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前几天,朋友圈刷到一个视频,“比亚迪 西安号”正式交付并顺利启航。
不看不知道,点进去一看吓一跳。
这座庞然大物拥有16层甲板,高达50多米,比大多数居民楼都要雄伟,这艘船的诞生,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出海拥有了自己的"超级航母"。
能放多少辆比亚迪汽车呢?
答案是9200辆。
有的时候不得不感叹一下中国制造,这种庞然巨物说造就造。
网友锐评:比亚迪确实有“水军”,不过水是海水,军是海军。
当然,这一艘巨轮也不单单只是比亚迪一家企业的功劳,在这艘“西安号”背后,还有一位南京的隐藏大佬——
招商局南京金陵船舶。
01.
关于招商局金陵船舶,有个需要说明的点。
比亚迪在招商工业订有4艘9200车位LNG双燃料汽车运输船,由南京金陵和招商局重工(江苏)各建造2艘,计划在2025年交付运营。
其中,已经交付的是由南京金陵建造的“深圳号”以及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建造的“西安号”。
虽然听起来名字中间有不一样的地方,但其实同宗同源。
南京金陵全称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招商局金陵船舶(江苏)有限公司是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具体来说一下老大,南京金陵船厂,这个船厂来头可不小。
时间倒回到新中国建立初期,1951年,“长航局第三修理厂” 在南京鼓楼区铁北片区创建,隶属于长江轮船总公司,主要负责船舶维修和保养,当时修理厂的全部家当是从上海船厂调来的一艘“和字110”趸船和11名工人,这,就是金陵船厂的前身。
之后,修理厂也开启自己的造船阶段,据说当年航行在上海、南通、高港的客货轮,有不少就是金陵船厂生产的。
1955年,“长航局第三修理厂”全面扩建,一通升级改造,水平上去了,规模扩大了,也是在这时,成为众人熟知的金陵船厂。
1958年5月,船厂从三汉河搬迁至下游十里开外,搬迁的地方原来是海军预科学校,目前南京海军预科学校四分校原址就位于金陵船厂东部。
此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金陵船厂都是我国造船业的重要一环,承担着重要的造船任务。
但真正让金陵船厂名声大噪的是“德国船”的订单,1995年10月至1997年7月,金陵船厂首次承接了国外350TEU、485TEU、650TEU共10艘集装箱船。
当时很多国内同行都不愿接德国的订单,因为德国人要求严,常常因质量有瑕疵,在交货时被罚款,但金陵船厂顺利完成了这次的订单,此后,许多国外的订单接踵而至。
2001年8月,由于造船场地较小,加之南京长江二桥的高度也制约着船厂发展。金陵船厂收购原仪征真江船厂,正式成立由金陵船厂控股的江苏金陵船舶有限责任公司,拥有南京和仪征两个厂区。
2015年,金陵船厂随长航集团整体并入了招商局工业集团。
正是因为这些弯弯绕绕,金陵船厂改过不少次名字,比如“长江轮船总公司金陵船厂”、“中国长江轮船总公司南京金陵船厂“、“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金陵船厂”、“南京金陵船厂有限公司”。
直到现如今才改名为“招商局金陵船舶(南京)有限公司”。
其实意思大差不差,老南京人还是喜欢叫它金陵船厂。
02.
金陵是南京的古称,这个船厂能长期用“金陵”为名,其与南京深厚的历史渊源不言而喻。
就在前段时间,还有消息传出,南京金陵船厂这座74年的老船厂原有搬迁计划取消。
回溯上个世纪60年代,那个时候工业建设如火如荼,船厂鼎盛非常,彼时的船厂工人们以厂为家,金陵船厂周围方圆500米内,职工生活区星罗棋布,留下不少岁月痕迹。
照理说,船厂厂房老化,附近楼房老旧,拆迁改造似乎顺理成章,但有些居民却不乐意。
“金陵船厂承载着几代人的奋斗和回忆,和当地的就业息息相关,当下拆迁或许并非最佳选择,更希望船厂保留下来。”
一家企业,能成为部分南京人的城市情怀,那是相当成功的。
金陵船厂凭什么?
查了一下,才发现金陵船厂作为老南京人的骄傲,曾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船舶工业的多个“第一”。
比如2003年,金陵船厂申报的“横向下水自重最重的船舶”项目通过英国吉尼斯总部的审核,并被确认为横向下水自重最重的世界纪录。
再比如金陵船厂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装载空客飞机部件专用滚装船、“波尔多城”号专用滚装船、能装6700辆汽车的滚装船。
还有最近下海的“比亚迪 西安号”,装载量达9200标准车位,是全球目前已交付的最大的汽车运输船,在动力技术方面,采用最新的LNG双燃料清洁动力技术。
至于金陵船厂没有搬迁的具体原因,网络上各种声音众说纷纭。
目前大家最认同的说法是,南京金陵船厂“爆单”了。
2023年,全球最大汽车运输船公司Wallenius Wilhelmsen与招商工业南京金陵签订4(生效订单)+4(首批备选)+4(备选)艘汽车运输船的建造意向书。就在当年,首批4艘备选船订单生效,订单总数变为8+4艘。
而就在第二年,Wallenius Wilhelmsen有与南京金陵新签4艘备选订单,总数变为8+4+4,没过两个月,新签订的4艘备选船舶订单生效,订单总数变为12+4。
目前,Wallenius Wilhelmsen的新造船订单总数上升至14+2艘,这还只是一家企业跟南京金陵签订的订单,更别提南京金陵还有比亚迪这些国内汽车巨头的大订单。
旺盛的需求推动了效率提升,今年1月,金陵船厂码头还被临时开放获批,码头临时开放,上一秒在金陵船厂建造完成的船舶,在下一秒便可直接出海,驶向深蓝。
03.
有种说法是,金陵船厂的“爆单”并不是偶然,仔细揣摩之下,这更像是全球汽车格局变化下的必然情况。
在全球造船业整体低迷的表现下,普通船舶市场需求并不大。但当中国车成为全球硬通货,与之相伴的中国汽车运输船需求,也随之变成了刚需。
这股浪潮中,率先向南京金陵船厂抛出橄榄枝的并非比亚迪,而是上汽集团的安吉物流。
早在23年,上汽安吉物流于与南京金陵签署4艘9000车位甲醇预留汽车运输船建造合同。
这一枪,打响了“国车国运”的第一仗。
紧随而后的比亚迪同样选择直接造船,既是基于自家汽车在海外的口碑和销量,也是对中国汽车出海趋势的自信。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海外是一片超级蓝海,特别是比亚迪,销量好、价格高,目前已经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
最直观的数据就是,今年1-5月,比亚迪出口汽车37.42万辆,同比增长112%,出口量占总交付量的 21.5%,相较2024年同期10%的占比,翻了一番。
有了市场,之后就需要建立销售渠道,运力,成了比亚迪最需要关注的问题,造船,成了比亚迪海运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这次比亚迪选择与南京金陵一拍即合,直接造船,风险比租船高得多,但出海舰队一旦打造完成,单车的运输成本能下降25%-30%,物流的运输效率能提升40%。
与此同时,国际规则也在加码。就在去年,欧盟正式将航运业加入碳排放交易体系,这份“绿色贸易壁垒”,无疑让船舶制造的要求更上一个台阶。
但中国造船业连续15年全球市场第一,早已积累足了技术与产能,更别说像南京金陵这样74年的老船厂,面对汽车出海的多重限制,必然要从“借船出海”到“造船远航”。
打破航运垄断、重估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比亚迪和南京金陵急需重拳出击。
"西安号"满载着比亚迪汽车,劈波斩浪踏上欧洲首航之旅。这不仅仅是一次运输,更是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市场实力崛起的象征,是中国品牌全球影响力跃升的铁证,同样,也是南京这座城市的缩影:
以顶尖技术为引擎,以绿色理念为罗盘,载着自信与实力,坚定驶向全球化的深蓝海域。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