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叫停马拉松赛事,既不科学,也不应该。
指责马拉松赛事的人,大概率是不跑步、不运动的群体,还有那些极度的利己主义者。他们抱怨封路影响了自己的出行,称赛事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工作,还念叨着马拉松的奖金都被老外拿走了。然而,对于马拉松赛事,我们应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管如今马拉松赛事众多,但这些年参赛抽签却愈发困难,这表明参与马拉松的人群在不断扩大。从全球数据来看,民众富裕起来后才会热衷于参加马拉松,马拉松经济也随之兴起。毕竟,参加马拉松意味着每人每天至少要抽出一小时用于跑步,并非所有人都能挤出时间、找到合适场地进行一小时的跑步锻炼。
相较于篮球、足球、排球,马拉松是最为简单的运动,只需迈开双腿即可。它能有效提升心肺功能、保持身材,本就是一项极为出色的运动。很多人认为马拉松不健康、不科学,实际上,多数时候人们日常跑步也就10公里,只有在参加马拉松时才会额外增加到15公里或20公里,从安全性来讲,并没有太大问题。
举办马拉松赛事,最重要的是能为城市带来关注度。赛事期间,酒店、住宿、餐饮等行业十分火爆,看看马拉松当天酒店的价格和入住率便可知晓。参赛者除了住宿,还要用餐、乘车,哪一项不需要消费?对于城市而言,这是以点带面的经济收益。试想一下,是平淡无奇的周日更有意义,还是几万人齐聚城市共同参与跑步的周日更有意义?况且,一个城市一年也就举办一次马拉松,全国有众多城市,每个城市拥有自己的马拉松赛事,这并不过分,就如同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校运会一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