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飞机被扣在俄罗斯!开资料显示,目前至少有27架中国商用飞机滞留在俄罗斯,而实际数量可能更高,达到数十架,这些飞机涉及多家中国租赁公司和航空公司,因国际制裁、法律纠纷及俄罗斯政策变动而陷入困境,尽管部分企业已通过赔偿或法律诉讼挽回部分损失,但剩余飞机的追讨仍面临重重阻碍。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2022年2月,俄乌冲突一爆发,西方国家就对俄罗斯发动了史上最严厉的制裁。航空领域首当其冲——波音、空客马上停止向俄罗斯交付飞机,普惠、赛峰这些发动机制造商也不再提供零部件。
结果就是,俄罗斯90%以上的飞机,突然没零件换了。
更要命的是,国际上的保险公司全撤了保单,没有保险的飞机谁也不敢飞。
与此同时,欧盟、美国、日本等国还要求所有在俄罗斯的外国租赁飞机,必须在2022年3月底前飞离,否则就算违约,全球大约500多架租赁飞机都面临这个“撤离令”。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干脆采取了一个极端做法:出台法律,把境内的外国租赁飞机强制注册成俄罗斯的财产,相当于“国有化”,明确拒绝归还。
这样一来,西方租赁公司损失惨重,而一些在俄罗斯有租赁业务的中国企业,也被殃及。
中国的航空租赁公司虽然没参与制裁,但很多飞机是通过爱尔兰、新加坡这样的国际租赁中心引进的,融资里也常常涉及欧美银行。俄罗斯方面就把这些飞机当成“外国资产”,一视同仁地扣下了。
被扣的飞机,有的被俄罗斯航空公司直接用在国内航线或飞“友好国家”的国际航线,有的甚至被拆成零件,用来解决零部件断供的问题。飞机长期得不到原厂维护,适航状态很难保证,这让租赁公司的资产价值大打折扣。
很多中国公司一开始尝试和俄罗斯方面谈判,有的提出“飞机要不回来,给点钱也行”,但即便谈成了赔偿,也很难拿到全额款项。还有企业选择在英国、新加坡等地打官司,有的甚至赢了官司,但俄罗斯法院根本不承认这些判决。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改了自己的法律,直接规定这些飞机不需要归还,即使赔偿,也设置各种限制。司法不互认,外国法院的判决在俄罗斯没有执行力。时间拖得越久损失越大,飞机长期停在那里还要维护,贬值速度又快。
中资企业面临的,不只是商业纠纷,而是赤裸裸的政治问题。单靠企业和律师,很难和一个国家的政策硬碰硬。
在这件事上,不同企业的应对方式差别很大。
像山河智能那样提前买了高价保险、事后又用充足证据和多地律师团队去“死磕”,就拿到了赔偿。而日发精机这样的公司,因为和保险公司在赔偿条款上僵持不下,只能打官司,现在还在等待法院结果。
保险理赔并不容易,保险公司经常用“企业没有及时规避风险”或者“这是战争行为”来拒赔,意思是飞机在冲突爆发后没立即撤出,是“自愿冒险”。所以,买对保险、及时行动很关键。
这次事件,等于给中国航空租赁行业上了一课。
很多公司进入俄罗斯市场时,只看到了生意机会,没把地缘政治风险当回事。极端情况下的处理办法写得不清楚,出了事只能干着急。
不少公司没买“强制扣押”或“战争风险”保险,损失只能自己吞。即便合同约定英国法或纽约法,俄罗斯照样用本国法律改合同条款,导致国际仲裁结果在当地没法执行。
短期内,这些飞机很可能要不回来,最多是通过政府间谈判,想办法用别的合作来抵飞机的损失,或者干脆改成长期租赁,让飞机继续在俄罗斯飞,至少能收点租金。
被扣的飞机,也许很长时间都回不了家,但这件事给我们的提醒是长远的: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里,做生意不仅要算账,还得随时想好退路。别等风暴来了,才发现自己没带伞。#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