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图▲立即收听


“无论是顶着岁月痕迹在直播间起舞的‘TVB男团’,还是在金融市场里精算着点差的套息交易者,他们都在不断挖掘规则以此获利,面对时代浪潮则永远保持前进的姿态,谱写着新的‘香港剧本’。”


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尽管北上“捞金”,已经成为香港演艺圈的公开秘密。但在最近,这股潮流,却呈现出一种愈发“卖力”甚至带点“辛酸”的景象。

50岁的吴彦祖放下“男神”光环,不仅社交媒体上推广自己的英语课程,还亲自下场,代言了咖啡和黄酒品牌。

承载着无数人青春记忆的TVB巨星,更是组团上演“再就业”大戏,欧阳震华、郭晋安、林晓峰、吴卓羲、王浩信等六名TVB港台巨星组成了“TVB男团”,六人总年龄超过300岁,在直播间里略显笨拙地跳起了网络热舞《晚安大小姐》。

直播间里一时充满了网友们善意的调侃:“点解要虐待老人”“看着他们一把年纪还要为五斗米折腰,突然有点心疼”。

有的网友怀疑,这些港台男星是否真的如网传的一样败光家产,或者因为投资失败而破产,所以才如此这么卖力?

图源:网络


曾经的男神真的“落魄”了

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根据最新的瑞银全球财富报告,2024年香港成年人人均财富规模高达472万港元,位居全球第三,仅次于瑞士和美国。

香港人从来不嫌财富来得少。

出来卖艺,固然不乏破产明星再就业,但从当前来看,不乏身家丰厚的古早影帝。比如在直播间看似“动作尴尬”的男团,其实就隐藏着亿万富豪:

舞团C位的吴卓羲,收藏了40块劳力士手表,拥有七辆豪车,还在香港这个数字货币的前沿阵地投资NFT产品,在传统的房地产市场更是做得风生水起。

TVB影帝郭晋安坐拥5亿身家。在香港,他不仅投资房地产和物业项目,还和姐姐创办草姬集团。去年12月,草姬集团更是在港交所上市,这家集团还涉及科技、娱乐和零售项目等。

为什么他们已经“财富自由”了,都这么大的岁数了还要北上捞金?

在香港,有一种“狮子山精神”的说法,它代表了香港人坚韧不拔、勤奋拼搏、自强不息的时代气质,是“香港精神”的组成部分。

从学习普通话、熟悉网络热梗,到配合长时间、高强度直播节奏,这些平均年龄超过50岁的“老戏骨”所展现出的高度配合度和职业精神,让许多内地合作方都赞不绝口。

对于许多香港人而言,工作不仅是谋生手段,更是一种自我实现和创造价值的方式。这种对工作机会的珍视和全力以赴的上进心,才是让香港人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牢牢抓住财富机遇的关键。

当然,除了勤奋和专业的精神,香港人的富裕还有着其他重要原因,归根结底,他们生活在一片得天独厚的“财富沃土”上——中国香港。


得天独厚的“财富沃土”

香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搞钱圣地”,首先归结于国家政策的坚实后盾。

一国两制的战略赋予香港政府极大的自主权,特别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明确保障了香港的自由贸易港地位和独立的金融决策权。

《基本法》还规定:香港不实行外汇管制措施,港币可以自由兑换,继续开放外汇、黄金、证券、期货等市场。

极高的金融自由,让香港依然保持着国际自由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再加上香港背靠处于外汇管制中的内地市场,又让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香港金融市场也得以成为联结国际和内地市场的“超级通道”。

香港港口集装箱

在如此优越的金融环境下,香港投资者的工具箱可谓琳琅满目。

首先是一些传统的金融投资品种。由于不受外汇管制,香港投资者可以轻松开设证券账户,投资港股和美股,这意味着他们能够直接购买全球最顶尖公司的股票,实现资产的全球化布局。

其次,香港投资者也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中的“沪港通”和“深港通”投资A股市场,目前A股和H股的市值覆盖率高达90%,这就意味着香港投资者如果看好内地的公司,也可以进行股票投资。

第三,香港作为成熟的金融中心,拥有完善的金融衍生品和外汇交易市场。在这里,香港投资者可以直接参与期货市场、拿着百倍杠杆做多和做空美元等国际货币,甚至直接参与国际资本的激烈博弈,这些经历是内地投资者难以体会的。

而最令人羡慕的,是香港在自由换汇下的超高利率。

对于香港人来说,换汇的便利性,使得他们可以选择利率更高的美元存款利率。

今年5月份,渣打银行1年期美元定存利率为3.3%,工银亚洲1年期美元存款利率最高达3.5%,富融银行可以把利率提高到3.8%。此外,香港保险行业正在签署最高可达7%的分红保单。

所以香港投资者一般都会购买基于美元利率定价的资产和产品,从而获取高额的收益。

而由于港元利率和美元利率存在利率差,也出现了一种类似日本“渡边太太”的套息方式,我们也可以称其为“港男港女”交易。

民众在银行兑换新钞票


“港男港女”交易

在日本,家庭主妇借入低利率日元,换成高利率外币资产以赚取差价。而在香港,持有金融牌照的机构里的“港男港女”们,也同样在进行一场震动香港金管局的“套息交易”。

“港男港女”交易的基本原理和“渡边太太”们类似。由于香港联系汇率制度和市场资金流动的关系,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与美元的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之间时常存在差距。当美元利率显著高于港元利率时,一个经典的套息交易(Carry Trade)便应运而生:

下面我们直接来进行一次套息“实战”:

6月26日,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银行间的借贷)是0.0375%,这个利率非常低。所以首先,香港金融机构可以通过银行同业拆息平台以极低的利率借入一笔港元。

然后,机构利用香港作为金融港能自由换汇的优势,将港元兑换成美元。

最后, 由于当天美元的担保隔夜融资利率高达4.36%,接下来他们将换得的美元“借给”其他需要美元的银行,以完成套息,这步类似于我们在A股市场做“逆回购”。

“港男港女”们所得到的收益,就是美元资产的利息-港元借款成本的利息,也就是高达4.32%年化收益率。

由于其中的套息空间较大,如果金融机构再加上杠杆,利用金融衍生工具进行套息交易,那么收益将会被进一步放大。

这种好处并非只是金融机构独享。

银行香港银行会提供两种贷款方式,称为“H按”与“P按”。

其中“H按”,就是指将香港银行同业拆息(HIBOR)作为贷款利率的一种服务,它是浮动的,而在目前HIBOR利率降低的情况下,意味着普通的“港男港女”从香港的银行借到港元,从而享受HIBOR带来的极低利率。

人们从ATM机中取出港币

然而像这种的套息交易很快引触发了香港金管局的“保护机制”。

6月26日,香港金管局发布公告称:多种因素结合导致港汇触发弱方兑换保证。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直言:“港元市场资金充裕,导致港美息差扩阔,引发买美元沽港元的套息交易。”

公告的意思很简单:香港流动性宽松导致了港元和息差扩大,导致套息交易火爆,卖出港币买入美元的人太多了,使得港元汇率贬值,触发了“弱方兑换保证”。

什么是“弱方兑换保证”?这里不得不提一下香港的汇率制度。

1983年以来,香港实行一种叫“联系汇率”的外汇制度,美元和港元的汇率保持在1∶7.75—7.85港元之间,维护联系汇率制度是香港金融管理局的重要目标。

如果港币需求较高时,则触发“强方兑换保证”,香港政府就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而现在的情况则是港币需求较弱,美元需求较高,这就触发了“弱方兑换保证”。

所以根据《联合早报》的报道,香港金管局在6月25日买入94.2亿港币。这是其自2023年5月以来首次买入港币,以维护联系汇率制度。

香港金融管理局

有这个汇率制度,就算市场不断卖出港元买入美元,香港金融管理局也不得不通过买入港币来维持港元和美元的汇率,确保港元汇率不出现崩盘。

那么香港会不会被套息交易薅了羊毛?其实香港的底气也很足,金管局目前坐拥430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香港流通货币的五倍多,足以对抗套息交易带来的汇率压力。而随着金管局的介入,港元和美元之间的息差也开始逐渐缩小。

在金管局总裁余伟文看来,息差交易的出现,也是联系汇率制度设计和正常操作的一部分。


香港投资“新机遇”

除了传统的金融行业之外,香港人还可以投资很多“另类资产”,比如持续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

2017年9月4日开始,国内开始清理代币发行融资(ICO),将其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后续清理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禁止其从事法定货币和虚拟货币兑换业务,内地市场由此断绝了交易数字货币的可能。

然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的交易在欧美市场依然火爆,香港也并未禁止这类数字产品的交易和发展,甚至香港特区政府鼓励其发展,建设属于香港的数字货币生态圈。

早在2022年,香港特区政府就发表了《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确立了香港从零起步构建数字资产合规生态的愿景。

香港推出加密货币ATM机

香港特区政府全资子公司“数码港”,就开始打造基于区块链技术的Web3.0产业链。

如今,数码港累计为Web3.0企业融资超4亿港元,已经汇聚470家企业,包括区块链底层技术、金融科技、元宇宙等领域。其中30%由内地创始人主导。而京东、蚂蚁、微众等内地科技巨头也通过在香港分公司参与和布局Web3.0赛道。

最近,香港政府更是联合多部门亲自下场,不愿放过数字货币发展的时代机遇。

2025年6月26日,香港特区政府发表《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致力于把香港打造成数字资产领域中的全球创新中心,吹响了数字货币资产的集结号。

与此同时,香港财库局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将牵头制定数字货币交易法律法规制定,将市场自发形成的数字货币交易进行“牌照化”,拿到牌照的机构可以合法合规进行相关交易。

这意味着在内地依然被禁止的数字货币市场,在香港得以开始合法,且在政府金融监管下进行合法合规交易。

而在最近瞩目的“稳定币”方面,《政策宣言2.0》提出,稳定币发行人发牌机制将于8月1日实施,届时,香港投资者就可以投资这种“兼具数字资产的便捷性和法定货币的稳定性”的新资产。

这些举措意味着,在香港,受监管的、合规的虚拟资产交易正逐步成为现实,为投资者开辟了一片全新的蓝海。

很显然,香港特区政府正试图利用香港自由贸易港、全球金融中心以及背靠内地的结算优势,将香港打造成全球数字金融的枢纽,使香港成为虚拟资产的领航者。

无论是顶着岁月痕迹在直播间起舞的“TVB男团”,还是在金融市场里精算着点差的套息交易者,他们都在不断挖掘规则以此获利,面对时代浪潮则永远保持前进的姿态,谱写新的“香港剧本”。

当外界还在争论香港是“金融遗址”还是“金融枢纽”时,“港男港女”们早已用最务实的行动给出了答案。

这座城市的传奇,远未落幕。

本篇作者|王振超|责任编辑|徐涛

主编|何梦飞|图源|VCG

8月17日—8月24日,走进埃塞与肯尼亚,直击非洲新兴市场的真实脉络,开启企业家的机遇探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