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每次洗澡后,只留李莲英一人伺候。而房间里不时传出喊痛,一位小宫女偷掀帘子,这才解开了其中的秘密!
咱说这事儿,发生在光绪年间的紫禁城。那会儿慈禧太后虽说年纪不小了,可对身子骨的讲究,比十七八的大姑娘还上心。就说洗澡吧,那排场大得没边儿——光伺候的宫女就得六七个,捧着银盆的、递毛巾的、调水温的,个个大气不敢喘。您猜那毛巾有多金贵?一尺来长的白绫子,绣着金丝凤凰,用过一次就扔,据说洗一回澡得用掉百八十条。
可怪就怪在,澡一洗完,慈禧准会摆摆手让所有人都退下,独独留下李莲英。这李莲英是宫里的老人了,跟了慈禧三十多年,论贴心,宫里没第二个人能比。但他毕竟是个太监,太后刚洗完澡,光着身子(当然裹着层薄睡衣)让个男人伺候,宫里私下里没少有人嘀咕。更让人纳罕的是,每次李莲英进去没多久,里屋就会传出慈禧低低的喊痛声,“哎哟”“轻点”的,听得外面守着的宫女太监心里发毛。
有回轮到个新来的小宫女值岗,这姑娘才十五岁,好奇心重得像揣了只猫。她听着里面的动静,脚底板直发痒,心说“太后这是咋了?李总管在里面干啥呢?” 趁没人注意,她悄悄挪到帘子边,用指尖轻轻掀起个小缝往里瞅——这不瞅不要紧,一瞅把她惊得差点叫出声。
您猜她看见啥了?李莲英正跪在慈禧榻前,手里捏着个小巧的玉瓶,倒出些半透明的膏子,往慈禧后背上抹呢。那膏子看着黏糊糊的,李莲英用手指慢慢揉开,力道还不轻,每揉一下,慈禧就皱下眉,嘴里才发出那声“痛”。可您再瞧慈禧的脸,痛归痛,眼里却透着股舒坦,嘴角甚至还带点笑意。
小宫女吓得赶紧把帘子放下来,心“砰砰”跳得像打鼓。这事儿没敢声张,可没过几天,宫里就传开了:敢情太后喊痛,是李总管在给她按筋骨、抹药膏呢!
后来有老太监私下说,那药膏可不是普通玩意儿。是用长白山的老山参、西藏的雪莲,加上几十种名贵药材,熬了七七四十九天才成的,专治太后背上的“富贵疮”。那疮是早年落下的病根,天阴下雨就发痒,挠狠了还流脓,只有用这药膏使劲揉,才能把湿气逼出来,就是过程疼得钻心。
可为啥非得李莲英呢?有网友说得在理:“这活儿看着简单,实则讲究大了去了。力道轻了没用,重了太后受不住,还得知道哪块骨头缝里藏着湿气,哪块肌肉得多揉会儿。李莲英伺候了几十年,摸透了太后的身子骨,换个人,就是御医来也未必能拿捏得这么准。” 还有人说:“慈禧一辈子强势,可这疮疼起来,再硬的性子也得服软。李莲英是唯一能让她卸下防备的人,不光是手法好,更重要的是贴心——揉的时候还会跟她唠家常,说些宫外的新鲜事,转移注意力,疼着疼着就忘了。”
咱再琢磨琢磨,慈禧这人,在历史上争议大得很,可抛开那些功过不说,她也是个普通人啊。再大的权势,也挡不住病痛;再硬的心肠,也得有个能说上话、能放心交托的人。您说她留李莲英一人伺候,真就只是为了抹药膏?我瞅着不全是。就像咱老百姓家里,老伴儿头疼脑热的,外人伺候得再周到,也不如自己人递杯水、按按头来得舒坦。这君臣之间,其实也藏着点烟火气的依赖。
那小宫女后来没敢再偷看,可这秘密却在宫里悄悄传开了。有人羡慕李莲英得宠,说他是“祖坟冒青烟”;也有人叹气,说太后活得再风光,也得受这皮肉之苦,跟咱庄稼人腰疼腿疼没啥两样。
您想想,这世上的人,不管是穿龙袍的还是穿粗布的,谁还没点难言之隐?谁还不需要个知冷知热的人?慈禧的喊痛声里,藏着的不光是药膏的力道,更是一个老人对贴心人的依赖,对舒坦日子的念想。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