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在新时代的春风吹拂中正在经历着怎样的蜕变?是什么力量在指引着它奔向更美好的明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一部有深度更有温度的十四集纪录片《春风习习的地方》用最鲜活的镜头、最真实的故事为您揭晓答案!该片于7月1日正式上线,工作日每周一至周五晚北京卫视19:30左右播出,“北京时间”客户端同步更新,以每集十几分钟的篇幅带您“行走京华大地,感悟思想伟力”!
崭新尝试!系统解读京华实践成果
《春风习习的地方》是一档具有通俗理论气质的融媒体纪录片,尝试将党建题材与大众传播相结合,体现出兼具时代感和权威性的独特节目气质。本片依托我市党建研究最新成果,从城市规划、红色北京、国际交往、双奥之城、减量发展、区域协同、京智京造、科创中心、民主法治、京华文脉、绿动先锋、大城善治、城乡融合、党建引领14个维度体系化呈现!用鲜活镜头和真实案例传递“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念!
平民视角!点滴故事汇聚春风温暖人心
谁说理论离生活遥远?本系列纪录片每集都将带着一个命题来到总书记北京足迹或者京华实践典型点位,从年轻人的视角对话那些曾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或亲身参与京华实践变革的具有代表性的不一般的普通人!通过实地探访记录展现出在总书记思想伟力的指引下,京华大地迸发出的勃勃生机,通过分享一个个点滴故事,自然地汇聚成节目主旨:习习的春风,吹暖了北京人的每一寸心田!北京,这里是春风习习的地方!
生动鲜活!新时代图景多元呈现
生动鲜活是本片最大的底色,节目将沉浸式记录受访者们的“所忆”“所见”“所悟”。“忆”的是个人眼中见到总书记的难忘场景和殷殷嘱托,“见”的是普通百姓眼中首都北京的笃行实干和身边变化,“悟”的是对思想伟力的感性领悟和体感温度。
感动记忆 领袖魅力的深情回响
草厂社区李彩仙在访谈中深情回忆总书记视察时关心胡同厕所改建细节,感慨领袖心系民生小事;南锣鼓巷居民李旭钧讲述了总书记留意其蝈蝈鸣叫,称之为“老北京的味道”的往事。而如今养蝈蝈已成环境改善后的乡愁寄托;快递小哥刘阔难忘总书记如话家常的关怀和温暖握手,感受到党建引领下新就业群体与城市的“双向奔赴”。
这些个体记忆,真挚动人,以小见大,深刻诠释了总书记的人民情怀与领袖风范。



真切所见 思想伟力的实践印证
七十高龄的韩老先生向香山纪念馆捐赠文物,体现出民众对传承红色文化的认同,印证纪念馆在落实总书记指示上的独特价值;植入“北脑一号”的患者用意念控制外骨骼行走,直观呈现北京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服务人民健康的显著成果;水峪嘴村历经灾后重建焕然一新,在旅游、养老产业的成果成为了首都践行城乡融合要求、建设美丽乡村的成功缩影。
这些现场画面,是总书记重要思想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有力见证。



鲜活感悟 民间话语的生动表达
节目通过接地气的语言,展现民众对北京城市治理成果的深刻感悟:将善治喻为“手拿绣花针”,精准解决民生痛点,融合科技锋芒;将京津冀协同发展形容为如同“一层楼的三户人家”,便捷互通;国际友人在体验双奥场馆后发出了“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的感慨。
这些民间视角的解读,语言鲜活,见解独到,丰富了节目内涵。



震撼奇观与技术赋能新时代图景
小米超级工厂组装汽车每道工序仅76秒,展现出“中国速度”的震撼;首次全景展现的亚洲最大地铁车辆段——3号线东坝车辆段气势恢弘;在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听外国人对我国文旅热与文化输出在全球的影响的看法。
通过AIGC技术,万宁桥小神兽“跃”入水中,生动呈现水清岸绿;密云水库小雕鸮与殷商鸮尊实现了“跨时空生态对话”;香山革命纪念馆中,促成了革命先烈与当代红领巾“跨时空的凝望”。



7月1日起,锁定北京卫视&北京时间,北京的故事,等你来看!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台
编辑:李娜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