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的历史中,秦国的崛起,可以说是当时山东列国想不到的。这是因为,一开始的秦国,一直都被山东列国所鄙夷,以至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秦国始终都处在被列国孤立的境地。这样的情况,直到秦孝公重用商鞅后,秦国所处的政治环境,才完全逆转了过来。以至于,到了公元前200多年的时候,诸侯已经到了畏秦如虎的地步。

但是,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的时间轴时,我们能发现,历史上从秦孝公到秦庄襄王离世,秦国总共经历了六世。并且,除却在位时间较短的三位君主,其余三位即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近乎都可以被称为明君。但是,他们却都没能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以至于到最后由秦始皇嬴政,用了15年的时间,才彻底的完成了扫平六国的大业。《过秦论》中,曾以“奋六世之余烈”来形容秦国大业之艰难。这个时候,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了,那就是战国近乎都是明君的秦国,为何经历了六世君主,才能完成扫平六国的大业?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秦国虽然经历秦孝公变法后,国力得到了增强。但实际上,一直在变强的不只是有秦国,战国中期的楚国、齐国,以及战国末期的赵国,对于秦国来说,都不是一世两世能够解决的问题。这中间尤其是赵国,即使是在长平之战,人口大量损失的情况下,依然顽强抵抗了秦国达三十年之久。秦国灭亡六国的趋势,在秦孝公后的第三位君主,即秦昭襄王在位时期才得以确立。由此可见,秦国若想横扫六国,绝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中间必然需要持续不断的战争,并辅以政治手段,才能彻底扫灭六国。

同时,秦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处在内政的变革中。尤其是秦孝公、秦惠文王在位时期,虽然秦国也有过对列国的攻伐,但是相较于此后秦昭襄王时期的出征频率,以及攻伐强度上来看,显然要小很多。这是因为,在这两位君主在位期间,秦国一直都处在剧烈的内政变革期间,尤其是在秦孝公死后,商鞅更是惨遭严酷的刑罚而身死。所以,秦国花在内政上的时间并不短。因为,一个新的制度并不是颁布下来,便立马能够见到效果的,秦国的强大显然是时间沉淀的产物。

并且,如果我们仔细观察秦国的地图,便能够发现,秦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一直都是当时西部苦寒之地。这样尴尬的地理位置,有着这样两个特点,第一点是秦国的农业水平,以及商业的繁荣程度,相较于占据着中原富庶地区列国,有着很大的差距。这样的情况,直到秦惠文王攻灭巴蜀之后,才得以改善。

秦国的崛起,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为正是秦国奠定了此后数千年,华夏大地大一统的崭新格局。虽然,这场漫长的征伐过程中,耗尽了秦国六世君主的心血,但最终秦国还是以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形式,走上了历史的大舞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