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在那个时代有其先进性,不能因为朱棣造了反就否定藩王制度的优越性。 朱元璋建立的藩王制度和周朝、西汉的诸侯国制度有着本质的区别,藩王制度其实就是朱元璋对子孙的一种封赏,大多数的藩王都是有名无权,享受待遇,不掌握实权。 明朝初期,天下并不太平,虽然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了,其实元朝的势力依然存在,而且所占的区域还很大,明王朝依然危机四伏。朱元璋不但要加强对北方元朝势力的打击,更是要防患内部势力抬头。

朱元璋是造反起家,他最害怕的是别人也造他的反,他对所有的功勋权贵都不放心,这是他作为农民起义首领深植灵魂的恐惧。既然不放心,要么剪除,要么收权。 朱元璋的洪武朝基本就干两件事儿: 1、征讨北元 2、打压功勋 这两件事儿都做得很成功,但却有面临另外一个问题,谁去镇守边疆,抵御残元以及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这是非常棘手的问题。朱元璋用藩王制度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难题。 藩王本是朱元璋封赏子孙的一种爵位,各个儿子都派驻到各个地方就地为藩,但并不具备实权,都是闲散王爷,这样的封赏对明朝政治来说是非常先进的。既让子孙后代有了皇家待遇,又能让他们远离京城,不得染指皇权。

既然功勋已经被打击得差不多了,那么镇守边疆的事情就交给有能力的儿子们去干,一石二鸟,既可以把藩王固定在藩地上,又能让他们尽心尽力的为朝廷出力。天下都是朱家的,朱家人为自己家看门护院,理所应当。 朱元璋确定能够戍边守土的藩王其实并不多,也就燕王、秦王、宁王那几个能征善战的,其他的藩王都是老老实实在藩地混吃等死。 藩王要戍边,那就得有兵权,有了兵权,朱元璋难道不担心那几个儿子会造反吗?朱元璋也担心,他谁都不放心,包括自己的儿子。他给那些藩王设置了诸多限制,比如戍边藩王的军队人数不得超多多少;藩王只管对外军事行动,不得参与地方政务;藩王的任何行动均要向当地的州府首脑汇报等等。 这样的制度其实很先进,对于当时朱元璋面临的局面来说,儿子戍边一定比武将镇疆要好得多,既让皇帝放心,同时也能让朝中很多蠢蠢欲动的谋逆者忌惮。

虽然藩王制度在当时有先进性,可是朱元璋千算万算,算错了人心,儿子也是人,是人就会有私心,朱元璋活着则罢,要是他死了,保不齐这些藩王有异心。 藩王有异心那是一定的,当朱元璋死后,藩王制度的危害就凸显出来了,因为这些藩王忽然之间具备了另外一种身份——潜在的皇权继承者。 谁都想当皇帝,藩王也不例外,更何况他们本身都具备当皇帝的天然资格——他们都是朱元璋的儿子,符合传承法统。 藩王有了皇权继承者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他们手上有了兵权,如果没有合法的得到皇位继承权,他们会不会铤而走险,起兵造反。 起兵造反风险很大,收益却很高。朱允炆登基后,没有任何一个藩王主动会起兵造反,连燕王朱棣都没有考虑过,如果新任皇帝要剪除藩王呢?这就是把这些藩王往造反的路上逼了。

本来还忌惮风险大,担心掉脑袋,这下好了,脑袋迟早要掉,老子不但是皇子,还有重兵在手,不反也得反了。 藩王制度在朱元璋的洪武朝代是个不错的选择,充分的发挥了藩王制度的优越性,同时又在制度上最大限度的规避了藩王的危害。如果后世之君能够循序渐进的逐步削藩,肯定能够不会引发后来的“靖难之役”。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