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柳琛琛

“我一生最后悔的事情,就是送女儿出国。”8月22日晚,山东诸城的李先生回忆起女儿小文(化名)的遭遇,忍不住哭泣。他19岁的女儿到马来西亚留学,没想到,到当地的第9天,家人接到噩耗:女儿在当地不幸去世。

李先生是一名顺风车司机,妻子没有工作。他们的女儿小文出生于2006年,2024年在家乡山东潍坊诸城市参加高考。由于高考成绩不佳,选择到国外留学。

李先生介绍,经熟人介绍,找到了当地一家教育机构咨询。对方先推荐了山东一所大学的留学项目。临近开学时,由于该学校没有开班,为了不耽误小文的学习,调整到山东艺术学院(简称山艺)。2024年8月底,小文前往山艺接受英语培训,后通过山艺输送到马来西亚留学。大学面试通过后,2025年3月13日,小文从国内转机前往马来西亚吉隆坡,由于小文的雅思成绩差了0.5分,她计划从4月7日开始,先进行约半年的语言培训,然后入学。

小文(图源:受访者提供)

不料,在小文出国的第9天,意外发生了。

3月22日晚上,李先生突然得知女儿坠楼身亡的消息。他感到犹如晴天霹雳。“女儿想证明她长大了,我和孩子妈妈没有去送她,本来想的是过一两个月后我们去马来西亚看她……我现在天天在家里哭。”李先生泣不成声。

李先生回忆,小文去世当天下午2时左右,小文和母亲联系过。小文告诉母亲,有警察要求她转账25.8万元。小文的母亲告诉小文,这是诈骗,不用理会。然而,在与母亲沟通过程中,小文每发一条消息随即撤回,还一再叮嘱不要告诉父亲。当日下午6时左右,李先生与妻子试图与小文取得联系,都没能联系上,两人都有些心急。后来,他们才得知“孩子出事了”:22日下午2时30分左右,小文从自己所住公寓楼的39楼平台坠楼身亡。

次日,李先生等人赶到吉隆坡,为小文料理后事,前后花了半个月时间。李先生从女儿的手机备忘录里发现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以小文的口吻写道:3月18日中午,接到“马来西亚通讯局”电话,说我有一个国内的电话号码到处发布诈骗短信遭到举报,要把我名下所有的电话卡都停掉,但我本人并不知情我有一张那个号码的电话卡,于是“马来西亚通讯局”便帮我联系了“上海市虹口公安局”的“杜峰警官”……文中还有“由‘警方’进行24小时监控”的表述。

小文手机备忘录文章(图源:受访者提供)

李先生向记者出示的立案告知书显示,山东诸城警方于2025年4月对此案进行立案侦查。他表示,已从相关单位获悉,上述所谓的“上海警官”系冒充的假警察。他还向记者表示,假警察告诉小文,称她参与了电信诈骗,小文连忙向假警察否认。假警察要求提供25.8万元的保证金,还称冒着被撤职的风险帮小文处理此事,查清以后再退还。过程中,假警察让女儿下载名叫webex的手机软件,通过该软件与小文交流,远程操控小文的手机,可能已经销毁了部分证据。李先生告诉记者,从当地警方处获悉,小文的死因可排除他杀。他说:“女儿太天真了,特别相信他们。”李先生还推测,女儿被假警察连续监控多日,“可能精神崩溃了。”

“希望能够尽快抓到他们。”李先生说。为了协助破案,他于今年6月再次前往马来西亚当地,马来西亚警方也已介入调查。但目前两地警方尚无进一步进展。23日,极目新闻记者向诸城警方相关部门了解情况,工作人员告知不便接受采访。

李先生表示,由于小文在上大学前出了事,他认为,山艺还没有完成输送孩子出国留学的义务,希望山艺能够给个说法。8月23日,记者拨打李先生提供的山艺方面相关联系电话,未能接通。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关于使用手机软件诈骗,2025年5月,江苏省公安厅公布了一起类似的案例。

公众号“江苏反诈”发文介绍了诈骗分子的手法及案情经过。当事人小吴接到电话,对方称在上海的手机号码涉嫌诈骗已被多人举报。小吴否认后,一名自称是“上海市公安局民警”的人又电话联系到小吴,称小吴名下一张银行卡涉嫌国际金融诈骗案件,并要求下载某APP配合调查。“上海市公安局民警”在软件上要求小吴保持24小时在线,并随时开启屏幕共享。另一“检察官”则联系小吴,表示已对其下达逮捕令。之后,“上海市公安局民警”又向小吴表示可以缴纳高额保证金。在环环相扣的骗局下,小吴的心理防线彻底崩塌。正当小吴在ATM机取钱时,看到了旁边的反诈宣传海报,便上网搜索了Webex软件的相关信息,发现该软件竟与多起诈骗案件有关。小吴随即报警求助海安市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才避免遭受损失。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利用Webex软件诈骗属于共享屏幕诈骗。警方揭秘共享屏幕诈骗手法“三步曲”:一是伪装身份,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常会冒充公检法、银行、电商平台客服等身份,利用事先获取的个人信息编造理由,对受害者实施精准诈骗。他们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聊天工具与受害者取得联系,以各种理由(如账户异常、涉嫌洗钱、商品质量问题等)骗取受害者的信任。二是诱导下载共享屏幕软件。在获取受害者信任后,诈骗分子会诱导其下载具有屏幕共享功能的会议软件。这些软件通常可以通过正规渠道下载,但诈骗分子往往会通过发送不明链接或二维码的方式诱导受害者下载。三是开启共享屏幕,窃取信息。诈骗分子会以指导操作、核实信息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者开启屏幕共享功能。一旦屏幕共享开启,受害者手机上的所有信息(包括输入的密码、收到的短信验证码等)都会同步显示到诈骗分子的设备上。诈骗分子会利用这些信息,迅速盗取受害者的钱财或进行其他非法活动。

警方提醒,公安机关没有“安全账户”,不会通过视频电话和网络办案。屏幕共享等同于向诈骗分子“直播”输入密码、接受验证码的流程,请谨慎使用“屏幕共享”功能。如遇到可疑情况,牢记“不轻信、不转账、不操作”,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来源:极目新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