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问题,“卢少骅制毒,是为救卢家脱离困境的无奈之举,还是主动行为?”

我认为是主动行为。

第一集,阿胜被杀后,卢少骅第一时间来到犯罪现场,并且发现了洋酒下面的冰毒。

这一刻,卢少骅明白了冰毒才是阿胜搞钱的主要途径(阿胜母亲的金银首饰也能看出阿胜确实赚到钱了)。

作为一个靠走私发家致富的人,卢少骅并没有被吓倒。他拿走冰毒,并且在没人的时候,细细欣赏。

第三集,卢少骅刚刚到家,就掏出口袋里的冰毒。没想到,刘青突然回家。他赶紧把冰毒藏起来。



按照常理推断,如果刘青发现卢少骅带冰毒,他需要极高的解释成本,比如你身上怎么有这种脏东西。

卢少骅的口才极好,只要他愿意,他肯定能自圆其说,打消刘青的顾虑。

然而,卢少骅宁愿不让刘青发现,也不要向刘青解释。因为他认为,刘青不知道,比被刘青知道后再去解释对自己更有利。

为什么?

因为这包冰毒,是卢少骅二次创业的开始。

卢少骅的真正目的,就是想要从这包冰毒中,找到制毒的方法。

这不是我瞎猜。

继续看剧情。

第五集,卢少骅在图书馆阅读化学类的书籍。

我们来复盘一下卢少骅此时的困境。

卢少东被抓后,派出所的发小王辉告诉卢少骅,省厅对这件事很重视。

东骅贸易公司被查,300万现金被冻结。

合作方纷纷上门逼债,卢少骅无法立刻偿还,答应扛下高利贷产生的利息。

保安晋升公安通道差点被陈科长抢走,卢少骅主动提出,给厂长6万块,买一个机会。

可见,卢少骅比任何时刻都需要钱。

他去图书馆读书,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更不是享受阅读乐趣。卢少骅真正的目的,就是在思考如何制毒。

图书馆这段戏很妙,窗外是鸣笛的警车,一个甩镜头,让我们看到图书馆里的卢少骅。

不靠剪辑,而用甩镜头,让两者联系在一起,这是在告诉我们,卢少骅正在铤而走险,做违法乱纪的事。



卢少骅没想到,他还没有自学成才,被追杀的老鬼向他求救。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此刻,卢少骅的心里飞满了蝴蝶,因为他乐开花了。

卢少骅和老鬼的交流很有迷惑性。

他问老鬼,阿胜的死,是不是你搞的鬼?

老鬼说不知道阿胜死了,然后卢少骅拿出冰毒,问这是不是你让阿胜通过洋酒运过来的。

老鬼撒谎否认。卢少骅上大招,说,阿胜不能白死,扬言要把老鬼送给公安。

潜台词是,你要为阿胜的死买单,否则的话,我把你送给公安。

老鬼是个精灵鬼,立刻表示,把我送给警察没好处,我们可以一起合伙搞钱。

当老鬼说”我可以做冰毒“时,我们从反光镜中看到卢少骅眼睛一亮,这是他梦寐以求的答案。



然后,卢少骅面(huan)无(tian)表(xi)情(di)同意了。

从长期走私到绝命毒师,卢少骅能安然自若地换赛道,内心没有一丝纠结,说明他是天生的罪犯。

关于这一点,剧集有很多证据。

即便合作方上门逼债,他依旧淡然自若。

即便哥哥被警方带走,他依旧镇定从容。

即便同事高声嘲讽他,他依旧面不改色。

看似他心理素质好,不再贪嗔痴。事实上,他其实比任何人都贪婪,他只是不会因为法律的制裁,而放弃毒品的暴利。

很多人以为卢少骅制毒,是为了解决卢家的困境。

事实上,他选择制毒,非但无法解决卢家困境,恰恰会让卢家陷入更大的困境。

卢少东被抓,东骅贸易公司被冻结,根源在于他们踩到法律红线。

卢少骅的处理是用更多的钱,更大的罪恶,来换取更宽的法律红线。

这本身就是对法律的践踏,也是使卢家堕入更深的陷阱。

他的制毒不是无奈,而是他身上流淌着天生罪犯的血液。困境越大,他铤而走险的血液就越澎湃。

第一集开头是卢天赐和黄佩玲的婚礼,两人联姻是卢少骅的积极撮合。

就在结婚当天,卢天赐打了黄佩玲。这个细节也在暗示,卢黄两家联姻,目的不是年轻人的情投意合,而是卢黄两家的资源整合。

黄佩玲的父亲是海关的黄科长,卢家有东骅贸易公司,有海关的人脉,将来东骅贸易公司更方便走私。

卢少骅撮合侄子娶黄科长的女儿,和卢少骅娶化工厂厂长的女儿一样,都是处心积虑的算计。

可是,卢少骅没有算到国营大厂会在九十年代没落,老厂长的人脉不足以支持他继续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依法治国的重锤,也锤死了他走私赚钱的机会。

卢少骅不在乎法律,他只在乎如何搞钱。

靠走私发家致富,哥哥被逮捕后,果断和哥哥撇清关系,这些行为已经证明卢少骅早就视法律为无物。制毒不是他在困境面前的求生之道,而是他的天性使然。在冰毒巨大暴力的吸引下,他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兴奋。

归根结底,所谓卢家的劫难,也不过是他罪大恶极的起跑线。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