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央视视频中再一次展示了我们的镇国神器—— 东风-41洲际导弹,
从东风-41第一次被曝光,到这次央视主动发布精确细节,已经过去整整六年。
这一次央视不仅提到“东风-41完成战斗系统全电控升级”,
还首次证实该导弹已经“实现三栖发射平台融合测试”。
简单来说,它不再是只能靠公路机动,而是具备铁路机动和海基发射的能力。
这背后的意思很清楚:中国的战略打击能力,真正迈入全球覆盖、全平台突防的新阶段。
三分钟了解东风-41为何被称作“镇国神器”
对比大家耳熟能详的“东风-5”、“东风-31”这些前辈,东风-41是彻底脱胎换骨的一代。
它的技术标签,不再是“数量增加”,是“质变突破”。
首先它的打击范围可以覆盖全球主要国家,最打射程12000公里。
以黑龙江佳木斯为起点,它可以在40分钟内打击美国东海岸的任何一个战略目标。
速度方面,25马赫意味着它在末段再入时几乎无法拦截,
不是拦不住一发,而是同时十几发齐射,连探测都来不及。
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打一枚弹头,是一发导弹携带10到12个分导核弹头
每个弹头都有独立目标,弹道各异,再加上诱饵弹干扰器、变轨技术,
就像十多个隐形的幽灵,分头攻击不同城市,
就算敌人侥幸拦下一枚弹头,剩下的仍然会精准打击目标,
可以这么讲,一旦东风发送出去,就能做到“使命必达”,
而且“无法拒收”!
“双平台突破”
央视的这次发布,还间接确认了一个重要信息,
东风-41的发射平台已经“多样化”,并完成部署测试,
“铁路导弹发射平台”的重启,也再次引发关注。
中国过去曾测试将洲际导弹伪装成普通货运车厢,通过铁路在全国范围内机动。
这种方式一度因技术难度高而停滞,
东风-41凭借固体燃料推进和轻型化设计,使得铁路发射变为现实。
“海基平台”更令人意外,据多方军情分析,
中国在黄海与渤海湾分别部署了两个海上浮动平台系统,
这被外界解读为“弹道导弹的海上试发射阵地”,
央视报道也证实,东风-41部分型号通过了海上环境适应性测试,
这两个平台的意义是什么?
一句话总结:敌人将再也无法预测导弹从哪里发射。
美军无力拦截?GAO报告泄露真实焦虑
就在央视曝光的前一周,美国政府问责局(GAO)发布一份罕见的公开报告。
报告中指出,美国目前的中段反导系统,
包括部署在阿拉斯加、加州的陆基拦截器和宙斯盾系统,
在模拟面对“分导+诱饵+多点突防”的齐射攻击时,拦截成功率不足40%。
其中提到:“以东风-41为代表的多弹头洲际导弹系统,
在机动末段轨迹下,现有雷达捕捉和弹道预测精度将失效。”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在过去两年频繁在菲律宾、日本部署新雷达站点的原因。
从“展示肌肉”到“战略对话”
很多人误解中国公开东风-41,是一种挑衅或者示威。
其实从近年来的军事发布风格来看,中国战略力量展示背后的核心逻辑,是“威慑+稳定”。
“你不惹我,我不惹你,但你若动我,我能让你后悔。”这是东风-41的根本逻辑。
早在2024年国防白皮书中,中国首次将“战略威慑系统”列为“国家安全基石”。
不同于冷战时期苏美的疯狂竞赛,
中国更倾向于“有限但足够”的力量建设,确保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而不是全面压制。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央视罕见地强调:“东风-41不是用于发动战争,而是用于防止战争。”
群众呼声与网友评论
“看了央视这次曝光,我是真的热泪盈眶。” 这是一位退伍军人在评论区的留言,
他提到自己在上世纪90年代服役,那时中国导弹还停留在“打得着但不准”的阶段。
如今“能打、打得远、打得准,还打得多”都实现了,
不少年轻网友也纷纷留言:“这不是炫耀,而是让人尊重我们的底线。”
在一片掌声与点赞背后,隐约可见一种新型的国家认同感在快速凝聚。
东风-41是标志而非终点
2025年,中国军费中首次单列出“新质作战力量”这一项,
明确指出将大力发展高超音速、智能弹道系统、天基打击与网络反制系统。
这背后的信号非常明确:未来战争不再只是陆地导弹之间的较量,
是空天一体、智能决策、多平台协同。
东风-41正是这条路上的“第一座高峰”,它不仅是一枚导弹,
是一种信号,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新时代,中国战略力量已进入国际第一梯队。
冲突与克制之间的微妙平衡
战争从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战略力量的强大,却是和平的保障,
中国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公开东风-41的核心技术信息,绝不是简单的军事秀肌肉,
这是一次有节制、有分寸的“国家声明”,
“东风吹战鼓擂,今天谁怕谁?” 或许这是网友调侃的一句话。
更值得铭记的,是央视最后一句解说词
“这是一支永远不主动攻击,却永远守护家园的力量。”
文编辑:X
小央视频——东风—41使命必达 不可拒收,重温东风-41亮相阅兵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