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各行各业都可能存在间谍,这是不争的事实!

而且安全部门也一再发文提醒一些企业和涉密单位,重视行业涉密内容管理,包括用人与办公方式等。

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企业该如何去防范呢?

近日,在临时股东大会上就给出了自己的方案,直接不用海归人员,理由很简单,她搞不清楚哪些是间谍,哪些不是间谍,敢干脆就不用了,直接用国内高校的人才。

随后该观点遭到了部分官媒的反驳与批评,认为董明珠的观点背离常识,存在因噎废食问题,个别企业不用海归人才没关系,但没必要拿出来说事,董明珠公开宣布不用海归,无疑是挑起对立情绪,给海归人员乱扣帽子。

当然,也有部分媒体比较理性,认为不用太过于在意董明珠的言论,一个人的观点不足以影响整个社会的价值判断,社会整体上对海归人才是持开放态度的。

随后,知名媒体人发表犀利观点,多次指出董明珠间谍论违反政策,甚至是违反了劳动法,没有公平对待海归人员,不符合公共利益,因此董明珠需要公开道歉。

但由于老胡要求董明珠道歉,也遭到了大量网友的反对,认为他在上纲上线,即便观点出入,也不至于让人家公开道歉吧?

4月25日,董明珠间谍言论争议出现白热化趋势,顶级海归人员饶毅公开回应了!

饶毅通过个人公号公开发文,称海归人员曾经被某个国家污名化,认为全体中国留学生都是间谍,没想到,如今有企业家口出狂言,不用一个海归,因为海归里面有间谍。

这是饶毅不能接受的,因为如此一来,留学人员岂不是里外不是人了?

随后,饶毅指出企业家有缺点,但比国外的那位要好得多,可即便如此,人们也有权对错误观点提出批评,因为海归一直以来都是国家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科教与高等教育领域,海归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在什么情况下不需要海归呢?

饶毅认为,在相对低技术行业暂时可以不用,但随着行业发展还是难以摆脱海归人才,除非你永远以“低技术科技为荣”。

最后,饶毅还不忘强调,批评归批评,但要就事论事,没必要扩大化,上纲上线。

对此,很多网友表示赞同,认为饶毅教授的观点非常理性克制,尽管他是顶级海归人才,但对董明珠的观点反驳非常理性,很有涵养。

饶毅目前是北京大学终身讲席教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7年,饶毅放弃美国国籍,毅然决然地回到祖国,全职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尽管后来落选院士并宣布不再参选,但饶毅对国内教学与科研的贡献卓越,2012年,组建北京大学-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并担任创始所长。

2016年4月,出任北京大学理学部主任,2018年,组建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并担任创始主任。2019年6月,出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2023年,饶毅教授创立了首都医学科学创新中心。

可以说,饶毅是海归人才的代表之一,当年和施一公回国带动了一大批海外人才回国,所以他是有资格回应董明珠间谍论的,而且非常客观理性,从这一点上来说比胡锡进更有说服力。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