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移动老总后悔说错话用户转网遇门槛行业遇寒冬
4639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最近听说中国移动的老总杨杰有点后悔。不是因为5G基站花太多钱,也不是没合并联通电信,就因为他说"携号转网是恶性竞争"这句话惹了众怒。用户一看就明白,谁家套餐贵谁家信号差,现在移动却怪用户跑得快,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
结果呢,移动给想转网的人设了好多坎儿。合约没到期要交违约金,靓号得补钱,申请转出要排队三个月。用户想换个便宜套餐就这么难?这不是竞争,是绑架用户吧。
数据上看,通信市场确实不行了。上半年全行业增速才1%,移动的服务收入还差点倒退。用户人均消费也在降,市场都饱和了,不想法提升服务,反倒抱怨用户太精明。
网上骂声一片。有人晒账单,移动128块20G流量,电信同样价格50G。还有人吐槽,升套餐线上就能办,降套餐非得跑三次营业厅。更狠的是有人直接放弃号码,把420的话费套餐换成29元卡。
移动早年也是这么干的。以前靠送手机抢用户,现在别人用同样的招数,反而说是破坏市场。网友翻出老账,当年移动逼死小灵通的事,现在倒装受害者?
其实用户早就用脚投票了。移动那些套路玩不转了,该反省的是这些年对待用户的态度。现在的问题不是说了实话,而是为啥这么多年不把用户当回事。
用户转网门槛多高:靓号补两万,合约期违约金,申请排队三个月。有教授为省十五块话费,折腾半年才转成功。这些具体案例都在网上挂着呢。
移动系统也跟不上。省级运维用的是二十年前的架构,用户状态更新慢。客服系统经常搞错情况,导致审核积压。这说明技术上也有很多漏洞。
监管部门出手了。从试点到全国推行,携号转网的规定在变严。去年新增条款保护用户权益,但看移动的操作,还是老一套。
内部管理问题更多。分公司考核用户留存率占80%,代理商还要签保密协议不让用户转网。这明显是为指标和利益不顾用户体验。
欧洲那边倒是不一样。德国运营商搞无条件转网,客户三年涨了15%。日本三家运营商透明收费,市场格局稳定多了。咱们这边还在玩老把戏。
现在市场规律变了。服务质量比营销重要。5G加上AI客服或许能帮移动挽回点客户,但关键还是得把用户当人看。
用户早看透了游戏规则,企业要是不改变,早晚被抛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移动通信套餐##中国移动卡# #我要上微头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