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哈谈判陷入僵局八个月后,美国总统特朗普为提升其“结束战争”的执政记录,高调宣布以哈双方已同意他本月提出的和平协议第一阶段内容

这一突破被视为持续两年的以哈冲突迎来转机的信号,不仅获跨党派关注,甚至引发对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的呼声,但多方也坦言,协议落地与冲突彻底终结仍面临漫长挑战。

诺贝尔还是泡影?特朗普押注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一句话拆台!

协议官宣的戏剧性过程与各方反响

协议官宣的过程颇具戏剧性,甚至被比作“9・11事件中布什的反应时刻”。

当时,参议员马尔科·鲁比奥进入白宫保守派影响者会议,向特朗普递上纸条称“非常接近,需尽快批准Truth Social帖子以抢先宣布交易”。

随后,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和平缔造者有福了”,正式披露以哈达成协议首阶段共识。

诺贝尔还是泡影?特朗普押注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一句话拆台!

消息传出后,反响迅速发酵:民主党人罕见表达认可,宾夕法尼亚州参议员约翰・费特曼向福克斯新闻表示“庆祝完全合适”

特朗普的老朋友、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周三晚在华盛顿会见以色列人质家属时,让特朗普通过免提电话分享喜讯。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更在社交平台发布特朗普“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模拟照片,配文“他应得的”。

诺贝尔还是泡影?特朗普押注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一句话拆台!

特朗普的“非常规外交”逻辑与谈判关键推手

这一突破被认为是特朗普“非常规外交政策”的体现,正如他2016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所言:“美国此前的外交过于可预测,比如奥巴马政府派遣50名士兵就公开宣布,反而让他们陷入危险,这是我们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

其核心逻辑是让盟友与对手“难以预判下一步行动”,甚至将自身的沮丧与愤怒转化为谈判压力,迫使各国为避免未知风险而主动推进合作。

诺贝尔还是泡影?特朗普押注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一句话拆台!

协议的达成也离不开幕后团队的推动: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前英国首相布莱尔爵士,以及参议员鲁比奥、中东特使史蒂夫·威特科夫均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

上个月以色列对卡塔尔发动袭击引发海湾国家不满时,威特科夫与库什纳抓住契机,通过施压以色列道歉并作出让步,成为打破僵局的重要转折点。

诺贝尔还是泡影?特朗普押注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一句话拆台!

潜藏的分歧与后续挑战

尽管表面乐观,特朗普政府内部人士私下承认“困难的部分才刚刚开始”。

特朗普本人也对冲突反复有过感慨,他曾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俄罗斯总统普京比作“两个疯狂战斗的小孩”,6月更直言以色列与伊朗“打了太久,早已忘了冲突初衷”。

言语中透露出对他国领导人“不愿配合”导致和平进程反复的不满

更关键的分歧存在于特朗普与内塔尼亚胡之间:据Axios报道,上周五哈马斯对协议表达有条件同意时,特朗普致电内塔尼亚胡分享“好消息”,却遭对方回应“没什么值得庆祝的”,特朗普当场反问“不知你为何总这么消极,这是胜利,该接受它”

诺贝尔还是泡影?特朗普押注加沙停火,内塔尼亚胡一句话拆台!

两人的紧张关系可追溯至2020年,当时特朗普下令无人机袭击杀死伊朗将军卡西姆・苏莱曼尼,而内塔尼亚胡因担心伊朗报复,退出了原定的联合行动,让美国独自执行任务,这成为双方信任裂痕的伏笔。

未来,特朗普计划亲自担任“和平委员会”主席,负责管理加沙直至新常任政府就位,但如何推动内塔尼亚胡政府真正配合协议执行、应对哈马斯可能的后续诉求、协调海湾国家立场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以哈和平协议首阶段突破,无疑为深陷战火的地区带来喘息之机,也体现了外交斡旋在复杂冲突中的价值。

特朗普政府的“非常规手段”虽短期内打破僵局,但从长期来看,持久和平不能仅依赖单一领导人的个人风格,更需要以哈双方放下积怨、国际社会持续监督、各方利益得到平衡。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