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过了60岁,除了自己的孙子孙女,别人的小孩再喜欢,也不要太靠近
70506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隔代亲,情更浓”,这话道尽了老人对孩子的疼爱。
可年过六十才慢慢懂:这份喜欢,要分人、有度:
对自家孙辈,怎么疼都不为过;
对别人的孩子,再喜欢,也得守住“不靠近”的分寸。
以前的日子,邻里间走门串户,逗逗别家孩子,是常有的暖。
可如今,社会变了,家家户户的防范心都重了。
不是人心冷了,是大家更在意孩子的安全、边界。
就像古人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年过六十,身子骨慢了,想法也容易和年轻人不一样。
你觉得是亲昵的摸头、递糖,在家长眼里可能是“过度接触”;
你觉得是随口的玩笑,可能让对方多了份警惕。
不是不善良,是时代的规矩变了,咱们得跟着醒,别用旧时光的方式,碰了新时代的“边界线”。
总觉得孩子都喜欢被疼,可忘了,陌生的热情,对小孩来说是种压力。
你凑过去想抱,他可能吓得往后躲;
你追着给零食,他可能攥着家长的衣角不敢接。
孩子的世界很简单,不熟的人太靠近,会让他不安。
就像老舍先生写的“小孩子的眼睛是最亮的,他们能看透大人的真假。”
你的喜欢是真的,可孩子的害怕也是真的。
别把自己的“喜欢”变成孩子的“负担”,远一点看,少一点凑,反而能让孩子自在。
年过六十,最怕的就是给别人添堵、让自己难堪。
你觉得是好心帮着看孩子,万一孩子哭了、摔了,就算不是你的错,也容易落闲话;
你觉得是随口夸孩子几句,要是没夸到家长心坎里,反而成了“多管闲事”。
就像古人说,“君子之交淡如水。”
和别人家的孩子相处,也该守这份“淡”。
不越界、不插手,就不会有误会;不热情过度、不贴身靠近,就不会有尴尬。
咱们年纪大了,图的是安稳,别因一时的喜欢,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是不喜欢,是换种方式喜欢。
看到别家孩子可爱,远远说句“这娃真精神”,比凑上去摸脸更得体;
看到孩子做了好事,笑着夸句“你真棒”,比追着问东问西更舒服。
这种保持距离的赞美,既表达了心意,又尊重了别人的边界。
就像欣赏路边的花,不摘、不碰,只远远看着它开,反而能留住最美的样子。
对别人的孩子也一样,远一点的喜欢,更纯粹、更安心。
年过六十,日子该活个通透。
对自家孙辈,把爱都给够;对别人的孩子,把喜欢藏在“不靠近”的分寸里。
不是冷漠,是懂了时代的规矩,懂了孩子的心思,也懂了自己该有的体面。
守住这份分寸,既不让别人为难,也不让自己难堪,才能在晚年里,过得自在、安心,也让别人觉得舒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