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以伊冲突已经停火一个月,德黑兰抓紧时间亡羊补牢。冲突期间大量西方技术设备瘫痪、泄密,让伊朗人意识到自己的命脉正被美国把持。伊朗必须摆脱对美国技术的依赖,比如把广泛应用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GPS导航系统换成中国的北斗。
当地时间7月27日,卡塔尔半岛电视台发布消息,表示伊朗正在探索逐步将关键领域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从美制的GPS,替换成中国的北斗。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示意模型】
这些关键领域包括交通导航、农业监测、物联网等。而这也揭露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那就是别看伊朗天天在国际上高举反美大旗,实际上他们对美国技术、设备的依赖非常高。
这种依赖不光体现在伊朗的卫星定位系统普遍在使用美国的GPS,还体现在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以及部分伊朗高官人手一个某美国品牌的智能手机。
此外,虽然伊朗从来没有承认过这件事,但西方智库普遍认为,伊朗军队装备的弹道导弹、巡航导弹和自杀式无人机,同样在广泛使用GPS制导提高导弹的末段打击精度。
【伊朗国产中程弹道导弹】
从某种程度上说,伊朗对GPS的依赖可能比一些北约成员国还要高,最起码一些欧洲国家手里还握有伽利略定位系统。
也因此有分析指出,伊朗这次用北斗替换GPS的决策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伊朗不打算继续盲目、天真地依赖美国控制的技术和设备。
伊朗之前对GPS系统有多依赖呢?直到这次他们开始探索用北斗替换GPS前,德黑兰手里都没有其他卫星定位系统可以用作备份。
一边高调反美,一边在关键领域如此依赖美国技术,伊朗这种做法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唯一的解释是,伊朗天真地认为,只要不和美国、以色列爆发全面冲突,美国就不会随便切断GPS系统在中东地区的服务。
【伊朗坐拥数以千计能够打击以色列本土的导弹】
同时,伊朗还坐拥数以千计,能够打击以色列本土和美军中东基地的导弹,可以用这个筹码威慑美以两国不敢轻易挑起战端。
然而为期12天的以伊冲突用事实证明了,只要以色列想,伊朗的导弹牌就很难起到理想中的威慑效果。并且随着冲突正式打响,美国这边也可以随便切断技术支持、开展电信渗透,进一步削弱伊朗军队的战斗力。
据伊朗统计,在冲突期间,伊朗附近海域的船只曾多次遭遇GPS信号中断。
许多伊朗高级军官、核科学家会遭到暗杀,也被怀疑是因为这些人使用了西方品牌的智能手机,被隐藏后门系统上传了定位信息。
【伊朗多名高官遭以色列空袭斩首】
与此同时,随着美国关闭在伊朗境内的GPS服务。伊朗的导弹发射车也出现了无法在发射阵地上完成精确定位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导弹的打击精度。
伊朗的弹道导弹在发射前,必须在GPS系统的辅助下实时校正发射参数。
除了关闭伊朗境内GPS服务外,美国在冲突期间还把以色列、叙利亚附近空域的GPS服务也都关闭了。
这样就算伊朗能够通过测地计算等方式定位发射阵地,成功朝以色列发射了大量导弹。
飞行中的导弹也会因为无法通过GPS 修正飞行轨迹,而在惯性制导系统持续积累误差后,出现数百米乃至上千米的命中误差。
【以色列上空的伊朗导弹】
值得一提的是,GPS被关闭后,伊朗国内的社会稳定也出了问题。
原因很简单伊朗大量的民生系统也依赖GPS运作,单是一个交通导航失效,就会让伊朗国内的交通系统陷入混乱。
所以在冲突期间吃到被美国技术坑过的苦头后,伊朗就算再天真,也该知道要留一个后手了。
那么伊朗为什么要选择北斗系统呢?毕竟在不少人看来,伊朗和俄罗斯关系更好,理应选择格洛纳斯系统才对。
事实上,伊朗之前确实考虑过格洛纳斯,两国在2014年就讨论过建设地面站的话题。但问题是格洛纳斯的性能太不争气了,定位范围并不足以覆盖伊朗全境,实在比不上GPS。
同样的问题也出在欧洲的伽利略系统身上,再加上伽利略也是“西方”技术,政治上也不可靠。
【北斗三期工程已经实现全球覆盖】
相比之下,北斗系统在过去10年得到了飞速发展,目前已经可以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是唯一可以和GPS同台较量的卫星定位系统。
同时北斗在亚太地区还具备显著的覆盖优势,且技术控制权掌握在中国手里,而非美国。
所以从军事角度看,使用了北斗技术的伊朗导弹最起码不用担心GPS失效后,导弹的精度会大幅下降。
值得一提的是,伊朗要在关键领域替换的西方技术不只有卫星导航系统,还有移动通讯、电信等关键基建设施中的西方设备。
至于中国的设备能不能得到伊朗的认可,大规模进入伊朗市场,替换掉西方设备,目前还不能把话说得太满,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