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郑晓龙导演,肖战主演的古装传奇剧《藏海传》不但很好看,还引发了众多讨论。
对于藏海除掉杨真这段戏,众说纷纭。
看剧情,是藏海在高明师父的配合下,冒着生死风险走了一步大险棋,才除掉了杨真。
可认真看了多处细节,我却觉得是储怀明借藏海之手,帮他自己清理一个不友好的竞争对手。

藏海假装风水先生,略施小技,帮平津侯解决了安葬太后的大难题后,赢得了平津侯的赏识,进入了平津侯府的舍人府。
舍人府是由平津侯的第一幕僚杨真把控,替平津侯笼络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部门。
所以,按理说有过人才能的藏海的到来,应该受到杨真的重视和礼遇才对,可是没想到心胸狭窄的杨真嫉贤妒能,在储怀明的挑唆下,当天就对藏海进行打压。
藏海报到当天,正逢杨真和储怀明、瞿蛟等人在一起下棋。
储怀明早就见过了藏海,并领略了他的本事,听说藏海来报到,就点拨杨真,说藏海聪明谨慎,劝他不可对藏海掉以轻心。
可杨真却不以为然,还对储怀明反唇相讥,说藏海擅长风水堪舆,对堪舆营造之术平庸的储怀明才是威胁。
杨真的这些话自然引起了储怀明的不快。的确,储怀明当初是在藏海的父亲蒯铎手下一名堪舆营造师。
堪舆营造术才能平平的他, 发现在大雍第一堪舆营造师蒯铎的手下没有出头之日,就投靠了平津侯,成为平津侯的三大助手之一。

储怀明、杨真、瞿蛟是平津侯的三大干将没错,但这三人其实是貌和心不和。
储怀明和平津侯的大公子庄之辅走得近,一起做了不少昧了良心的事,就连修造皇陵的银子也敢贪。
而杨真一直把控着舍人府,自以为替平津侯做了不少脏事,替平津侯独当了一面,其地位无人可替代。
瞿蛟是一个头脑简单的武夫,只会打打杀杀,对杨真和储怀明来说,并没有形成威胁。
所以,心机过多的杨真和储怀明暗里明里都想在平津侯面前争宠邀功,自然也就成了竞争对手。
储怀明的一番劝告话,杨真没有听进去,反过来还讥笑储怀明没有真才实学,这就伤到了储怀明的痛根。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杨真不但当着瞿蛟的面取笑储怀明,还揭他的短,储怀明自然不会忍气吞声。

看到杨真一时拿藏海没有办法,又见杨真是真的心虚和心急,储怀明就在枕楼设下一场局,这场局堪称古代官场厚黑学的活教材。
储怀明怂恿杨真以美色试探藏海,实则是在测试这把新刀的锋利程度。
当杨真借歌姬小枝之口逼藏海就范时,储怀明端着酒杯的指尖微微发颤。
这个细节被镜头精准捕捉,暴露了他既期待藏海臣服又害怕其反噬的矛盾心理。
更耐人寻味的是瞿蛟拔剑的瞬间,储怀明那句“藏海大人莫要冲动”的劝阻,实则是火上浇油的催化剂。
他深谙“捧杀”之道:既要让杨真冲在前头当恶人,又要让藏海记住这份屈辱。
这种借刀杀人的权谋术,与《孙子兵法》“上兵伐谋”的精髓不谋而合,正如剧中钦天监老臣所言:“储大人的算盘珠子,都快蹦到先帝脸上了。”

幽河改道引发的皇陵地宫渗水,将储怀明的权术推向新高度。
面对皇陵积水,储怀明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防水工程,而是如何将隐患变成除掉藏海的利刃。
当姬群冒死上报地水上涌时,储怀明那句“先帝棺椁自有神灵庇佑”的呵斥,暴露了他将天灾转化为人祸的险恶用心。
这段剧情最精妙之处,在于用“防水工程”这个技术细节,折射出整个权力场的溃烂。
储怀明与庄之甫贪墨皇陵修缮款的行为,恰似明代《万历野获编》记载的“陵工弊案”,而藏海指出防水要害的情节,则暗合了海瑞《治水策》中“疏浚当先,固堤为本”的治水理念。
这种虚实相生的叙事手法,让权谋斗争有了历史纵深。

-04-
给太后殉葬的这场戏,可以称得上是目前剧情里最惊心动魄的权力魔术。
储怀明给工匠下毒、启动地宫机关的连环计,本该是天衣无缝的绝杀,却因断龙石的意外停顿而功亏一篑。
这个充满戏剧张力的细节,实则是藏海精心设计的反杀陷阱:他早算准庄庐隐“贵人逢凶化吉”的卦象,就将计就计把杨真推向为先帝殉葬的坟墓。
当杨真在箭雨中嘶吼着揭发庄庐隐罪行时,储怀明躲在阴影里的冷笑令人不寒而栗。
他借藏海之手除掉政敌,又借庄庐隐之手灭口杨真,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连环计,与《三国演义》中周瑜"借刀杀人"除蔡瑁的典故形成互文。
正如剧中高明那句喟叹:“在权力棋盘上,所有人都是棋子,区别只在于是执棋者还是弃子。”

储怀明最终对着空荡荡的皇陵长廊露出胜利者的微笑,这个镜头堪称全剧点睛之笔。
然而,虽然储怀明成功利用藏海清理了杨真,却不知自己早已成为庄庐隐案板上的鱼肉。
这种“屠龙者终成恶龙”的轮回,恰似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中的喟叹:“权力如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潮水,冲刷着每一代人的墓碑。”
只是,自以为是的杨真太心虚,也太心急了。而看到了杨真的心虚和心急的储怀明,就利用了这一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