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汉人最伟大的巅峰之战!如果这场仗输了,中国将分裂成几十个小国
3040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前119年春天,长安一道诏书传到边郡,就八个字,敢力战深入者皆斩,这不是吓唬人,这是逼着大家伙断了后路,卫青、霍去病一人带五万骑兵,兵分两路就出了塞,背后是文景两代攒下的家底全掏空了,眼前是匈奴主力就在漠南等着,这一仗,赢了就赢了,输了就再也凑不出第二笔军费了。
霍去病从代郡出发,什么辎重都不要了,就跟着水草走,七天跑了两千里地,军营里的口粮就剩下点腌羊肉干,马背上的水囊都冻成了冰疙瘩,当兵的只能把冰块含在嘴里化开,再吐给战马喝,第六天傍晚,探子回来报信,说左贤王的人马就在前头山谷里,那篝火连着三十里地都望得见,霍去病当即下令半夜就动身,马嘴里塞着木棍,人嘴里叼着草,趁着月光爬上山脊,天一亮就从高处往下冲,跟雪山塌了一样直接砸进敌人营地,左贤王就带着几百人跑了,剩下的人全堵在河谷里,一天一夜斩首七万多级。
卫青那边,漠北正碰上伊稚斜单于的主力,匈奴摆了个圆圈阵,外面是骑兵,里头藏着弓箭手,汉军先拿武刚车围成一圈顶着,耗对面的箭,下午风刮得老大,卫青让强弩手一块儿射,趁着敌人阵脚乱了,派左右两翼包抄上去,伊稚斜一看情况不对,坐上六头骡子拉的车就跑了,一路往西北方向逃,史书上写“汉兵纵追北至颜山赵信城而还”,那城里的粮食够汉军吃一个月,也是匈奴留给漠南的最后一个粮仓。
这一仗打完,匈奴跑得远远的,幕南无王庭,汉军往回走的时候,战马只剩下三成不到,一路上全是冻伤的、骨折的兵,可长城里头的百姓还是拿着酒出来迎接,长安朝堂上,少府的人说,国库里的钱粮撑不过一年,御史大夫又说,山东大旱,米价涨到五千一石,汉武帝半天没说话,最后就说了一句,“且令天下徙义从边”,意思就是,把内地吃不上饭的灾民,迁到刚打下来的河套地区,一边种地,一边守边疆。
真正的变化不在战场上,是在人心里头,打完仗第三年,朝廷在河套设了个朔方郡,招了十万老百姓过去填边,这些移过去的人发现,以前那些提心吊胆的“胡人地盘”,现在到处都插着汉朝旗子的烽火台,连成一条线,守边的士兵就在烽火台里头刻个“汉”字,刻得不深,可这玩意儿就是他们最安心的护身符,慢慢地,“汉人”就不再是户口本上那个“汉室子民”了,它成了一种能顶住骑兵抢掠的身份认同,关东的赵地人、齐地人,江南的楚地人、越地人,到了边疆都用一面旗,介绍自己时开始说“我们汉人”,不再说自己是哪个郡哪个县的人了。
两千年后,考古的人在内蒙古西沟畔挖出来一块烂木头片,上头记着“元狩四年,给朔方卒麦二斛”,字写得歪歪扭扭,却是那场大远征最实在的一个注脚,没有这点麦子,就没人能在新地方扎下根,扎不下根,也就谈不上什么“汉人”从一个朝代的名字,变成一个民族的名字,至于说“中国会不会分裂成几十个小国”,历史没法回头看,但漠北这一仗,起码把分裂的倒计时,往后拨了整整一百年。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