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谍战剧《孤舟》正在热映,剧中,苏州的园林、昆曲、评弹、旗袍等代表性元素被巧妙融入,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画卷。记者注意到,近年来,不少影视作品都聚焦江南文化,将江南的风物人情、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等呈现给观众,让观众感受到江南文化的独特韵味。

《孤舟》中的苏州元素

园林艺术、服饰文化、传统美食……苏州深厚历史文化被巧妙编织进剧情,《孤舟》通过许多细节,生动地体现了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

《孤舟》首集就有一场激烈的枪战发生在怡园内。怡园作为苏州九大园林之一,其假山环绕、长廊遍布、楼台隐现的景致,为剧情营造了浓厚的江南氛围。剧中,女性角色多身着旗袍,旗袍的剪裁、面料和图案,都蕴含着江南文化的独特审美和工艺水平。陈都灵饰演弹词女先生张海沫,她在剧中多次演唱了盛小云的评弹名段《东北开篇》。不少网友认为,这段评弹独特的曲调与唱词,既生动又有豪迈与壮阔的氛围。

剧中,张颂文饰演的周知非用拆炸弹的方式拆开了苏式糕点枣花酥,这一细节不仅展示了苏州稻香村这一“中华老字号”,还通过美食这一载体,传递了江南文化的细腻与精致。

而剧中提到的汪伪政府苏州90号特工站,其现实原型为“祥符寺巷汪伪特工部旧址”,位于姑苏区祥符寺巷24号。

此外,剧中还提到了苏州首个党组织的成立地点——乐益女中,今位于姑苏区体育场路4号,名为“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旧址”。《孤舟》男主角顾易中的姐姐就是乐益女中的学生。

影视作品里的江南文化盛宴

记者发现,近年来,不少影视剧以江南为背景,讲述历史变迁的故事。如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通过讲述运河沿岸人民的生活变迁,展现江南地区的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电视剧《春风又绿江南岸》则以改革开放为背景,讲述了江南地区在时代浪潮中的变革与重生。这些作品不仅让观众看到了江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更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当代影视作品中,江南文化不再仅仅是背景板,而是成为推动情节发展、塑造人物性格的重要元素,实现了地域文化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电视剧《繁花》中多次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剧中方言虽然以上海话为主,也融入了包括扬州话、苏北话、宁波话等在内的多个江南地区方言,这些方言的运用不仅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展现了江南地区多元的语言文化。电视剧《都挺好》以苏州为背景,通过讲述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展现了江南地区人民在现代社会中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纠葛,演员倪大红饰演的苏大强闲暇时就和好友一起去听苏州评弹。

“把江南文化引入到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是非常值得赞许的。”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说,“我们到新疆去,人家说伊犁这个地方是新疆的江南,我们到内蒙古去,人家说这里有塞上江南。江南文化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为基础,成为一个象征性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的高度融合。江南地区的文化符号,在现代文艺创作中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各种形式,如文学、影视、网络及动漫等,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在现代社会的继承与发展。”

江南文化成为艺术风格

江南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这种文化底蕴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现。如《运河边的人们》中的运河文化、《繁花》中的海派文化等,都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感受到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江南文化以“婉约的审美趣味”为艺术风格,这种风格在影视作品中得到充分体现。

随着影视技术的不断发展,江南文化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传统的戏曲、评弹到现代的影视作品、剧本游戏等,江南文化在不同的艺术形式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传承。这种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不仅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也为观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体验。

“江南地区自六朝以来一直是中华文化的核心区域,在宋代成为经济和文化的重镇,积累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江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于它不仅是一种历史遗产,也是现代文化创新的不竭源泉。从饮食、园林到艺术等多个领域,江南文化展现了其卓越的风格和深刻的智慧,对今天的文艺创作和文化发展持续产生着重要影响,体现了古老与现代的和谐统一。”贺云翱说,“江南文化为新的文艺创作、新的文化创造提供样板、素材和很多灵感,它是具有这个地位,也是具有这个价值的。”

(江南时报记者 邓雯婷)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