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深圳交警雨中徒手清理被堵下水道
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一、深圳突发特大暴雨,强对流暴露台风临近信号
7月18日下午,深圳龙华区遭遇突如其来的定点特大暴雨,仅一小时降雨量就突破100毫米。强烈雷暴夹杂其中,短时强降水极具突袭性,引发多地出现内涝预警。部分市民将雷暴与台风行踪联系起来,称“一雷赶九台”,认为这场突发雷暴是台风韦帕转向或消散的信号。然而,从当前大气环流分析来看,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这次强对流降水并非偶然,正是台风韦帕外围扰动与热力条件叠加所致。暖湿气流与台前强抬升结合,激发了强烈雷暴雨,反而印证了台风外围结构正在对华南地区产生实质性影响。也就是说,这类短时局地性暴雨,并不是台风远离,而是韦帕逐渐靠近的气象表现。热带系统外围扰流触发的热对流发展迅速,恰恰说明高温与水汽供应充足,为台风进一步增强提供了温床。
二、台风韦帕结构庞大,路径复杂但直扑广东趋势明显
卫星云图监测显示,第六号台风“韦帕”在西南季风和高海温的共同推动下,系统整体呈现体型巨大但偏松散的态势。副热带高压在北方位置偏高,使得台风一度移动缓慢。不过,随着大气环流逐步调整,韦帕已开始沿吕宋岛北部附近海域缓慢穿行,预计将利用台湾海峡及菲律宾高山地形“瘦身”压缩结构,进一步组织核心环流。
随着副高重心逐渐增强并向西伸展,韦帕可能会被明显引导,加速北上并靠近中国南部沿海。目前路径预测范围较大,从粤东至雷州半岛都存在潜在登陆可能。不过,最新模拟路径显示,韦帕直接登陆珠三角的概率正在不断上升。这意味着包括深圳、广州、惠州等核心城市在内,将面临较高强度的风雨影响,强风、暴雨、潮位叠加可能带来城市内涝、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韦帕体型庞大,即便登陆点并非正中珠三角,其外围云系也能覆盖广东大部,带来显著风雨。海南北部、广西东南部亦处于暴雨带影响范围内。
三、暴雨已提前显现,7月19日前务必完成防御准备
根据中央气象台与南方多地气象部门的预测,台风韦帕有望在7月20日左右正面登陆广东沿海,目前仍有一定不确定性,但防范窗口已经极其逼近。由于其结构庞大、能量强大,并夹带大量西南季风水汽,将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为华南地区带来大范围暴雨过程,局地可能达到特大暴雨等级。此次降水过程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降水持续时间较长,台风外围云系能在登陆前后持续输送水汽;二是雨势阶段性加强,部分地区在台风前夜可能已出现大暴雨;三是与地形相互作用显著,山地城市或将遭遇更强对流。
特别提醒广东、广西和海南北部地区的民众,建议在7月19日晚之前完成防风防雨各项准备工作,重点检查阳台、地下车库、广告牌、门窗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渔船应尽早回港避风,山区需提前疏散可能受山洪威胁的人员。应急部门也应调配好排涝设施,确保雨情高峰时段城市运行平稳。
不容忽视的是,随着气候背景变化,极端天气频率有所提升,单靠经验式判断往往存在误区。此次“定点暴雨+台风外围扰动”的叠加结构,已成为华南台风季的常见组合,应引起足够重视。未来几天,广大朋友需密切关注气象信息,把握好预警节奏与避险节奏。台风韦帕正在逐步靠近华南,外围效应已经提前显现,对流增强、暴雨频发已成现实。深圳的定点暴雨不是“台风走了”的迹象,而是“台风就要来了”的前奏。随着20日接近登陆时间,华南多地要绷紧防御这根弦,争取把影响降到最低。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