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大的消息,是全球地缘政治的一次杠杆发力。虽然它看起来有点枯燥,会被很多人的视线划过。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周二证实,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相互同步取消对对方人员和机构的制裁。而2021年发生的欧方对中方人员和机构制裁,中方随后反制裁,使双方的一项关键合作陷入停顿,那就是双方历时7年谈判达成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

胡锡进谈中欧相互取消交往限制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当前形势下,双方都认为中欧加强对话合作十分重要。经双方商定,中方和欧洲议会决定同步全面取消对相互交往的限制。

2021年前后正是美国就所谓新疆“人权问题”而向中国发难并带动西方世界跟随行动的高潮。那段时间发生了中国与西方的一连串摩擦。欧洲议会冲动地宣布搁置、冻结对中欧好不容易达成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审议和批准。

特朗普上台后迅速打响全球贸易战,改变了对欧洲使用的语言和态度,也深刻改变了欧洲人对地缘政治的现实感受和长远预期,中国与欧洲开展合作的环境和光线全都在变化。欧洲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一向是对中国态度最强硬的欧洲领导人之一,她在今年3月称,中欧关系是当前世界最复杂和最重要的关系之一,欧洲如何把握对华关系,是欧洲未来经济繁荣和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批评美国加征关税严重冲击国际贸易,欧盟同意与中国尽快启动磋商,深入讨论市场准入、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等问题。

5月6日中欧领导人就中欧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欧方领导人科斯塔、冯德莱恩表示,在当前全球不确定性和地缘政治变化的背景下,欧盟愿同中国深化伙伴关系,加强交往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原则,携手应对共同挑战,促进世界和平、安全、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胡锡进谈中欧相互取消交往限制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图片来源:德国之声)

外媒一直猜测中欧会相互走近,《华盛顿邮报》最近的一篇文章称,“中国会充分利用华盛顿的混乱思维……(这种混乱思维)为中国重塑国际联盟、改变力量平衡以利于自身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

其实中欧发展合作有着地缘政治的必然性,是现代欧洲绕不开的选择。欧盟是美国的盟友,但它毕竟不是美国的“第五十二州”或“第五十三州”,欧盟有自己的利益,美国长期自私,特朗普不过是把美国战略自私推向了极致,从欧洲的自身利益来说,与中国合作既是经济上的需要,也是政治上的杠杆,在中美之间维持某种平衡,这是欧洲的战略利益之所在,因此即使在21年前后的那轮风波中,欧盟也认为它们与中国的关系是“复杂的”,一位欧盟驻华高级外交官曾对老胡私下表示,美中关系和欧中关系是不一样的,与中国的关系在美国已经被毒化,但是在欧洲并没有。

胡锡进谈中欧相互取消交往限制

▲今年2月24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访问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并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图片来源:每日邮报)

特朗普团队非常希望欧盟加入到“孤立”中国中来,但是几乎所有分析人士都认为那不切实际。特朗普对欧洲的汽车、钢铝加征25%关税,另外对其他商品加征10%基础关税,将欧洲国家与其他国家“一视同仁”。即使经过剧烈反制,欧洲能逼特朗普做些让步,但是信任已经垮塌,人们现在普遍相信特朗普关税主义的顽固性和他四年执政将对美国的整体政治思维打下深刻烙印。

欧洲不仅对中国的言论出现变调,而且行动也在出现跟进。双方相互取消人员制裁,这是有深远影响的一步,为欧洲议会重启《中欧双边投资协定》提供程序支持扫除了一个关键障碍。今年3月,德国《明镜》周刊证实,欧洲会议国际经贸委员会主席朗格在与冯德莱恩讨论,欧盟想要将与中国在2020年达成的《中欧双边投资协定》重新提上议程。另外据德国《商报》报道,中欧电动汽车相关谈判已开启。欧盟发言人4月10日称,欧盟与中国已同意为中国制电动汽车制定最低售价,以此替代欧盟去年决定实施的加征关税措施。

胡锡进谈中欧相互取消交往限制

▲关于电动汽车的贸易谈判一直是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之一。(图片来源:CNN)

在东边,中日韩三国4月份恢复了已经中断四年的自贸协定谈判,在西边,中国与欧洲最终达成中欧双边投资协定的可能性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国是一个对外政策稳定、讲规则的大国,这些曾被西方舆论掩盖、混淆的中国形象正在特朗普霸凌主义的反衬下让欧洲国家更多看到并确认。

希望中欧关系能够走出各种干扰导致的模糊不清地带,结出关键的正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