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中建岛距离越南仅250公里,是我国捍卫南海主权的重要屏障,战略价值极大,那么,这座岛屿被我国成功收回后,岛上建设究竟如何?

西沙门户-中建岛

中建岛位于西沙群岛西南端,东北距离三沙市驻地永兴岛178公里,向西距离越南最近只要250公里,距离越南岘港330公里,礁盘呈椭圆形,长度高达3.8公里,宽2.2公里,面积约7.5平方公里,中西偏西南侧是一座露出水面的沙洲,东西长1850米,南北宽800米,面积仅有1.5平方公里,四周是不太明显的沙堤,中间低洼,不过并不明显,整体地势比较低平,低潮时,海拔能够达到2米到3米,但涨潮时,却仅剩1米,面积也只有低潮时的1%,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大小,下雨时,中南侧时常积水,形成一个水深只有0.5米的小型潟湖。

由于这里盛产马蹄螺,常被当地渔民称之为螺岛,恰好又位于永乐群岛前往南沙群岛的中途上,也被叫做半路峙,自古便是我国固有领土,1935年,民国对南海诸岛定名时,将其命名为土莱塘岛,1946年,中建号军舰成功收复西沙群岛,为了纪念此军舰,后在1947年土莱塘岛被更名为中建岛,随后南海诸多岛屿遭到越南觊觎,1974年,西沙海战后,我国成功从越南手中收回永乐群岛,并保全了中建岛,70年代,越南再一次对中建岛虎视眈眈,我国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成功坚守此岛,自此,这座小岛便牢牢地掌握在我国手中。

中建岛位于西沙群岛的边缘要地,又是直面越南的重要门户,在我国捍卫西沙群岛的战略规划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中建岛距离海南省三亚市仅有323公里,距离深圳800公里,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深入南海,通往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另外该岛所处海域还有丰富的渔业,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其战略意义以及经济价值都不容忽视,我国也第一时间意识到了中建岛的重要性,于是在成功收复岛屿后,便开始派兵驻守此岛,然而中建岛恶劣的环境却令人难以想象,自1975年我国第一批驻防官兵抵达中建岛后,战士们顶着帐篷,竟在废旧的商船中度过了3年艰苦岁月,为了改善岛上环境,中建岛的开发建设也正式开始了。

中建岛变化有多大

由于中建岛是一座沙洲,性质与沙漠差不多,且海岛长被海水淹没,沙质盐碱化,水土流失非常严重,也不适合植物生长,因此长期被视为荒岛,甚至被称为南海戈壁,更严重的是,这里又处于台风活动轨迹周围,常年受台风肆虐,要想开发中建岛并不容易,但中国人民永不言败,经过几年建设,1978年,岛上终于建起了守备队主楼,战士们也从破旧的商船中搬了出来,岛上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但依然没有摆脱狂沙肆虐的现状。

为了防风固沙,最有效的办法便是植树造林,绿化生态环境,但是中建岛一眼望去全是珊瑚沙,沙子流动性又极大,植被无法扎根于地下,一次海浪,一场狂风,便会被卷进海里,为了成功在岛上种树,战士们利用探亲,出差等机会,只要能回大陆,就一定会背回来一袋袋的泥土,树苗,鸟粪,在沙岛上人工填土造陆,虽然台风过后,时常前功尽弃,但没有一个人声言放弃,在高温,潮湿,狂风等恶劣条件下,经过一次又一次尝试,终于在1982年,岛上成功种活了一颗椰子树,很快,马尾松,爬藤等适应能力强的植物在岛上生根发芽,直至2009年底,岛上已经拥有3000多颗马尾松,超2000平方米爬藤,以及上百上千颗椰树,羊角树,禽圈,菜园一应俱全,曾经的那片荒芜沙岛,早已是一片欣欣向荣。

可是2009年,台风凯撒娜席卷而来,建起的护墙被摧毁,菜地猪圈一片狼藉,一场台风过后,岛上就只剩下水池中的7吨淡水,就连辛苦种下的树也倒了大半,不过此次台风造成的损失并不算大,战士们很快便重振旗鼓,第一时间对岛上的生态进行抢救,重新种下大片树木。

然而2013年,距离上次台风侵袭仅过了4年,台风海燕和百合再次给了中建岛重重一击,台风过境时,整座岛屿几乎完全被海水淹没,由于巨型海浪不断拍向碉堡,海水倒灌,碉堡内仅剩一张石桌还露在水面上,两名守卫战士手握电话蜷缩在石桌上,仅依靠一瓶水,4块巧克力,一袋压缩饼干,在碉堡的石桌上坚守了一天两夜。

台风过后,中建岛一片狼藉,超强风浪吹走了近两米深的沙地,整座岛屿损失了至少20%的陆地面积,岛上植被损坏严重,3万平方米的爬藤被连根拔起,就连守备队主楼都被吹斜了7度,岛上发电房,淡水池受到海水侵蚀,导致岛上停水停电多日,战士们吃咸水煮饭度过了一段艰难岁月,眼看十数年的建岛成果就要付诸东流,战士们却没有为此懊恼,而是第一时间进行了抢救,并在此次台风中发现了红树林能够抵御超强台风,于是便开始在岛上种下大片红树林。

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建设,一次次从失败中爬起,如今的中建岛上植被茂盛,四季常青,周围适合居住的建筑也越来越多,从高空俯瞰,依然是一颗矗立在南海之上的璀璨绿宝石。

虽然该岛礁盘巨大,但地盘基本都是流动性极强的沙子,填海造陆进行扩建仍有一定难度,目前也只能居住守军,不过以我国的基建实力以及先进的造岛技术,未来中建岛的扩建指日可待,最后,致敬祖国的每一位捍卫者,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