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农、普惠信贷等较高收益资产支撑下,去年农行营收、净利增速领跑同业。

3月28日,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601288.SH;001288.HK)发布2024年度业绩,多个数据表现亮眼。全年实现净利润2827亿元,同比增长4.8%。实现营业收入7114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利息净收入5807亿元,同比增长1.6%。该行也是可比同业中唯一一家连续11个季度在央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中获评A档的银行。

业绩领跑同业的四大原因

年报显示,农行盈利增速在上半年可比同业中率先由负转正的基础上,下半年继续逐季改善,全年净利同比增长4.8%。

资产质量方面,不良贷款率1.30%,较上年末下降3BP(基点)。关注类贷款率1.40%,较年初下降2BP。逾期贷款率1.18%,逾期不良比90.98%。拨备覆盖率299.61%,保持比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

资本实力方面,2024年累计发行3200亿元资本债和TLAC债(非资本债务工具)。资本充足率为18.19%,较上年末提升1.05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1.42%,较上年末提升0.70个百分点。

农行董事会建议,在中期分红的基础上,再向全体股东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1.255元。加上中期分红,两次合计每10股派息2.419元,派息总额846.61亿元。

谈及营收和净利增长领跑同业的原因,农业银行行长王志恒表示,这主要得益于几个方面:一是优化信贷结构。持续加大对三农、普惠、绿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4年,实体贷款余额23万亿元,增长2.1万亿元,增速10.1%,占境内贷款的93.8%。资产结构的不断优化,促进了资产组合收益的改善。

二是强化量价平衡。在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同时,着力优化边际资产定价,严格落实存款自律机制要求,保持净息差降幅处于合理水平。2024年农行净息差为1.42%,同比下降18BP,环比上半年微降3BP。

三是深挖非息收入潜力。在落实减费让利政策的前提下,紧抓消费升级机遇,聚焦客户财富管理需求,2024年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756亿元,同比有所下降。但一些重要的中收业务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投行业务收入增长8.5%,信用卡收入增长3.8%,理财业务收入也实现稳健增长。同时,把握债市的投资机会,其他非息收入也实现了较高增长。

四是有效控制风险成本。2024年,资产质量稳中改善,不良贷款率较上年末下降3BP。信用减值损失1308亿元,同比小幅降低3.6%,在这种情况下,资产减值准备仍然超万亿元,风险抵补能力维持高位。

信贷聚焦“三农”县域

2024年,农行信贷增速保持了较快增长。贷款新增2.29万亿元,增速10.13%。其中,对公贷款、个人贷款增量均领先可比同业。境内存款日均增量、增速,均为可比同业第一。

总体来看,农行贷款的重点投向是“三农”县域以及“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其中,县域贷款余额9.85万亿元,增量突破1万亿元,占全行贷款增量的比重达47%,增速12.3%,高于全行2.2个百分点。乡村产业、乡村建设贷款分别增长21%、14.8%,均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农户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增速达36.6%。

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绿色信贷增速超22%,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20.2%,均显著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4.66万亿元,增量超过1万亿元,民营企业贷款余额6.53万亿元,新增1.08万亿元,余额、增量均居可比同业首位;养老产业贷款突破百亿元。

对于2025年的信贷投放,农行副行长刘洪表示,将优先保障“三农”领域信贷规模,同时持续做好扩内需金融服务。加大对基础设施领域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积极挖潜汽车、家电等传统消费以及文旅、养老等新型消费需求。

去年下半年农行净息差降幅明显收窄,农行董事会秘书刘清预计,2025年银行业净息差仍将承压。为此,在资产端,将围绕“三农”县域、“五篇大文章”等重点领域,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提升相对较高收益资产比重。同时,着力提升定价管理的精准性、有效性,实现总量与结构的协调、价格与风险的匹配。负债端,将通过数字化经营,着力提升客户分层分群经营的能力,努力沉淀更多低成本资金。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着力优化存款期限结构,努力保持存款成本的比较优势等。

加码人工智能

日前,科技应用与银行经营的结合日渐紧密,农行去年也发布了《“人工智能+”创新实施纲要》(下称《纲要》),在人工智能和智慧银行方面该行将有哪些重点布局?

王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农行加快构建科技引领、数据赋能、数字经营的智慧银行新模式,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服务质效。

数字化产品与场景生态体系日益完善。截至2024年末,“农银e贷”贷款余额5.7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34.8%。升级推出“微捷贷3.0”“商户e贷”“火炬创新积分贷”等一系列特色线上产品,新增线上融资、智慧园区、养老护理等领域多项金融服务。

“三农”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末,“惠农e贷”余额近1.5万亿元。升级“惠农e贷”服务,引入粮食、棉花、烟草、畜牧等产行业数据。搭建“农银惠农云”数字乡村平台,截至2024年末,平台入驻机构26.4万户、服务用户超650万、覆盖2657个县(区),累计带动金融服务总金额约千亿元。

此外,线上线下渠道协同进一步强化。智慧银行建设的数据与科技基础进一步夯实。

在人工智能领域,王志恒表示,农行发布的《纲要》提出,按照“两条路径、八大领域、六个方面、三个阶段”的总体策略,布局AI+落地的重点工作任务。将在信贷、风控、渠道、运营、投顾、营销、运维、办公等八大领域优先布局落地AI+应用,提升内部运营与客户服务效率。围绕业务、数据、技术、模型、安全和生态六个方面,搭建农行应用人工智能的体系框架和应用范式。农行将以2025年底、2027年中、2029年底为时间节点逐步推进《纲要》任务落地。

他还称,DeepSeek引发全球关注,金融行业也积极跟进,农行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在行内的部署运行,并在智慧办公、智慧营销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应用,取得初步良好效果。下一步,将安全有序地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多领域、深层次、广应用态势,进一步助力该行发展。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