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年届56岁的丁关根获任铁道部部长。彼时,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铁路身为国民经济的关键支柱,对运输效能和管理方式提出了史无前例的要求。

丁关根上任之后,马上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出铁路系统应当从“生产型”转变为“经营型”“开拓型”,并积极推动“投入产出,以路建路”的经济承包责任制。

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丁关根引领铁道部收获了明显成果,铁路运输的效率以及管理的现代化程度都有所提高。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不过,在1988年1月24日,一场猝不及防的严重事故让这位铁道部长的辉煌经历戛然而止。

究竟是何种因素促使他舍弃权力,去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呢?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丁关根的铁道部任期及改革

1985年4月,丁关根出任铁道部部长兼党组书记一职后,针对国家经济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马上采取行动,着手对铁路系统的管理与运营模式展开全面的审视和调整。

那时,中国铁路主要致力于满足基础的运输要求,多数铁路运营仍处于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中,效率不高,缺少市场竞争能力。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丁关根率先提出,铁路运输业务要从单一的生产模式向经营模式和开拓模式转变。他多次组织召开铁路系统内部会议,着重指出铁路系统的各个部分都要对外部市场环境保持高度敏锐,并且主动探寻改进的余地。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在丁关根的大力促进下,铁路方面的改革逐步深化。

他所提出的“投入产出,以路建路”这种经济承包责任制,着重强调借助经济激励机制来增强铁路部门的自我筹资能力与运营效率。

该制度的关键在于让铁路建设与运营的成本和产出直接关联起来,推行了效益责任制度。也就是说,各个地方铁路局要依据自身的经营成效来承担对应的经济责任,这极大地调动了地方铁路局的积极性。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在推行这一承包责任制期间,丁关根多次组织与铁路局的交流会议,对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施行意义予以详细阐释。

在这些会议里,各级铁路管理人士被激励表达自身的见解与提议,一同研讨怎样更高效地推行这一制度。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丁关根同样看重铁路职工的培养与成长,觉得职工是助力铁路迈向现代化的核心要素。

在他的倡议下,铁路部门着手安排员工参与各类培训课程,涵盖服务素养、专业技术以及安全认知等领域的培训。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强化铁路基础设施建设

在丁关根的组织领导下,中国铁路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线路扩建与改造项目,着重对东北及东部沿海一万六千公里的繁忙干线实施强化改造。

鉴于这些关键的经济要道线路使用频繁、货运需求旺盛,而线路设施已多年未开展大规模改造工作,致使运行设备与路基慢慢出现老化现象。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丁关根亲自率领技术团队深入东北以及东部沿海的关键线路,对各地铁路设备与线路情况进行逐站检查,对各条线路改造方案的可行性展开评估。

他探访了好几个铁路局,与地方铁路局的领导层以及基层员工就改造计划的详细内容展开探讨,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切实执行。

对这些干线开展强化改造工作,其中包括铺设更为稳固的轨道、替换陈旧的信号系统,还对车站设施进行了升级,从而让列车运行变得更高效、更安全。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除干线改造之外,丁关根还规划了“北战大秦、南攻衡广、中取华东”这三大建设战略。

该战略的目标是,通过着重解决各个区域的运输阻碍,全方位增强铁路系统的承载水平。

最先开展的是“北战大秦”项目,此项目的重点在于大秦铁路的建造与优化。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山西大同与河北秦皇岛之间由大秦铁路相连,它是国家关键的煤炭运输通道。

为保障全国煤炭供应,丁关根要求提升大秦铁路运输能力。通过增建线路与优化调度安排,大秦铁路的煤炭运输能力显著增强,成为能源供应的关键支撑。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接下来是“南攻衡广”,也就是对南方衡阳到广州的这条交通干线实施扩容与优化。

作为南方关键干线之一,衡广铁路承受着巨量的货运与客运压力。

丁关根着重指出,衡广铁路改造项目需在提高运输能力的前提下,保障列车的准点运行以及线路的安全。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基于此,“中取华东”战略主要聚焦于华东地区的铁路建造。

华东地区经济昌盛,工业与贸易兴旺,对铁路运输的倚赖格外显著。

丁关根提出要整合人力与物力资源,对华东地区的铁路开展全面规划以及扩容建设工作,破除货运和客运方面存在的阻碍,让列车能够更为顺畅地通行繁忙的城市与港口。

他极为看重上海、南京等重要枢纽的连接点打造,目的是为区域间的经济往来与资源流通构建高效的交通网络。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在东北与东部沿海的干线改造工作结束之后,这些线路的运输能力有了显著提升,列车运行的准时程度有所提高,货运和客运的承载规模也得以扩大。

大秦铁路建成后,煤炭运输效率显著提高,为北方能源供应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衡广铁路经过优化,让南北之间的物资交流和人员往来变得更为高效顺畅;华东地区开展的铁路建设工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增添了全新的活力。

1987年,鉴于丁关根于铁道部的卓越表现与改革成果,受到中央关注,得以晋升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成为副国级干部,彼时他58岁。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事故引咎辞职

1988年1月24日,一趟由昆明开往上海的80次特快旅客列车,于贵昆铁路段遭遇了一起严重的铁路事故。

这列火车原本从昆明始发,计划经停几站后到达上海。然而,当列车行驶到贵昆铁路且午站与邓家村站区间时,意外突然降临。列车的第2节至第7节车厢脱离轨道,翻倒在铁轨之外;第8节至第13节车厢也出现了脱线状况;第14节车厢有一根轴脱离了轨道。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事故突如其来,让乘客们毫无防备。强大的冲击力致使多节车厢扭曲变形,事故现场一片狼藉。地上满是车厢的碎片和破碎的座椅,四周回荡着恐慌无助的呼喊声。

此次事故所导致的后果极为惨痛,总计有88人不幸遇难,62人受重伤,众多家庭由此陷入了无尽的哀伤。

贵昆铁路的运营也被迫中断逾44小时,使得滞留旅客无法按时到达目的地,各地铁路部门只得紧急调配列车疏散滞留乘客,竭力保障铁路系统的平稳运行。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事故出现以后,铁路相关部门马上组建了应急指挥中心,调配了众多救援人员与设备前往事故地点开展救援行动。

伤者被医疗人员迅速送往临近的医院展开抢救工作,而铁路工程师与技术人员则争分夺秒地勘查事故缘由,修复遭到损坏的铁路设施。

在开展救援工作的同时,铁道部快速组建了调查团队,对事故缘由展开全方位调查,力求重现事故发生的整个过程。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作为铁路系统的最高负责人,铁道部部长丁关根深切体会到自身肩负着重大责任。

他迅速于铁道部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倾听各部门关于事故的汇报,仔细询问了事故状况、伤亡数量以及铁路受损状况,还了解了救援工作的推进情况。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之后,丁关根亲自到事故现场进行视察,向在一线开展救援工作的人员询问具体状况,并且对现场的救援工作给予指导。

他于现场对受损的车厢与铁轨逐个查看,对事故路段的基础建设设施进行检查。

他跟参与救援行动的工程师和工作人员沟通,详细打听了线路修复状况、救援进展程度以及接下来的清理事宜。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经过审慎思考,丁关根作出为此次事故辞去职务的决定,主动担负起责任。

在递交给上级的辞职信里,他详尽阐述了针对事故的调查结论,还表明身为铁道部部长,自己一定要为这起重大事故承担领导责任。

1988年3月12日,第25次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召开,丁关根的辞职请求获正式批准。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政治复出与晚年生活

1988年8月,在因铁路事故陷入政治低谷期后,丁关根再度现身公众视线,获任国家计委副主任一职,承担起与国家经济规划和发展有关的重要工作。

这一全新岗位给他创造了再度贡献力量的契机,他依靠过去充裕的管理阅历,很快投身于国家的改革开放与建设工作里。

彼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步入关键阶段,众多新政策亟待贯彻与实施。丁关根踊跃投身于这些政策的探讨与拟定工作,全力促进国民经济的进步。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丁关根在国家计委的工作表现迅速获得认可,没过多久,他被调去担任统战部部长,主管民族与宗教事务以及党外人士的团结事宜。

在中国的政治架构里,统战工作发挥着关键作用。丁关根前往诸多区域,深入探究各个少数民族的习俗文化以及实际诉求,踊跃推进民族团结方面的工作。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丁关根出任统战部部长之后,其贡献再度受到关注,随后他被委任为中宣部部长。

处于改革开放的宏观环境中,中宣部的核心任务在于,怎样把正确的思想引领与多元化的文化呈现相融合。

丁关根于该岗位明确指出,文化宣传应秉持“二为”方向,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还提出要以“双百”方针为指引,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倡导在艺术创作里维持多样化,准许不同形式与风格的作品共同存在。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在他的积极促进下,中宣部推行了一系列有关文化与艺术创作的革新政策,助力影视、文学等范畴开展内容创新与精品打造工作。

他格外激励创作者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里探寻灵感,拍摄与制作展现民族精神、富有深刻教育价值的作品。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在这个阶段,国内出现了一批优质的以革命历史为题材的影视和文学作品,很多作品收获了众多赞誉。

丁关根在中宣部所承担的工作,直至其晚年才逐渐减少。

在人生的暮年阶段,他大多在北京生活。2012年,他因患病离世,离世时83岁。

参考资料:

[1]曹伟.《丁关根:从铁路技术工人成长为中宣部部长》[J].《小康》,2012年第8期:34 - 37

丁关根:56岁成为铁道部长,58岁官至副国级,次年因事故引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