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不是谁先造出来算赢,而是能不能先摸透敌人弱点。
最新外媒图文解析,显示中国歼‑35舰载战机披露出WS‑13/E国产发动机 + 新增机炮口,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中国舰载隐形战机渐入“系统体”级别的信号。
一、扒一扒那张图:WS‑13/E发动机首次确认!
外媒媒体在TWZ上发表照片解析,说是“我们前所未见的视角”,《中国海军歼-35 隐形战斗机前所未有 (twz.com)》图上可以清楚看到:
- 两台国产WS‑13E涡扇发动机,喷管边缘有“锯齿”设计;
- 喷管轮廓和FC‑31时期相比,明显更厚更耐烧,最大说明发动机功率已提升;
- WS‑13E属于国产“涡扇‑13E”新型号涡扇系列,是FC‑31早期流片专用,后源源装备于歼‑35舰载版。
简单说:歼‑35跑的是“自己家发动机”,这意味着中国发动机自主能力迈入实战级,航母隐形飞机系统开始闭环。
二、首次确认:歼‑35有“机炮口”!
外媒特地指出,靠近左侧进气道,有一个小“凸起口子”,像极了机炮口的位置,这要比F‑35的外露枪口更隐蔽,更考验设计工艺。
为什么看着是机炮口?原因在于:
- 位置极符合机炮布置逻辑 ——战斗中打近距空靶必备;
- 没见有任何拆卸接口,既非传感器,也没有其它功能;
- 舰载飞机进近高机动,没有机炮,还真不接地气。
这意味着:歼‑35将具备AI主导的近距制空模式,不再只是空海打击平台,也能狗斗巡防。
三、视角新+细节深:这些变化告诉我们什么?
在早期FC‑31图上,我们只能看到有限的机尾、折叠翼、舷号。但在最新曝光图里,以下细节很关键:
细节 | 含义 |
锯齿喷管 | 降低热红外特征,隐身更彻底 |
Luneburg透镜 | 平时保持隐身,穿港口可拆卸标识雷达镜 |
光滑翼身融合 | 隐身涂层+干净接缝,表面处理优化 |
这些不仅是“上妆好不好”,而是在告诉行业:歼‑35系统化水平已追平欧美航母战机第一梯队。
四、WS‑13E发动机:国产动力真飞起来了?
WS‑13系列之前用于JF‑17/FC‑1,功率86–92 kN,搭载于FC‑31原型机试航。现在升级版WS‑13E开始搭歼‑35,预示发动机可靠性与寿命标准已进入量产系统化阶段。
路线图很清楚:
- WS‑13→WS‑13E(增推+增寿),已可装歼‑35;
- 下一步目标是WS‑19,对标F‑414档次,歼‑35未来可能换上更大功率选择。
发动机系统先行,飞机整体性能才可靠,歼‑35这回不只是“穿上隐形甲”,更是“穿上动力链”。
五、好硬好快:电磁弹射+舰载体系成形
歼‑35首次出现在国产电磁弹射航母“003”演训体系中,加入舰载系统验证链,是系统作战更进一步加强。
它不只是飞机,而是舰载系统装舰后的“打桩能力”:起飞、回收、雷达指引、火控协同、数据链建立,一整套都进实战圈。
六、歼‑35=“低端舰队中的高端选择”
国外常把它说成“低端F‑35”,但细扒你就知道:它和F‑35不同路径,战法也不用追着学。
- 可搭载霹雳‑15、风暴‑8C等国产导弹;
- 内置机炮+AI弹力/数据融合;
- WS‑13搭配WS‑19后未来超巡可期;
- 舰载编队数据链式支援体系,真正具备“舰空一体”能力。
一句话:歼‑35并不是F‑35翻版,而是面向印太战区特色的航母隐身突击力量。
七、中国海军不再“靠别人”
有读者问我:要是歼‑35有性能劣势怎么办?

先得明白:中国航母战机这几年走的是“两代融合路线”:
- 歼‑15适用老式滑跃/起飞需求;
- 歼‑35校正未来电磁弹射+隐身突击战术;
- 还有搭载KJ‑600预警+无人僚机配合整体打击链。
拼的就是“系统元素”,不是谁快飞就赢,而是谁飞得更融、更合、更网。
八、最后说点“俗人话”:歼‑35下饕餮餐就差WS‑19上桌?
现在歼‑35有WS‑13E、机炮口、隐身涂层、数据链、舰载支持。下一步还得:
- 换上WS‑19或类似级更大推发动机;
- 加铁鹰系列导弹兼容+更强防空导弹;
- 提升角动雷达、电子战抗干扰能力;
- 实现航母多架歼‑35协同舰载战术验证。
等这套全补上,歼‑35才能正式冲进印太第一隐形舰载力量梯队——那时,只是“国产”,而是“国产第一梯队”。
结语
这次外媒拍到歼‑35的细节图片,不只是给我们长脸,也说明了:这架国产航母隐形战机在可控性、技术链、系统体系等方面,正在攀爬一个关键台阶。
以后它算不算“国产第一舰载隐形机”?这还得看量产后飞几架舰队协同。但毫无疑问:我们不只是比谁先有天能飞的飞机,而是比谁能把系统跑通,把隐身变成“体系打击能力”。
- 你觉得歼‑35的WS‑13E能跑多久才换WS‑19?
- 机炮口让你想到F‑22还是歼‑20?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