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8年,努尔哈赤在盛京起兵,拉开了清朝开国战争的序幕。经过26年的苦战,清朝最终完成了看似不可能的任务,不仅打得强大的明朝丧师失地,还让以骁勇剽悍闻名的李自成、张献忠全军覆没,最终成功地入主中原,成为天下之主。在清朝建立的过程中,勇猛善战的八旗铁骑,成为最大的功臣。八旗兵无所畏惧的勇气,娴熟精湛的骑术和箭术,使得他们一度享有“东亚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之桂冠。

然而清朝入关之后,随着天下太平,海内无事,八旗兵也在关内的锦绣温柔乡中迅速蜕化,往日的勇武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从吃苦耐劳的战士变成了养尊处优的寄生虫,战斗力急速衰落。到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经不堪使用,面对吴三桂的猛攻连吃败仗,最终还是依靠绿营兵才彻底击败吴三桂。 到了清朝末年,局面更为险恶。随着世界范围内冷兵器时代接近终结,威力十足的洋枪洋炮陆续成为世界各国主战装备,西方列强依靠自己的武器优势,多次强行打破清朝的国门,清朝八旗军则连连失利,连还手之手都没有,武备不振成为清朝最大的软肋,如何应对列强的洋枪洋炮,成为让清朝军队最为头痛的问题。

光绪初年,法国盯上了东南亚地区这块肥肉,妄想在越南开辟殖民地。而越南作为清朝的藩属国,危急时刻连连向清朝求助,清朝出于南疆的国防安全的长远考虑,也不愿意坐视法国染指自己的势力范围,双方经过一番谈判、对峙后,战争终于在光绪九年爆发了。 战争从光绪九年开始,到光绪十一年初结束,持续了不到两年。清朝当时的疲弱为举世所知,几乎所有人都以为,这依旧会是个一边倒的结果,清军必定会败给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法国陆军。然而战争结果却出乎所有意外,清朝连续取得罗池之战、纸桥之战、镇南关之战等一系列胜利,全面占据战场优势,击退法军的进犯,使得法国的儒费理内阁就此垮台,成为中国近代史上对外战争的一次罕见胜利。

中法之战的胜利,刘永福、冯子材等清朝将士除了靠满腔爱国之心,还对革新战略战术下了一番苦功,在克制法军洋枪洋炮的火力优势上,找到了妙招。这个妙招很简单,一把铁锹就能搞定。清朝将士没有再像过去那样迎着敌军枪林弹雨往上硬冲,而是学会了如何保存自己,在最大限度减少伤亡前提下反击敌军,大大抵消了敌军火力优势。 镇南关大捷中,冯子材就组织士兵抡起铁锹,在镇南关外挖掘两道长达三四里、宽四五尺的壕沟,即可用作掩体战壕,也可作为阻挡法军进攻的障碍。同时在阵地前的山坡上遍挖“梅花坑”,和今天步兵的“散兵坑”极为相似。清军隐身在梅花坑和战壕中,大大减少了伤亡,使得敌方火力置于无用之地。这种战术在现在司空见惯,在当时可谓是一大创举,也不知冯子材是怎么琢磨出来的。

在抗击东线的战斗中,清朝将领唐景崧、刘永福更是把铁锹运用的出神入化。在围攻宣光城之战中,法军凭坚固守,用枪炮对外射击,清军难以接近。唐景崧和刘永福没有让士兵硬冲,而是让士兵人手一把铁锹,围绕宣光城挖掘战壕,利用战壕的掩护,清军得以顺利逼近城池,进入攻击范围,最终成功地攻克了宣光。 唐景崧还把铁锹战术发扬光大,创造性地发明了“地营”。在平原地带交战时,己方没有山地丛林掩护,很容易遭到敌军火炮杀伤。清军的应对措施是挖掘“地营”,“掘地作方坑,深六尺,大小度地势为之。坑内四周密竖大木,出地尺许,开枪眼”,“水米药弹均储其中”,作为一个主阵地。

在主阵地外围、和各个主阵地之间,则挖掘大量交通壕,用于调派兵力、互相联络之用,“营营相通,互相策应”。同时为了防止敌军火炮集中轰击,在主阵地外“开曲折明槽,人顶齐地,宽仅尺五,长至一丈既转”,专为避炮而用。避炮壕沟宽度仅一尺五,可以最大限度减少炮弹落入。每一丈距离来一个急转弯,即使炮弹落入,杀伤范围也仅仅在一丈范围之内,使得敌军火炮威力无从施展。构思之奇巧精妙,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在中法之战中取得了奇效,最终让法军铩羽而归。

清军创造性地用铁锹挖掘多种多样的壕沟,成为克制敌军洋枪洋炮火力优势的有效战术,为日后清军对抗西方强国找到了妙招。可惜中法之战的战术成果并未引起朝廷重视,此后也未见普及。在日后的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清军在这方面基本没有改观,依旧沿用拿着落后武器死打硬拼的的战术,结果连吃败仗,令人惋惜不已。 参考资料:《请缨日记》《论中法战争期间参战中国陆军的革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