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演技最受瞩目的华语小生是谁?

朱一龙、易烊千玺、蒋奇明、刘昊然……

大概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

但拿奖拿到手软的估计就一个。

从亚洲电影大奖、金马奖、金像奖、金钟奖,再到FIRST青年电影展,几乎都有他的身影。

没错,就是吴慷仁

先是凭《一把青》《我们与恶的距离》《有生之年》等高口碑台剧出圈。

再进入电影圈,环大陆拍片。

在不同类型的角色间自由切换,凭借精湛演技一举拿下多个大奖,成为影帝收割机。

去年,他凭借一部马来西亚电影《富都青年》,击败阮经天,夺得金马影帝。

连梁朝伟也对他的演技赞不绝口——

「我真是好欣赏吴慷仁啦」

「他真是好出色」

接着,他又去香港,拍了一部港片。

谁知又打败梁朝伟,夺「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影帝

在鱼叔看来,吴慷仁在影坛有一种独特的存在感。

他所塑造的角色的大胆和复杂程度,在内娱都是极为罕见的。

今天不妨一起来聊聊这部打败梁朝伟的港片——

《但愿人长久》

《但愿人长久》是一部细腻的家庭片。

故事的焦点,是吴慷仁出演的父亲,林觉民

大体来说,他算不得一个好父亲。

在女儿的记忆里,父亲总是缺位的。

更多时候,是透过监狱的玻璃窗看到父亲。



1997年,林觉民带着妻女从湖南偷渡到香港。

但,一贫如洗的他难以承担起家庭经济。

二十多岁时,就开始频频犯事,因违法被捕,丢下妻女,独自蹲监狱。

由于常年混迹灰色地带,他的身上也染上各种坏毛病。

小偷小摸是家常便饭。

女儿小的时候,曾一次站在超市货架前,眼巴巴地望着零食,舍不得离开。

林觉民囊中羞涩,却并没有选择坦诚告诉女儿,而是当着她的面,偷偷把零食揣进了口袋。

回头出了超市,再掏出来给女儿。



年幼的女儿看在眼里,也慢慢学会了父亲的这种「生活方式」。

隔天,她便在学校被指控偷了同学的手表。

似乎「偷窃」在她的眼中,成了能填补生活贫乏的手段。

林觉民的堕落不仅仅体现在偷窃上,毒瘾才是他生活中的真正噩梦。

有时在家偷偷吸毒,还被女儿撞见过。


妻子发现后对他斥责,他不但不知悔改,还一把推倒了妻子。


时间推移,女儿长大了,开始兼职赚钱。

林觉民毒瘾发作时,还会低声下气地向女儿要钱。


一次女儿怀疑父亲偷了自己的钱,质问父亲。

他甚至对女儿大打出手。


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林觉民参与的时光少得可怜。

要么在外奔波不知人影,要么多次入狱与世隔绝。

每次出狱后,他仍是回到老路,家庭悲剧像循环播放一样,无法停止。

女儿长大后,愈发嫌弃讨厌父亲,路上遇到也想装作不认识。


妻子最终无法忍受,选择改嫁。

成年后的女儿们也带着原生家庭的伤痕,孤独地走上了自己的生活道路。

林觉民从未停止对家人的折磨,直到年老,精力衰退,才渐渐安静下来。

这无疑是一个让人痛恨的角色。

但电影的处理却不局限于此。

这是一个源自真实生活的故事。

林觉民的原型,其实就是导演祝紫嫣的父亲

这部电影不仅是她对过往二十年父女情感波折的回溯,更是她通过银幕与观众分享的内心世界。

祝紫嫣不仅亲自执导,还在片中饰演了成年后的大女儿。

她并不试图为父亲洗白,也并没有刻意煽情。

她坦言:

「他只是个普通人,也有懦弱和失败的一面。我不必非要原谅谁,我和父亲之间的裂痕无法弥补,但这就是生活留下的痕迹,就像结痂的伤口,疤痕是生命的一部分。」

拍父亲的电影很多,而《但愿人长久》采用了一种「隐藏」的视角来讲述父亲。

因为影片几乎都是以女儿的视角去看父亲,所以父亲很多故事女儿看不到,我们观众也看不到。

比如,父亲为何要冒着风险带着一家人来香港闯荡?

他多年来在香港靠什么谋生?又因为什么罪屡次被捕入狱?

一家人在香港过得那么辛苦,为何不回老家?

这些问题,我们都无法从上帝视角或父亲本人口中获得答案,只能通过有限的片段和细节,去一点点推测。


片中,一共有两次林觉民被指控偷钱的戏份。

第一次是妻子,第二次是大女儿。

但这两次,林觉民的表情和反应都令人难以捉摸。

又好像是他偷的,又好像不是。


第一次,电影始终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

第二次,小女儿后来主动承认,是她偷了姐姐的钱。

因为她想买条新裤子,以防被同学看不起。

此时再回头看那两场戏。

林觉民都说了相似的台词:「你有什么钱给我拿?」

后来还反骂了大女儿一句,「跟你娘一副德性」。

或许,这暗示了第一次偷钱的也不是林觉民。

母亲丢钱的那天,大女儿正好多了一块卡通手表。

由于前面同学刚刚丢表,虽然经过老师介入,判定大女儿没偷表,但观众或许还是会默认是她偷的。

那么,如果母亲的钱不是父亲偷的,而是大女儿偷的呢?

她偷了母亲的钱,去买了和同学一样的卡通手表,以避免被同学看不起,可在母亲面前,又不敢承认偷了母亲的钱?

这并非不可能。

而且,这种解释刚好能和日后小女儿偷钱买裤子形成呼应,也更符合底层移民的自卑、敏感心态。

有意思的是,女儿们长大后,真正理解亲近父亲的恰恰是小女儿。

小女儿因为参与抗议活动,也面临了司法庭审。

母亲忧心忡忡地打来电话,一句话脱口而出:

「你说读大学有什么用,到头来还不是跟你爸一样」

大女儿立即帮妹妹反驳:

「怎么能一样!」

但或许,也有相似的地方。

或许,正是因为这件事,才让小女儿更加同情父亲,经常去看望父亲,甚至在父亲面前,问起他当年入狱的往事。

女儿有女儿的身不由己。

父亲也有父亲的身不由己。

作为旁观者,当然可以轻易地指出林觉民的失职之处。

不过,如果站在他的视角,在那种环境下,并不一定能做得更好。

林觉民的老家,相当贫穷落后。

直到女儿长大后返乡,似乎也没有很大的变化。


而90年代的香港,和内地农村的发展水平相差极大。

大女儿刚来到香港时,一下子便感觉到自己的「土气」。

她穿着一双平平无奇的简易小凉拖。

而大街上的人,却蹬着一双双时髦的阿迪达斯、匡威。


那时,许多内地人偷渡香港走私水货。

虽然电影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猜到,林觉民应该也是其中一员。

他后来被捕,很可能也与此有关。

内地片《过春天》讲的就是早年从香港走水带货的故事。

市场和利润都很大,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风险。

那么林觉民真的如女儿想的那样,只知道拿钱买毒品吗?

也不尽然。

林觉民从偷渡到走私,如此铤而走险地艰难挣钱,应该都是为了两个女儿。

这一点,电影里也没有明说。

但我们可以看到,家里再怎么困难,两个女儿的读书都从未被耽搁过。

从亲戚的口中也能得知,林觉民小时候很胆小,总是被人欺负。

没想到,他后来真的敢偷渡香港,还把两个女儿供养成才。

两个女儿的出生,可能正是林觉民转变的契机,使他决定要为改变下一代的命运狠狠闯一闯。

这种「隐藏」的表达,并非是为了故弄玄虚。

而是用留白的手法,营造出更宽广的想象空间。

让我们意识到,重塑父辈的人生,挖掘并理解其「隐藏」的部分才更为关键。


除了导演独特的视角,吴慷仁的表演也是一大亮点。

吴慷仁接片一向大胆,敢于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

《富都青年》里,他饰演了一个生活在马来西亚底层的听障人士,没有一句台词。


《华灯初上》里,他穿上女装,在台北风情街上演了一把「便装皇后」。


《她和她的她》里,他又变身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渣男,家暴妻子,骚扰女同事,让人看得气不打一处来。


在这部《但愿人长久》中,他又一次突破自己。

角色非常复杂,年龄跨度也很长,从二十多岁演到老年,直至去世。

除了形体上,在语言上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由于他饰演的林觉民,原本是湖南人,后偷渡到香港定居

这就要求一个台湾演员,要在湖南话、广东话、普通话之间来回切换。

对此,吴慷仁信手拈来,显然下了不少功夫。

他在接到剧本时,正经历丧父的痛苦。

这让他与角色有了更深的共鸣。

电影中,吴慷仁不仅演出了林觉民年轻时的暴躁与敏感,也在后期呈现了老年时的虚弱与悔恨

上了年纪的父亲,最后一次从监狱里出来,已经成功戒掉了毒瘾,成了一个对女儿言听计从的老人。

他的身体逐渐消瘦,说话时咳嗽不止,显得异常卑微、可怜。


年老后的父亲,对女儿们的每次关切,总是带着掩饰不住的愧疚。

他小心翼翼地询问女儿的工作状况,默默塞给她们钱,将家庭合影设成手机壁纸,试图以这些细微的举动修复破碎的关系。


特别是父女离别的最后一幕,父亲希望能多见见女儿,但他知道自己没资格要求更多。

他轻声说:

「如果你请到假回来的话,现在是百合花开得最漂亮的时候。」

女儿回了句,下次吧。

哪知,这成了最后一面。

林觉民那弓着干瘦身体、不舍却强装无谓的回眸,成为了全片的情感高光,令人动容。


这些年,很多影视作品中,失职的父母总会被处理成明显负面的工具人形象,成了观众倾泻情绪的靶子。

但,现实生活中的「渣父」,往往更加矛盾、更加复杂

父亲与孩子的关系并非只有仇恨,更多的是难以割舍的羁绊。

很多人生活在糟糕的原生家庭,却无法轻易与这些关系彻底决裂。

很多细节中,其实都能展现林觉民对于女儿的疼爱和付出。

两个女儿陆续来到香港,他总会带她们去吃一次麦当劳。

虽然一个儿童套餐只要19.5港币,但在当时,在林觉民眼里,已经非常奢侈。

当她们因不会讲粤语被学校排挤时,是父亲陪她们做功课,给她们讲故事,逗她们开心。

尽管生活困苦,但父亲曾用他的方式带来了些许安慰。



大女儿终身难忘的一件事是,小时候和父母一起乘摩天大楼的观光电梯。

望着璀璨的香港夜景,眼神中充满了对新世界的好奇与憧憬。

她渐渐意识到,是父亲带她走出了贫穷的老家,踏入了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这正是林觉民的复杂之处。

虽然作为父亲很失职很失败,但他也有温情的一面,充满父爱的一面。

稀少却珍贵的美好时光,成为女儿们无法忘却的生命微光。

林觉民用他失败的一生,换来了两个女儿更好的教育背景和认知视野。

导演祝紫嫣并未试图给观众一个简单的答案。

她在这部影片里,从一个微观的视角审视生活的多面性,以复杂的心情带我们回望了一段时代侧影,勾勒了一个家庭的迁徙史诗

展现了一代新香港人的伤痕与苦楚,坚韧与拼搏。

有心的观众一定会注意到两个女儿的名字,子圆子缺

恰恰对应了苏东坡那句名诗: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人生从来都是五味杂陈的,而其中那些复杂的情感、未解的怨恨,以及短暂的和解,构成了一曲关于人性的离散悲歌。

而吴慷仁的表演,更是将这种情感的复杂性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

在《但愿人长久》里,他并未塑造一个单薄的「渣」的形象,而是让这个角色带着伤痕与悔恨,以更真实的方式活在观众的视野中。

李安曾对吴慷仁说过:

「宁愿犯错,不要boring。」

吴慷仁在这部电影中确实践行了这一原则。

他不演刻板的角色,而是用细腻的表演刻画出一个真实、复杂、令人感慨的生命体。

相比于内娱许多喊口号的作品和标签化的角色,像《但愿人长久》这样细腻、复杂的影像,更能打动人心。


全文完。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