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国中谁才是真正的谋逆之人?
只身一人的范闲开始破局之路。

我们话接上回,
范闲想要阻止李承乾登基,
最简单的方法,
就是进入皇宫,
将庆帝的亲笔书信和行玺交给太后,
但这样做的话,

如果庆帝真的死了,
以太后的心理,
为了庆国的稳定估计会直接毁掉书信,
尤其是太后一直提防着范闲,
要是她真决定将庆帝遇刺的真相隐瞒下去,
范闲和他身边的人,
会成为李承乾登基道路上第一波被祭祀的人,
所以范闲断然不能这样去做。

另外一条路,
就是范闲可以联络自己京都的所有助力,
将大东山的真相揭开,
双方直接亮牌正面打上一场,
谁胜了谁自然就有定下史书走向的资格,
但这个选择会死很多的人,

不过眼下的情况是,
范闲无法联络到范建和陈萍萍,
并且现在对范闲最不利的事情,
是燕小乙的失败,
范闲还活着的消息,
估计这个消息这两天也会传入京都,
到时候无论太后是否相信范闲,
一旦范闲活了下来,
太后就会想要掌控他,
然后再一眼看着庆国的将来,
一手决定范闲的生死。

范闲在将当下的局面快速分析了一遍后,
就决定了一个方向,
先洗去自己身上罪名,
然后再一步步掌控京都局势,
到时候自己手中有鉴查院、大皇子的禁军,
以及范建国公府、宜贵嫔和宁才人的相助,
加上太后身边的洪竹,
只要秦叶两家军队无法进入京都,

这个京都之中就没人比他更加强大,
而此时的太后,
则让秦恒开始对外大举发兵,
现在庆国是不能乱,
所以必须要多杀一些才行,
让别的地方都乱起来,
以此掩盖庆帝身亡的事情,
让李承乾能安稳继位后再做决定。

庆帝死讯传回京都两天后,
其他的嫔妃们回到了各自寝宫,
太后身边只留下了宁才人、宜贵嫔和淑贵妃三人,
这三人都育有皇子,
在这么一个非常时刻,
想要让李承乾安稳登基的话,

太后也必须要将这三个女人捏在手里,
至于李云睿,
不仅回到了自己的广信宫,
还被太后招到身边,
这一下原本太后并不是很相信范闲会弑君,
经过了李云睿一番添油加醋后,
太后心中也逐渐将这个帽子扣在了范闲头上,
现在范闲也知道,
李承乾登基是目前庆国最好的办法。

范闲也想要一走了之去北齐吃软饭,
不过他的老婆和孩子都被关在宫中,
总不能为了软饭放弃干饭,
所以范闲心中也不免骂了太后一句老婊子,
然后借着黑夜的掩护,
翻墙进入了舒芜大学士的府邸之中,
选中舒芜,
其实是范闲认为满朝文武之中,

只有他在人品道德之上最值得信任,
而舒芜看到范闲后眼神很复杂,
直接询问了范闲三个问题,
庆帝是不是死了?
谁是主谋?
以及如果范闲弑君为何还要回到京都?
范闲也一一回答了舒芜的问题。

并且拿出了庆帝的书信和行玺,
将这封信交给了舒芜,
告诉舒芜不能让李承乾登基,
舒芜看完书信后,
直接大骂了一句狼子也!
很显然舒芜已经相信了范闲,

决定马上入宫面见太后说明此事,
但范闲却阻止了舒芜,
原因很快就被舒芜猜了出来,
在舒芜的震惊之下,
也终于决定帮助范闲,
第二天一早,
皇城一片悲凉,
舒芜也进入了宫中将庆帝的书信交给了太后,

只不过太后看完后,
将书信仍在了火盆之中,
告诉舒芜人既然已经死了,
那么他曾经说过什么也不再重要,
要是舒芜能够见到范闲的话,
告诉范闲,
自己会给范闲一个洗白的机会,
只要他站出来,
舒芜又何尝听不出太后话里的意思,
如果范闲昨晚真的入宫见到了太后,
现在怕已经成为了阶下囚。

舒芜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根本无法劝说太后,
只能在太极殿中听完太子继位的旨意,
太子也在一片高呼声中,
缓缓走向了龙椅,
但就在他准备坐上龙椅的时候,

舒芜突然大喊一声,
不可!
这一下直接让满朝文武全都震惊了起来,
珠帘后的太后脸色也瞬间阴沉了下去。
舒芜在所有人的震惊目光中,
缓缓走了出来,
然后悲痛的说出了真相,
陛下宾天之际留有遗诏,

太子……不得继位!
此言一出,太后率先发难,
说舒芜妄言旨意,
这是欺君大罪,
但舒芜却一步不退,
直言如今的庆帝遗诏就在范闲手中,
不过今日朝会早已点名了范闲的罪名,
立刻引起群臣哗然,
但舒芜却一步步解释了遗诏的事情,
只是太后说遗诏是假,
谁又能说这是真的?

所以舒芜很快就被压制了下去,
满朝文武没有一人站出来帮他说话,
这文人风骨,
舒芜是真的做到了,
只不过好像没什么用?
但是真的没用吗?
在舒芜被狼狈的拖走后,
胡大学士苦笑的摇了摇头,

出列下跪磕头,
请求太子和太后收回处罚舒芜的旨意,
表明既然庆帝留下了遗诏,
那就请太后当众太后宣明旨意,
大东山之事疑点重重,
要是范闲已经回归京都,
应当传入宫中当面呈上庆帝遗诏,
谋逆的事情也应当三司会审,

并且点出了,
现在知晓大东山真相的可能只有范闲一人,
一番话下来,
太后眼神也逐渐的冰冷,
朝内两大学士上奏断然不可能置之不问,
即便是太子下旨将胡大学士一同拖出去,
下一刻,
朝中近乎一半的文官齐齐下跪对两位大学士求情,

这不仅仅是求情了,
更是对龙椅上的祖孙示威,
告诉他们在庆国的朝廷里,
不怕死的还有许多的人,
那么太子和太后该如何处理这个局面呢?
范闲接下来会如何做呢?
就让我们下期再见吧。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