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特朗普关税政策上演180°转变:90天缓冲期暗藏杀机!与此同时,特朗普针对中国,反而变本加厉了:对华关税升至145%!这太疯狂了!
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中国果断再次反制,对美关税由84%提高至125%。
但是中美双方对等加税已经意义不大了,彼此都不会再买税率高到如此离谱的商品,已经是处于“脱钩”状态了。
那么我们该如何反制美国,才能让美国觉得我们绝不是好惹的呢?为什么说美国若继续挑衅中国,将输得一败涂地呢?
据财联社报道,昨天,全球市场,尤其是请求与美谈判的75国刚因美国暂缓关税松了口气,转眼又被特朗普的新威胁搅得心神不宁。
这位以"交易艺术"自诩的总统4月11日在内阁会议上放出狠话:若未来90天内达不成理想协议,美国将对他们恢复更高水平的"对等关税"。
这场关税拉锯战的戏剧性转折始于4月10日。
当时特朗普松口称,鉴于75个国家和地区主动寻求谈判且未实施报复,美国决定暂停征收高额"对等关税"90天,但保留10%的基础关税。欧盟迅速响应,推迟了原定4月15日生效的反制措施。
然而特朗普次日话锋一转,强调欧洲国家"成立目的就是占美国便宜",并警告75国谈判失败将触发更严厉关税。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派,连美国媒体都直呼"头晕目眩"“令人恐慌”。

白宫内部对关税政策180°转变急转弯的解释充满矛盾。
财长贝森特坚称这是既定策略,但CNN曝出内幕:财政部真正担忧的是各国抛售美债的连锁反应。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哈塞特则透露,已有15个国家提出具体报价,部分协议"非常接近"达成。
这种混乱信号让市场无所适从——耶鲁大学经济学家特德斯基尖锐指出:"企业连一小时后关税税率是多少都不知道,怎么制定投资计划?"
除中国外,特朗普对其他国家的谈判策略看似杂乱,实则暗含三条逻辑线。
首先是将欧洲作为整体施压目标,用"集体占便宜"的指控制造道德高地;
其次通过"恢复更高关税"的威胁保持威慑力,即便他并未排除延长缓冲期的可能;
最后是刻意营造信息迷雾,比如声称与某国"非常接近"协议却拒不点名,这种模糊战术既能测试各方反应,又为后续操作留足空间,这不就是典型的商人讨价还价的思维吗?

这根本不是商人治国,而是商人害国!甚至成为了全球经济的主要拖累因素!
这种"悬崖边缘反复横跳"的策略正在透支美国信誉,只会让投资者对深刻厌恶美国。
美前财长萨默斯在社交媒体批评这是"鲁莽的即兴表演",而更多质疑声指向特朗普团队可能利用政策波动牟利——在4月9日美股大涨前,特朗普曾公开喊话"买入",其名下公司股价当日暴涨200%,远超大盘涨幅。
这种巧合难免让人联想内幕交易嫌疑。
从宏观视角看,这场关税闹剧暴露了更深层危机。美国作为全球经济秩序的主要设计者,如今却亲手破坏WTO多边规则。
短期看,企业和消费者在税率摇摆中被迫承担额外成本;长期而言,全球产业链面临重构压力,新兴经济体加速推进"去美元化",连传统盟友欧盟都在酝酿新的贸易防御体系。
当"对等关税"变成随意挥舞的大棒,最终反噬的将是美元霸权的根基。
眼下这90天缓冲期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虽然白宫官员对达成协议表现乐观,但特朗普的"交易艺术"本质上是零和博弈——他所谓的"对双方有利",往往意味着完全按照美国规则重塑贸易条款。

当75个谈判对手在夏季结束时拿到怎样的答卷,或将决定后疫情时代全球经贸格局的走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市场还要继续忍受这种"特朗普式过山车"的颠簸旅程。
针对以上75国,特朗普态度180°转变后,针对中国,反而变本加厉了!
特朗普对华关税"杀招"再升级:145%天价关税背后的金融暗战!中国该如何反制?
当白宫在4月10日将中国商品关税推高至史无前例的145%时,全球资本市场用暴跌给出了最真实的反应:美元指数单日重挫1.8%创两年最大跌幅,美股美债双双跳水,黄金则冲上历史新高。
这场由特朗普亲手点燃的贸易战火,正在烧向美国自己的金融堡垒——数据显示美国银行业持有的债券账面亏损已达4824亿美元,距离前财长萨默斯警告的"金融危机临界点"仅一步之遥。
特朗普政府新增的125%关税叠加此前20%芬太尼相关关税,表面上是针对中国,实则正在摧毁美国经济的底层逻辑。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美国企业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重建本土供应链,更无法承受成本飙升带来的市场竞争力丧失。

就像苹果公司测算过的数据:若将iPhone生产线完全迁回美国,售价将暴涨至3000美元以上。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操作,导致标普500成分股中依赖中国供应链的企业市值蒸发超万亿美元。
更致命的是,美国国债市场已出现连锁反应。
作为全球第二大美债持有国,中国若启动"金融核选项"抛售美债,将直接引爆两个火药桶:
一是推高美国联邦政府借贷成本,使本就高企的37万亿美元国债雪上加霜;
二是导致美联储被迫扩大资产负债表接盘,加剧通胀压力。
这种双向绞杀正是美国市场恐慌的根源——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关税新政后飙升40个基点,创2008年以来最大波动。
面对美方极限施压,中国早已构建起立体化反制体系,这也是我们的最强“杀招”。
在贸易领域,中国商务部迅速启动WTO争端解决机制,针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强盗逻辑发起法律战。历史数据显示,中国在WTO对美诉讼胜率高达87%,这种基于规则的反击让美国单边主义彻底暴露在国际法审判台上。
在金融战场,中国在2024年至2025年4月期间累计抛售了573亿美元美债,减持趋势持续加速,目前仅剩7590亿美元,创2010年以来新低。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减持策略,既避免引发市场剧烈震荡,又持续削弱美元霸权根基。
更精妙的是,中国同步推进与沙特、俄罗斯等国的本币结算协议,2024年全球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金额达175万亿元,同比增长43%,这种"去美元化"组合拳正在动摇美国金融霸权的核心支柱。
在产业层面,中国对镓、锗、稀土等关键矿产实施出口管制堪称"击美七寸"。这些用于芯片和军工的稀有金属,中国控制着全球90%以上的供应。当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被迫暂停F-35战机部分生产线时,五角大楼才意识到:中国手握的产业王牌远比想象中更多。
以上种种反制,已经足以让美国认识到,中国绝不是好惹的!若继续如此针对中国,将输得一败涂地!
从1950年代抗美援朝浴血奋战,到改革开放吃苦耐劳强国,再到新时代拼搏奋进富国,中国人最擅长的就是在压力中淬炼重生。

当前美国对华遏制只会使我们更加强大:加关税推高本国通胀、科技封锁倒逼中国自主创新、金融制裁加速去美元化进程。这种"七伤拳"式的打法,反而让中国在光伏、新能源车、5G。六代机等领域实现弯道超车。
中国反制的终极底气在于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当特斯拉上海工厂实现95%零部件本土化、空客在天津设立第二条总装线时,跨国巨头们证明了:与中国脱钩才是真正的经济自杀。
正如商务部的庄严宣告:"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方必将坚决反制,奉陪到底。"这种战略决心背后,是我们的硬实力支撑。
特朗普在挥舞关税大棒时,恐怕没想到最先扛不住的会是华尔街。当美国银行业因债券暴跌面临系统性风险,当苹果、特斯拉等企业联名反对对华脱钩,这场博弈的胜负天平已然倾斜。
特朗普逼迫世界各国打电话“认输”,使得美国已变成21世纪的野蛮人,但他永远不要指望能等到中国的电话!
中国要做的,就是继续以外交部刚刚发布的教员视频的那句"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的战略决心,同国际上更多志同道合的国家联合,共同抵制美国的关税霸凌行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