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不会被美国吓倒!在莫迪总理领导下,印度已成为世界强国,有能力根据自己意志对外部压力做出决策!”

7月27日,面对特朗普的制裁威胁,印度人民党成员萨维奥以自信的语气狠狠回击道,如同拳王泰森打出的一记重拳,砸在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脸上。

特朗普才不会惯着印度,据《纽约时报》7月30日报道:特朗普直接宣布要对印度进口商品征收25%的关税。

此外,因为印度持续购买俄油,为俄罗斯“输血”的缘故,特朗普宣布:从8月1日起,要向印度征收所谓“惩罚性关税”,试图卡住印度经济的命门。

面对特朗普的“上眼药”,印度莫迪政府却选择直接硬刚,外交部长苏杰生直接放出狠话:“美国勿施双标,印度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

印度这次的空前强硬,让人好奇:在这场能源和贸易的激烈交锋里,印度真的会强硬到底,坚决不向特朗普低头吗?

没油就完蛋

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曾说过:“印度以它现在所处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就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就销声匿迹。”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印度,不太可能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国存在。

原因非常简单,作为一个国土面积排名世界第七,拥有298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大国,老天爷给印度开了个玩笑,印度本土,基本不存在储量可观的石油资源。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披露:印度的可探明石油储量约为59亿桶,仅仅只占到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0.3%。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这一点储量,相对于工业在不断发展,人口众多的印度来说,不能说是九牛一毛吧,也可以说是杯水车薪。

因为自身石油产量不能满足需求,印度不得不选择大量进口石油,对外依赖度高达88.2%。

正因如此,自俄乌战争爆发后,俄罗斯“影子船队”为印度送来的廉价原油,已经成为了印度经济的“生命输血管”,维系着印度十几亿人口的生存和稳定。

7月15日,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仅在2023年,印度就从俄罗斯进口了1500万桶原油。截至目前,从俄罗斯秘密途径进口的廉价原油,已经占到印度原油进口的35%。

对印度和俄罗斯双方来说,这是一笔好买卖。

印度可以得到很多很多的石油,来降低国内经济运行成本,压制高昂通胀。俄罗斯可以获得急缺的美元外汇,来维持战争机器的运转。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但对于急于结束俄乌战争的特朗普来说,印度从俄罗斯进口廉价石油的行为,就是在和美国作对。

在近日,特朗普直接警告印度:要是再买俄罗斯的原油,那就准备吃美国的关税大棒。

印度莫迪政府无疑陷入了两难境地。

一方面,据国际能源署7月份的预测:如果特朗普的制裁,真的把这条廉价原油进口线给掐断了,全球的油价就要飙升30%以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届时印度汽油价格,将从每升从现在每升的90卢比暴涨至120卢比。可能有读者不明白,油价涨了一点,那又怎么样呢?

据著名经济学家曼昆的论述:油价暴涨,会造成各行各业成本都剧烈上升,企业会因此减少生产,进而导致失业率上升。

同时因为油价飙升的原因,商品的陆运、海运运费也会大幅飙升。

多出的运费,最后还是消费者来承担,物价被迫上涨,通胀加剧,此时的经济就会陷入高失业加高通胀的滞胀状态,大部分人都不好过。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对印度这种自身缺油,对石油需求又极大的国家来说,石油就是生命。

例如早在2024年,印度的勒克朗加油站,就因为油价剧烈波动,引发了排队狂潮。

面对《印度时报》记者的镜头,一位名叫拉吉夫辛格的市民哀叹道:“油价上涨10卢比,,加一次油,我一天的工钱就没有了。”

不难看出,油价上涨就代表印度通胀的火药桶被点燃,那意味着印度贫穷民众根本活不下去。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油价猛烈上涨,食品、运输、电力等行业引起的连锁反应,将如同多米诺骨牌那样摧毁印度的社会稳定。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就在去年,这样的灾难场景已经正在小规模上演。2024年,在印度的钦奈,一家纺织厂因为能源成本上涨,被迫裁员200人来“降本增效”。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降本增效)

厂长维克拉姆对《经济时报》坦言:“没有廉价的俄罗斯石油,我们的订单成本就很高,根本没有办法跟东南亚同行竞争。”

显而易见,廉价俄油已经不仅是单纯的能源。对印度来说,这是保证自己社会维持基本稳定的最后底线。

这种情况下,如果莫迪选择向美国屈服,停止进口廉价俄油的话,就等于亲手引爆这颗“经济炸弹”。

生活、生产成本的急剧上升,将让印度十几亿人民的怒火直烧新德里,莫迪政府将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如果要坚持购买俄罗斯廉价原油,代价一样不菲。

特朗普早就放话:“如果印度继续购买鹅油,印度要受到美国的关税惩罚和技术封锁。”

此刻,印度总理莫迪正陷入两难境地。

屈服或反抗?

部分妥协

面对特朗普的咄咄逼人,印度莫迪政府给的答案是:最多只能部分妥协。

也就是在农产品方面让美国产品进入,冲击印度本土市场。

这种举动无疑会点燃印度农民的怒火。

要知道,早在2024年,印度哈里亚纳邦的农民抗议,就已经席卷了印度全境。

数千名印度农民在德里边境集结,高举“莫迪滚下去,你背叛了印度农业”的标牌,他们声如洪钟,气势逼人。

据《印度快报》披露:农民领袖古尔纳姆辛格,怒斥莫迪政府:没底线没原则,向美国开放农业市场。在记者的镜头前,他怒斥道:

“我们的小麦和大米,将被美国的廉价农产品淹没。”

上个世纪墨西哥玉米产业被美国同行倾销冲垮的历史,并不遥远。

这意味着,如果印度莫迪政府向特朗普屈服,答应了“降低农产品关税,放美国农产品进入印度”的要求。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墨西哥农民抗议)

这等于直接点燃农民的怒火,凭借着印度农民在政治选举里的巨大影响力,莫迪的总理宝座绝对会坐不稳。等待莫迪的,唯有下台之后被清算,在牢房里度过余生。

但没办法,谁让印度与俄高度绑定。

除了廉价的俄油之外,印度在军事领域也高度依赖俄罗斯。《简氏防务周刊》在今年3月指出:

印度60%的军事装备依赖俄罗斯,印度的t90坦克、苏30战机 s400防空系统,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离开了俄罗斯方面的技术维护,印度军队的武器就等于一堆废铁。

面对着中国跟巴基斯坦的军事压力,莫迪也不可能完全站到美国那一边,这等于自废武功。

美国也抓住了印度武器高度依赖俄国的软肋,威胁印度必须向美国低头。

《华尔街日报》在今年年初披露: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因为印度频繁购买俄罗斯军事武器的缘故,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了对印度半导体企业的芯片设计软件出口,直接导致印度班加罗尔几家科技公司损失3,000万美元的订单。

听美国的话,不买俄罗斯廉价原油,放开对美国农业产品的限制,等于原地自爆。

不听美国的话,印度的技术又马上被封锁,没有办法从国际市场上赚到宝贵外汇,等于慢性自杀。

面对特朗普的最后通牒,莫迪政府的唯一选择就是部分妥协。

据《印度斯坦时报》7月25号报道:印度外交部表示,印度将适度调整俄油进口,预计将削减10%~15%的原油进口份额,以换取美国的暂缓制裁。

这只是印度的缓兵之计而已,就在上个月,印度一反自己的高调作风,悄咪咪地和俄罗斯签署了《北极油气开发协议》,计划投资50亿美元,共同开发北极圈的油气田。

俄罗斯《生意人报》直接揭露: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已经派技术团队赶赴西伯利亚,商议俄罗斯向印度出口液化天然气的长期供应合同。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可以看出,印度总理莫迪还是有几分政治智慧的。

这一步棋,一方面落实了印度能源多元化的战略布局,另一方面也是对美国制裁的战略反击。

毕竟,莫迪不是那种“逆来顺受、乖乖当外国傀儡”的无能领导人,面对能源钳制、技术封锁的困局,莫迪也有自己的野心。

例如,在本月初召开的金砖峰会上,莫迪就隐晦地表示:“全球第三世界国家应该联合起来抵御单边霸权”,赢得了巴西和南非领导人的掌声,至于这个单边霸权是谁,大家心知肚明。

霸权黄昏

从一个角度看,印度此时面临的窒息时刻,不仅是莫迪政府的危机,也是全体第三世界国家的警钟。

据英国路透社的报道:在本月,非洲联盟主席优素福警告道:“连印度这样的新兴强国都在美国的压力下被迫低头,非洲的能源安全将无从谈起。”

美重压下想做俄生意的印度会服软吗

印度的苦苦挣扎,正好映照出了新冷战背景下,第三世界国家的困境。

当美国习惯以“安全,关税”的名义来逼迫这些国家让步,进一步勒索他们的生存资源之时,所谓的“独立、友好、自主”就成了一个笑话。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危险处境下,即便印度通过削减俄油进口份额,来换取暂时的喘息,和美国的长期决裂也已经板上钉钉。

毫无疑问,印度正在被美国推向中俄阵营,印度俄罗斯之间签署的《北极油气协议》只是一个开端,包括中国在内,未来的“去美元化”能源交易,将重塑全球的能源版图。

也许连印度自己都没有意识到: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印度现在的抉择,不仅关乎自身,更为巴西、印尼等全球第三世界国家敲响了警钟:面对特朗普,面对美国,我们不能无限让步。


本期参考文献:

[1]李勇,裴茗,任重,等.美国拟对150国“统一加税”

[2]李巍. 霸权的黄昏:特朗普“冲击波”及其应对

[3]赵鹏军,庞亮,康婷婷,等. 俄乌冲突对全球原油海洋运输的影响

[4]王林.俄印签署两国迄今最大原油供应协议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