。
后来才慢慢明白,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往往是自己划出来的。总觉得性格不同就走不近,总想着交集少就没必要来往,却忘了再爽朗的人也有细心的地方,再内向的人也能被真诚焐热。就像那次出差的蛋糕,甜的不只是嘴,更是把心里那层"不敢靠近"的薄冰,化得软软的。
现在偶尔跟她聊起那天晚上,她还笑我"站门口跟个木桩似的",我也笑:"谁让你大半夜说有好东西,换谁都得瞎想。"其实我没说的是,那天的蛋糕,是我吃过最甜的——不是因为奶油,是因为知道,原来在自己没注意的地方,也有人在悄悄惦记着、温暖着。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