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背后的含义。

多国外交官使团里面包括一名中国外交官,所以以色列军队对考察难民营的使团开火,尽管按以色列的说法是「鸣枪示警」,是为了防止代表团进入未经授权的区域,但实际上就是再次对中国外交人员构成人身威胁。

为什么我要说再次呢?

之前,我们和以色列是有血仇的。

2006年,以色列轰炸了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的一处观察站,导致中国观察员杜兆宇在轰炸中不幸牺牲 。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以色列表示,自己不知道那里是维和部队观察站,但这个观察站已经构建很长时间,而且上面有明显的联合国标志,而就在开火之前,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还得到过以色列前总理奥尔默特的保证,所有联合国地点不会受到以军炮火的影响。

但依然是打了。

最后又是不疼不痒的道个歉,完事儿了。

所以以色列一向在这方面有恃无恐,比如2024年10月,以色列又再次袭击联合国驻黎巴嫩部队阵地和哨塔;2024年12月,以色列轰炸联合国人道主义空运处的机组人员,差点把世卫组织总干事给带走;至于加沙地区有联合国工作人员坚守的医院,也经常被以色列袭击。

更离谱的是,在加沙的联合国大楼,直接都在2024年1月被以色列炮击。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但我个人觉得最过分的,是2025年3月23日,以色列军队直接袭击了联合国联合国医疗人员队伍导致15人遇难,之后还毁尸灭迹,把所有遭袭救护车和救援车辆埋在地下,以此来掩盖罪行。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以色列到底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

对多国外交使团鸣枪,是怕联合国机构和多国代表团里藏有抵抗分子么?还是单纯的精度不够、训练不足、命令体系失控导致的「擦枪走火」?

其实都不是。

以色列真的意思是,通过对国际第三方力量进行不断的威胁,来避免国际力量对以色列的「干预」。

要知道这次巴以冲突和之前的都不一样,以色列是带着要「犁庭扫穴」的终极目标来的,要巴勒斯坦人彻底从加沙给『抹去』。

说实话如果没有国际社会这么锲而不舍的盯着,加沙地区爆发的可能就不是人道主义危机了,而是种族屠杀危机。

这不是我在乱说, 是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5月19日发布的视频里面自己说的:

以色列将完全控制加沙地带。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什么叫完全控制 ?

以色列安全内阁在5月4日已经批准了全新的军事计划:

对加沙地带从「短期突击型打击」变成「占领领土并在加沙地带维持以军持续存在」,将北部重建为犹太人社区,南部作为人口集中管理区。

这话有三层意思 。

第一层,要军事占领加沙,这次不是对人了(打击哈马斯),而是直接要占领土地。

第二层,占领土地干什么?不是构建隔离带,而是要在北部构建犹太人社区,直接要让以色列人住上去,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土地掠夺。

第三层,加沙地带有210万巴勒斯坦人,以色列的意思是要把这些人口都驱赶到加沙南部狭小的空间里面,「集中管理」,就是犹太人亲身体验过的二战集中营模式

集中营这话也不是乱说的,各位大佬看数据就知道。

加沙地区在没有发生冲突之前,就是仅次于东京、曼谷、新加坡这种人口稠密城市的人口密度,现在要把他们挤压到面积更小的南部地区,那真的就是人挤人,而以色列的轰炸已经把加沙变成了废墟,没有大城市的高楼大厦来住人,这么大的人口密度就是实质上的集中营。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就因为以色列的这个「新计划」以及不顾平民伤亡的地面军事推进,才有了各国外交官使团对难民营的考察。

而以色列就是要阻止20多个国家的外交使团近距离好好接触和披露以色列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给国际社会传递信号,不好意思,你看一看我都要鸣枪,那你试着干预一下我就不敢保证下次枪打的那么准了……

以色列军队为何向多国外交使团鸣枪

这事儿的后续影响很大。

比利时、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葡萄牙、西班牙和乌拉圭,都召见了以色列的大使或表示将直接提出不满;欧盟和咱们国家也都发出了严正抗议,要求调查到底。

欧盟甚至直接要求对以色列的合作项目进行审查;而瑞典更是直接表示要对以色列进行制裁。

以色列到底在这次冲突里面导致了多少巴勒斯坦人死亡?

5万3655人。

一共就210万的加沙居民,现在可以说是户户带孝,家家死人,而以色列还加强了攻势,切断了食物和药品等关键物资进入加沙的通道。

这不是灭族的预演,是什么呢?

跟进一步说,以色列是在试探国际反应

以色列现在的行为,实质上就是在推进发生在国际视野下的灭国运动和种族清除计划。

以色列通过制造各种所谓的「意外」来对第三方国家进行试探和恐吓,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反制措施,以色列就会大胆的进一步加大对巴勒斯坦人的圈禁和清除。

所以以色列的枪声不是在警告使团,而是在探索国际社会的底线,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中的四位的外交官都遭遇到了直接的人身威胁(除了美国),没反应,那就是二战前英国张伯伦对纳粹德国的绥靖态度,最后只会放纵更多暴行的发生。

某种意义上,20多国的外交使团,也算是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就是去看以色列的行为和当地居民的人道主义情况的,现在通过亲身经历,都感受到了。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