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编辑 来科点谱
«——【·前言·】——»
李嘉诚家族今年一出手就震惊世界,43个港口打包抛售,其中巴拿马运河两侧的关键港口也在其中,而接手的美国贝莱特集团,和特朗普关系密切得很,消息一出全球瞬间议论纷纷。
特朗普竞选时嚷嚷着要收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现在这交易一成难免让人浮想联翩,这背后到底是什么盘算?这单纯是笔生意,还是有别的 “猫腻” ?
更让人疑惑的是,李嘉诚长子李泽钜也辞去了全国政协常委的职务,在政坛活跃了20年的李泽钜,说走就走,没留下任何解释。
20年在政界可不是个短时间,积累的人脉和影响力都相当深厚,他当年两会快步离场的情景,现在看来似乎早有预兆。
抛售港口、退出政坛,这两个看似独立的事件接连发生,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一起,难道是李家精心策划的战略转移?
李泽钜的商业手腕
要了解李泽钜,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作为李嘉诚的长子,他从小就接受精英教育,从香港圣保罗男女中学到美国名校,一路顺风顺水,毕业后他自然而然地进入家族企业。
本以为老李会给他安排个轻松又有前途的商业要职,可出人意料,老李把加拿大一块鸟不拉屎的展馆用地的改造任务交到了儿子手上,这任务相当棘手。
这块地长期无人问津,杂草丛生,周围基础设施陈旧,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也不方便,在众多商业人士眼中,它就是一块 “烫手山芋”,毫无商业开发价值。
出人意料的是,李泽钜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挑战,他心里面知道,这是父亲对自己的考验,更是一次证明自身实力的机会。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荒地终于摇身一变成为当地超有名的华人社区之一——“万博豪园”,这一项目不仅为李泽钜赢得了巨额利润,更向世人展示了他卓越的商业才能与非凡的魄力。
“万博豪园” 项目一落地,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直线上升,也成了李家进军海外市场的桥头堡,证明了李泽钜“不靠爹”也能干出一番事业,这只是他商业传奇的开篇。
几年后他又玩了一把“点石成金”,他将港口、工厂这些传统“笨重”资产,包装成“基建概念股”,引发股民疯抢,认购倍数高达25倍,连港交所的专家都惊叹他“把钢筋混凝土卖出了茅台的价格”。
从改造废弃展馆到打造“基建概念股”,李泽钜一次又一次地展现出他的商业天赋,逐渐成为家族企业的核心人物,他的商业智慧和果断决策,不仅为家族带来了巨额财富,也为他进入政坛铺平了道路。
李泽钜辞官背后,藏着什么商业布局?
在商界和政坛的舞台上,李氏家族的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2003年,李泽钜成功当选全国政协常委,这对一个商人来说,无疑是身份的重大跨越。
这不仅意味着他个人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更让李氏家族的影响力迈向新高度。
尽管李泽钜平日里为人低调,很少在媒体前抛头露面,但在政协会议的讨论现场,他总是积极发言,提出不少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益的想法。
过去20年,中国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李泽钜全程见证,凭借自身影响力为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添砖加瓦,也为家族商业版图的扩张,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
就在大家都期待李泽钜在政坛创造更多成就时,23年两会期间,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会议现场外媒体记者们像往常一样,时刻准备捕捉重要信息。
突然李泽钜的身影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他低着头,脚步匆匆,神色凝重,刻意避开媒体的镜头,很快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不久后,传出他辞去政协常委职务的消息,人们开始纷纷猜测李泽钜辞职的原因,有人认为这或许和李氏家族投资策略的调整有关,毕竟商场顺息万变,家族需要开辟新的商业方向。
还有人将其与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联系起来,觉得背后另有隐情,更让人浮想联翩的是,李泽钜女儿随后出现在新西兰能源项目管理层名单中,这似乎表明李泽钜早已为家族未来的发展做好了规划。
从政治领域脱身,开始为家族后代布局未来,每一步决策都经过反复权衡,像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与李泽钜的“风口”策略不同,李嘉诚的投资理念更偏向于“抄底”。
2008年金融危机,各国经济遭受重创,很多企业家选择抛售资产,而李嘉诚却反其道而行之,在英国大举收购。
他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英国电网、天然气管道、电信基站等重要基建设施的大量股份,一度被媒体戏称为“买下半个英国”。
这种“低买高卖”的策略,为李氏家族积累了巨额财富,也使其在英国的影响力日益扩大,父子两代,两种不同的投资风格,都体现了李氏家族敏锐的商业嗅觉和对经济形势的精准把握。
李家资产大挪移,“爱国招牌”还能扛多久?
随着李家将越来越多的资产转移到海外,并在国内持续减持,“爱国爱港”的形象逐渐受到质疑,尤其是在出售港口事件之后,这种质疑声更是达到了顶峰。
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李氏家族凭借庞大的商业版图,成为香港繁荣的标志性符号,李泽钜当选全国政协常委后,更是为家族贴上了 “爱国” 的标签,赢得社会各界的赞誉。
民众对李氏家族怀着期待,认为他们会在推动香港和内地发展上持续发力,但近年来李氏家族的一系列操作,让大众对其有了新的认识。
他们把大量资产向英加等海外国家转移,同时在国内的投资规模持续缩水,就拿港口投资来说,国内多个吞吐量巨大、辐射范围广的关键港口都被李家抛售,这一举措对国内港口物流行业产生不小的冲击。
3月13日,国务院就李嘉诚旗下公司的所作所为明确表态,希望企业做决策时能全面考量,慎重行事,可从那之后李氏家族好像压根没把这当回事,依旧按自己的想法来,一点改变都没有。
李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变迁,折射出的是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从李嘉诚的“抄底”到李泽钜的“风口”,两代人的投资策略转变,体现了他们对商业环境和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
当企业忙着扩大市场、赚得盆满钵满时,千万别忽略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更不能损害国家利益,怎么在赚钱和尽责之间找到平衡,已经成为摆在所有企业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参考资料
【1】中国新闻网——李嘉诚正式退休 长江集团下一任掌舵人长子李泽钜
【2】新浪财经——美国对商船下狠手,李嘉诚悄悄卖港口 中国打造自己的“金砖航运圈”
【3】华夏时报——李家超就李嘉诚卖港口表态后,长和股价跳水,巴拿马港口交易再掀波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