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闪婚老伴是豪门”“少女穿越古代变王妃”……你是否也刷到过这样的网络微短剧?是不是一不留神就会上头,忍不住多看几眼?
近年来,凭借着情节紧凑,不停反转的快餐式传播,网络微短剧已经成为不少年轻人甚至是中老年人的“电子榨菜”。但不可否认,伴随着需求的增长,加上制作门槛不高,一段时期以来,微短剧也出现了题材同质化、内容粗制滥造、逐利倾向比较严重等问题,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现象频现。主要表现为,一些用心制作的精良佳作不被平台推送,乏人问津;一些剧情洒狗血、夸张猎奇的微短剧反而“铺天盖地”,赚得盆满钵满,继续以制造“爽”点、吸眼球为目标,不断刷新“雷剧”“毒剧”下限。
毫不夸张地说,市场和受众都苦此久矣。也正因为如此,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再度让违规微短剧的治理这一话题进入大众眼帘,并引发关注和热议。实际上,该通知于2024年2月5日正式印发,距今已有一年,近日应群众要求正式向全社会公开。笔者注意到,这份规定明确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白名单”制度等,规范微短剧传播秩序,确保播出安全。
让“良币驱逐劣币”,需要打好政策与市场的协同发力的“组合拳”,特别是完善行业的正向引导机制。令人欣慰的是,在上述有关规定落地后的一段时间以来,抖音、快手、微信等热门平台纷纷跟进并发布了针对违规微短剧的治理公告,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内容整顿行动,让我们看到不少实打实的突破。
首先,是审核形式上的突破。分级审核已为大众呼吁已久,“先审后播”备案新规落地后,微短剧被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按“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三类分三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提高审核效率。同时明确,网络视听平台不得上线传播未标注许可证或备案号的微短剧,也不得为其引流、推送。可以说,从源头上铲除了违规短剧滋生的土壤。
其次,是平台治理思路的转变。平台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简单的下架违规作品到为应对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匹配治理机制。譬如,抖音建立了“人工+技术”的双重审核机制,通过AI识别和人工复核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违规内容识别效率。仅今年1月,抖音平台就已累计拦截下架违规微短剧585部,大量在审核阶段进行了拦截未上线播放,部分为回查下架。快手也没闲着,近日平台累计前置拦截、整改、下架违规微短剧千余部,并将违规情节严重的剧目上报至网络微短剧“黑名单”。微信也通过完善举报机制,发动用户参与内容治理。这些措施体现了平台治理思路的转变:从被动应对到主动作为,从事后处理到事前预防。
让“良币驱逐劣币”,也需要对精品主义的长期坚守。近期爆火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告诉我们,一个行业唯有要放下对眼前短期利益的收割,一步一个脚印踩实,才能稳健发展下去。更何况,微短剧作为百姓喜爱的新文艺形式,正在塑造了一种不同以往的文化新业态,更需要用心呵护和培育。笔者查阅《2023—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研究报告》了解到,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快速跃居数字生活榜单前列。此外,作为中国“出海新三样”之一的微短剧,已经成功进入了北美、东南亚等核心市场,不仅开辟了新的国际市场,还让中华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影响,未来产值可达千亿。再从社会效益上来看,2024年,微短剧行业直接、间接带动64.7万个就业机会,2025年就业人数将随市场规模继续增长。种种迹象表明,微短剧行业黄金期已经到来,唯有坚守精品化规范化,才能接得住不可估量的“流量”。
让“良币驱逐劣币”,关键还在于让真正让精品化短剧脱颖而出。作为新的视听“风口”,微短剧在联动文旅资源、推广地域文化、带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展现出强大能量与潜力,我们看到,苏州等地拿出超百万元的真金白银扶持微短剧发展。再譬如,国家广电总局之前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以古籍修复为主题的精品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等纷纷入选;不久前上线的精品短剧《锦衣巷》更是入选了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2024年度拟扶持项目。入选“中国梦 新征程”原创网络视听节目征集展播活动的优秀微短剧数量,从2023年的7部增长到2024年的17部。这些成功案例都说明,微短剧并不是只能在一些低俗、擦边的方向上狂奔,并不只能是低质化,只要是用心创作,微短剧同样也可登上“大雅之堂”。
总的来说,这场关于微短剧内容治理的自我革命,不仅关乎平台发展,更影响着数亿用户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摒弃低俗、崇尚精品、尊重观众的微短剧新时代的到来,让优质微短剧在互联网文化阵地中熠熠生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