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简称为“黔”,位于我国西南部,是古代夜郎国的属地。境内山地丘陵占93%,平均海拔达到了1100米,加上高达62%的森林覆盖率,使得贵州境内常年云雾缭绕,多云多雨,平原稀少,被称为“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虽然贵州的地形被称为“八山一水一分田”,耕地稀缺,在古代属于蛮荒之地。但是到了新时代,一条条天路,穿山越谷,连通了贵州内外,吸引来了“中国数谷”、“天眼”在内的许多高新科技。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贵州便利的交通,使得原本藏在深山人不知的美景,让更多的人看到。人们赞叹黄果树瀑布、千户苗寨、梵净山等美景的同时,也来到乌江和赤水河畔,来到“残阳如血”的娄山关,看到了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看过了今天的美丽贵州,我们不禁好奇,旧社会的贵州,是什么样的呢?就让我们跟随下面这些,拍摄于1840年—1949年间的贵州各地老照片,一起去看一看吧!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3年,贵州铜仁的下南门渡口。一场大雪过后,白雪覆盖了山石和绿树,锦江没有结冰的水面上,有一叶孤零零的小舟,舟上还有一位渔夫。此情此景,让我一下子想到了“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诗句。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9年,铜仁古城中南门外的锦江上,一座用木船搭建起来的浮桥,人们三三两两的,从桥面上走过。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11年,贵阳南明河上的甲秀楼,这座始建于公元1598年,三层三檐攒尖顶结构的甲秀楼,看尽了南明河两岸的兴衰变迁。

甲秀楼、浮玉桥和旁边的翠微园,不仅是贵阳风景如画的景点,甲秀楼也成为了贵阳的地标,是每个贵阳人对故乡的“心灵寄托”,这座取“科甲挺秀”美好寓意的甲秀楼,至今依然屹立在南明河上。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28年的遵义古城,成片的房屋,在群山的围绕之下,呈犬牙交错式的,沿着山脚建设。湘江水从遵义古城中流过,一座大桥,横跨湘江两岸,把遵义古城的两岸连接。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11年,另一个角度的甲秀楼老照片。这张照片,除了甲秀楼和浮阳河之外,还可以看到远处的南明河。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11年,贵阳南门外的牌坊群,20多座不同名字的牌坊,在古驿道上排成一大排,这条古驿道,也叫油榨街,因此这些牌坊群,通常被叫做油榨街牌坊群。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这张照片,是拍摄于1911年的油榨街牌坊正面照,从这张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最近的那座牌坊,是一座节孝牌坊,这座大牌坊下面,当时还有不少人在游览。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安顺古城俯瞰,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当时安顺古城的街道,呈现弯曲分布,但是古城里的房屋,却错落有致。整个安顺古城,以照片左上角的鼓楼为中点,向四周铺开,一眼望过去,井然有序。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847年,位于安顺的黄果树瀑布。这张照片,是由一位法国摄影师所拍,距离现在已经过去178年,是我们现在能够见到的,最早的一张黄果树瀑布的老照片。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拍摄于清末的安顺钟鼓楼。这是一座十字穿心的过街楼,三层翘檐高高扬起,十分壮观。鼓楼大街上的行人络绎不绝,鼓楼门洞旁边的五色旗还依稀可见。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的盘县古城,属于今天的六盘水市,整个小城依山而建,风景优美。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安顺的一条街道,街道上行人熙熙攘攘,两侧全都是白墙黑瓦的店肆,店肆门口撑着大伞,绵延到远处的钟鼓楼。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的毕节古城,和贵州的其他城市一样,毕节城的周围,也是连绵不断的群山。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代的毕节市灵峰寺,位于毕节市的灵峰山上,是古代的毕节八景之一,古寺周围的山上,都是茂密的森林,十分清幽。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代,位于贵阳大山脚下的贵州大学,教学楼为四层的楼房,看起来还不错。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10年的端午节,毕节市石门坎的一处草地上,人们正在进行一场运动会,人山人海的样子,看起来十分热闹。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黔南都匀市剑江上的百子桥,始建于1786年,是一座长140米的7孔石桥,桥上的那座两层的亭子,叫做耸翠亭,每当夕阳西下,霞光照在远山和桥洞里时,百子桥周围美的如诗如画。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39年,黔东南黄平县旧州镇王坡寨的空地上,人如蚂蚁般忙碌着,这就是当年正在建设中的黄平县旧州机场。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39年,位于黄平县重安镇的钢架桥通车时,摄影师拍下了这张照片,画面中来了很多庆祝的人群,在当时的大山里,修建这样一座钢架桥,还是一件新鲜事。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从山上拍摄的安顺古城全景照,照片左边的那座塔,就是西秀山上的白塔。远处的群山,随着古城连绵不断,这里的人们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对于以前平原地区的孩子来说,可能只在梦里出现过。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安顺西秀山白塔近照,西秀山坐落在安顺古城里面,山并不高,被房屋所围绕,公元1326年,人们在山上建造了这座文笔塔后,给西秀山增添了不少亮色。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代,一名来自美国的飞虎队员,来到安顺,在黄果树大瀑布前,拍下了这张老照片。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3年的铜仁古城,城内的房屋排列的十分紧凑,每座屋顶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见。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40年代,六盘水郎岱镇,两位穿着当地传统服饰的女子。右边的女孩,手里拿着写有“黎民子”三个字的字条。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这是民 国时期,安顺举 行跳花节时的场景,人们穿着好看的传统服饰,手里拿着当地的乐器,一边吹奏,一边随着音乐起舞。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民 国时期,一位安顺的苗族女子,站在一堆石头前,拍下了这张老照片,她的穿衣打扮,细节满满。

旧社会的贵州,原来是这样!1840年—1949年的贵州各地罕见老照片

△1935年,黔东南黄平县发生大洪水,这张照片,拍摄于黄平县旧州镇的老李坝,汹涌的洪水,把老李坝大桥冲毁,左侧的一座古塔,还依然伫立。

以上就是旧社会贵州各地的一些老照片,这些照片,是对贵州过去的珍贵记录,让我们看到了贵州从前的样子。

通过这些老照片,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贵州的巨大变化,更加珍惜今天得来不易的幸福生活,努力把贵州建设的更加灿烂。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