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宜昌襄阳成陪跑?强省会战略背后的真相来了
3274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湖北这几年对武汉的支持,简直是“亲儿子”级别的待遇。2024年,武汉GDP贡献率超30%,财政收入更是碾压其他地市。
襄阳、宜昌这些副中心,虽然各有一套“生存大法”,但无论是经济总量、政策资源,还是人才吸引力,和武汉还是有不小的差距。有人说,湖北这是在赌武汉的未来,但问题来了,“一城独大”的背后,其他城市怎么办?
湖北省近些年在区域发展上实行“强省会”,想靠武汉推动整个湖北全省的经济发展,这样做对宜昌、襄阳这些省域副中心有很大影响,而且引发关于资源分配,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话题。
武汉是湖北省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综合实力强,强省会战略加持下,武汉都市圈强势崛起,经济体量超2万亿,成为拉动湖北、托起中部、辐射全国、连通世界的增长极。武汉新城规划和建设、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大健康等产业集群发展,都让武汉站稳脚跟。
襄阳与宜昌同属省域副中心,各个领域都取得长足发展,襄阳都市圈包含襄阳全域,十堰,随州,神农架,襄汉宜都市圈正在创建引领汉江流域,辐射南襄盆地的高质量增长极,宜荆荆都市圈提升面向渝东,湘西,鄂西北的辐射能力,产业互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产业发展上,襄阳依托新能源汽车、专用汽车构建了较完整的产业链条,宜昌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发展绿色化工、清洁能源等产业,构建了多元化产业体系,对区域经济发展、城市能级提升等方面具有较为明显的带动作用。
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武汉、襄阳、宜昌三市之间交通联系越来越密切,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项目相继建成,人流、物流、信息流高速流动,有利于产业协同发展,有利于资源共享。
科技创新方面,武汉是科技创新中心,有许多科研资源以及高校,襄阳、宜昌积极引进武汉的科研成果与人才,从而推动本地产业升级,三市之间在科技平台打造、创新资源共享等方面展开合作,促使区域内整体创新实力得到提升。
生态环境保护也不能少,三市一起搞长江大保护、汉江流域生态修正这些事,改善生态环境品质,做到可持续发展。
公共服务上,三市教育医疗共建共享,百姓生活更幸福,共建共享教育、医疗资源,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感,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资源,增强区域吸引力。
对外开放,三市共建对外开放载体,自贸区与综保区联动发展,“一带一路”市场开拓,区域国际化程度加深。
湖北省在“强省会”的政策之下,武汉、襄阳、宜昌三个城市一同成长起来,组成了一个“金三角”,让整个湖北省都有了竞争力,接下来这三个城市还要继续联系在一起,改变资源分配的方式方法,让这三个城市一起繁荣,一起向前。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