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财立方 记者 史冰倩】7月17日,宝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鼎科技)发布公告,对一季度报告中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以下简称扣非净利润)金额作出更正。更正背后,是宝鼎科技对于两家子公司股权出售的会计处理有误,调减扣非净利润并增加非经常性损益近6200万元。

除了宝鼎科技外,近日,绿康生化和*ST和科对半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修正,修正原因同样涉及非经常性损益。

8133.83万元变1933.82万元,

宝鼎科技更正一季报扣非净利润

据更正公告,宝鼎科技将2024年一季报扣非净利润更正为1933.82万元,更正前为8133.83万元。主要更正项为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

而在更正一季报的5天前,7月12日,宝鼎科技发布2024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扣非净利润2800万元至4200万元,同比增长137.58%至156.38%。

若根据修正前的一季报,宝鼎科技二季度扣非净利润为-5333.83万元至-3933.83万元。该消息一出,二级市场方面,7月15日宝鼎科技以跌停收盘。

具体来看,宝鼎科技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更正主要为三项: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企业因相关经营活动不再持续而发生的一次性费用、所得税影响额。根据更正公告,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主要为公司出售两个子公司所得,修正后的公司一季度的投资收益为8317.26万元,同比大增1883.18%,主要系当期出售宝鼎重工及宝鼎废金属100%股权所致。

针对半年报与上年同期相比扭亏为盈的原因,宝鼎科技表示报告期内,覆铜板及铜箔业务由于下游需求有所恢复,销量和售价均上升,导致营业收入和毛利率增加;此外,出售宝鼎重工及宝鼎废金属100%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影响净利润数6349.36万元。

一位不愿具名的财会专业人士告诉大河财立方记者:“宝鼎科技在半年度业绩预告之后才修正一季度业绩,这不太符合常规操作。其次,出售宝鼎重工和宝鼎废金属100%股权对于企业而言是一项重大事项,6000多万元的投资收益相当于企业去年三分之一的净利润,宝鼎科技应该能够清楚地确认该项业务的确认时间和科目。”

大河财立方记者梳理发现,2023年9月5日,宝鼎科技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拟公开挂牌出售资产暨关联交易的议案》,拟通过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以公开挂牌的方式出售所持有的宝鼎重工100%股权、宝鼎废金属100%股权以及宝鼎小贷42.50%股权。今年1月,宝鼎科技与宝鼎集团就挂牌出售的宝鼎重工和宝鼎废金属100%股权分别签署了《产权交易合同》,并完成工商登记变更。自2024年2月1日起,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针对一季报更正事项,7月18日,大河财立方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宝鼎科技董秘办,其工作人员表示:“企业一开始把宝鼎重工和宝鼎废金属100%股权出售作为经常性损益去处理,之后经过交流后发现应该把它变成非经常性损益,因此对一季报进行了更正。”针对记者追问为什么会把经常性损益和非经常性损益记错,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会帮您向财务人员反馈。

公开资料显示,宝鼎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子铜箔、覆铜板设计、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财务数据修正频现资本市场,

非经常性损益成“重灾区”

除了宝鼎科技对非经常性损益处理有误,绿康生化和*ST和科也对非经常性损益项目进行修正调整。

7月12日,绿康生化也对半年度业绩预告进行修正,将预计归母净利润修正为-5000万元至-8000万元,修正前为-5000万元至-6500万元。绿康生化表示,进行此次修正的原因是前期公司对绿康(海宁)胶膜材料有限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政府补助会计科目归集有误,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影响金额约1800万元。

同日,*ST和科也发布半年度业绩修正公告,将原预计扣非净利润-1000万元至-1800万元,修正为-2400万元至-3200万元。针对修正原因,*ST和科表示,公司针对深圳市汇和富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应收款项债务重组相关事项会计处理有误,且涉及的相关损益属于非经常性损益。经核查后,将涉及减免款项以及首期债务偿还款产生的损益在投资收益和资产减值损失间进行调整,影响投资收益及资产减值损失范围约1400万元至1700万元,进而影响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不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业内人士表示,非经常性损益是指公司发生的与经营业务无直接关系,以及虽与经营业务相关但由于其性质、金额或发生频率影响了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正常盈利能力的各项收入、支出。一些公司业绩不好时,通过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短期内快速改善其业绩,就可能会通过关联交易、出售资产和股权等方式获取非经营性收益,从而改善其业绩。

“由于非经常性损益往往是一次性的,难以持续,因此,包含大量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不能体现公司的可持续盈利能力,也正因如此,上市公司除了要披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外,还要披露‘扣非净利润’,作为投资者,重点应该看‘扣非净利润’,只有‘扣非净利润’才能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可持续性。”上述业内人士表示。

责编:陶纪燕 | 审校:李金雨 | 审核:李震 | 监审:万军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