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聊一个,可能会让你有些“嗯?!”的话题。
根据前段时间公布的全球GDP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的名义GDP总量,冲到了29.18万亿美元。什么概念?世界第一。第二,中国,18.94万亿。第三,德国,4.66万亿。第四,日本,4.02万亿。第五,印度,3.85万亿。加在一起,才能和美国掰一掰手腕。
人均GDP呢?也很吓人。美国人口,大约3.35亿。这么一算,人均GDP高达8.7万美元。中国呢?大约1.3万美元。
29.18万亿。18.94万亿。8.7万。1.3万。依然还有差距。
而且,美国在高科技、金融这些领域,也是佼佼者。硅谷的创新,华尔街的资本运作,都在源源不断地创造巨额财富。一些科技巨头的市值,动不动就上万亿美金。
按理说,总量这么大,人均这么高,美国人民的生活应该过得相当滋润吧?就像一个家里开了金矿,每个成员多少都应该能分到点金子。但是,怪事来了。如果看看美国的社会新闻,或是跟在美国工作生活的朋友聊聊,你可能就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景象。
美国的很多底层人民,甚至中产,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压力山大。失业的工人,大城市里打零工的服务员,背负沉重学生贷款的年轻人,付不起高昂医疗费用的家庭……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美国这么厉害,大量的底层人民却依然辛苦?
斗胆和你分享我的看法。
美国的蛋糕,做得很大。但切蛋糕的方式,有不小的问题。
什么意思?我们先来看一条视频。
视频中的内容,我特别赞同。尤其,是其中涉及到的两个关键点。
第一个关键点,是:初次分配的极度不均。
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分钱的时候,越来越偏心了。
你看,过去几十年,全球化浪潮。美国公司把大量的制造业岗位,外包到了成本更低的国家。工作外包,假设收入不变,成本低了,利润就高了。
但是,这部分多出来的利润,让谁受益了?公司。股东。高管。当然,还有某种程度上能享受到更便宜商品的消费者。谁受损了?那些失去工作的,技能跟不上的美国本土工人。他们的工资停滞不前。甚至下降。
再加上,技术进步。特别是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这就让一部分赢家更加通吃。高技能人才,比如顶尖程序员,比如金融分析师,收入水涨船高。而那些从事重复性劳动,容易被机器替代的岗位,价值就被稀释了。
你的技能值钱,你就拿得多。不值钱,就可能被淘汰。这很残酷。
金融业的过度发展,也是一个推手。美国的金融业,占GDP的比重很高,创造了惊人的利润。但这些利润,很多是在金融体系内部流转,或者流向了少数精英的口袋,并没有很好地反哺实体经济和普通劳动者。股东价值最大化,就变成了只有高管和股东的狂欢。
另外,工会力量、生活成本、受教育机会等等,也都是重要的原因。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带来的结果就是,经济增长的果实,绝大部分被顶层的1%甚至0.1%拿走了。
根据经济学家萨伊兹、祖克曼等人的研究,美国最富有的1%人口,拿走了国民总收入的20%以上。而底层50%的人口,加起来才分到13%左右。财富的集中度,更是惊人。
所以,国家的确有钱。但新增的钱,绝大部分没流到底层人民的手中。
蛋糕很大,但你够不着分蛋糕的那把刀。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初次分配,就是会有“不均”的问题的。但是,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和福利,进行二次分配呀。把富人的钱“收”上来点,补贴给穷人,实现更加的公平。
理论上是这样的。美国也确实有各种税收和社会福利项目。比如,个人所得税是累进的,收入越高税率越高。还有社保、医保、食品券等等。
但是,这“二次分配”的调节力度,也不够。甚至还在减弱。
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了。
先看税收。
美国的个人所得税,虽然名义上是累进的。但各种税收抵免,特别是对炒股、投资收益等等资本利得的税率远低于劳动收入,给出了很大的避税空间。2017年的大规模减税,更是主要惠及了企业和富人。企业所得税率,也大幅降低了。
再看福利。
美国的社会福利体系,和欧洲一些高福利国家比,覆盖面和保障水平都还有差距。除了社保和老年医保这两个基石,很多福利项目的申请门槛很高。美国整体的政府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也低于不少发达国家。
雪上加霜的是,美国政府自己,可能也挺缺钱。
什么?一个GDP全球第一的国家,政府怎么会缺钱?
我们来看看政府的账本。
2024年,美国联邦政府一年的财政收入,在4.919万亿。历史新高。但支出呢?要花掉6.752万亿。财政赤字,是1.833万亿美元。还要借新债还旧债。
这些钱,都花哪儿去了?
“法定强制性支出”,占了总支出的六七成。比如给老百姓发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这部分是刚性的。随着人口老龄化,还会不断上涨,很难砍。砍福利,选票可能就没了。
另一大块,是国防开支。一年八九千亿美元。奔着一万亿去了。霸权的代价,是成本全球第一。这笔钱,也占了政府“可自由支配”支出的大头。
更要命的是,还有国债利息。美国国债总额,已经突破了34万亿美元。并且还在继续往上涨。现在利率一高,光是每年支付的利息,就接近1万亿美元了。什么概念?利息支出,比除了国防之外的所有其他可支配开支,比如教育、科研、基建、环保等等,加起来还要多。
一年收入4.919万亿。强制性支出先花掉3万多亿,国防再花掉近1万亿,国债利息再花掉近1万亿。这三项加起来,就已经把收入花超了。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美国政府手上,真正能用来主动调节分配、投资未来、改善民生的“活钱”,其实很少。
你想给底层多发点福利?想大规模投资教育、帮助“铁锈地带”转型?想修桥补路搞基建?想着吧。
最终,初次分配极度不均,富人拿走大部分。二次分配调节力度不够,政府想调,但自己也背着沉重的财政包袱,能力受限。
老大挣了大钱,但只顾自己花。家长想调节一下,却发现自己欠了一屁股债。养老看病固定开销还很大,根本没余钱给老二老三。
美国底层人民的困境,就这样在GDP的光环下,被固化了下来。高昂的生活成本,停滞的工资,沉重的债务。叠加在一起,很多人的美国梦,真的成了一场梦。
这种光鲜数据下的裂痕,也在提醒着我们,一个国家的发展,不只有GDP总量。还有财富如何分配,机会是否公平,普通人的生活是否真正在改善。
好的图景,应该是水涨船高。
而不是一部分人站在另一部分人的肩膀上,独自享受着高处的风景。
你说呢?
ps:
平时,我的许多类似这篇文章的“小观点”,都会分享在商业社群“刘润·进化岛”。
每天,我都会在岛上更新“刘润日课”,分享我当天最新鲜热乎的商业收获。
如果,你也对这样的形式感兴趣。欢迎你加入,和我们一起学习。
更多信息,欢迎你点击下方图片进行了解。加入7天内,可以无理由退全款。
我在岛上,等你。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观点/ 刘润主笔/ 二蔓编辑/ 歌平版面/ 黄静
这是刘润公众号的第2598原创文章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