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张国立领衔主演的都市轻喜剧《我的后半生》登陆央视八套后,以首播破2的成绩引发跨代际讨论。该剧改编自王蒙小说《奇葩奇葩处处哀》,通过70岁退休教授沈卓然(张国立 饰)在丧妻后接连邂逅四位性格迥异女性的相亲奇遇,撕开当代社会对老年情感需求的认知盲区。

不少中老年观众守着电视追剧,认为其拍出了老年人真实的情感生活和困境;而年轻观众则认为,这剧堪称老年版《玫瑰的故事》,但一连串的相亲故事是不是太浮夸了?

当退休教授开始相亲

剧中,退休教授沈卓然在妻子因病去世后,一年到头无法从悲痛中缓过来,每天沉浸在对亡妻的思念中,精神状态非常糟糕。

在一次病倒后,沈教授在医院遇到了善解人意,比他小20岁的护士长连亦怜(杨童舒 饰),在多日的相处中,心中又泛起了涟漪。就在两人要携手走入婚姻时,连亦怜提出希望沈教授把名下的房子过户给其儿子,面对似乎被明码标价的爱情和连亦怜儿子的反对,这段看似美好的爱情戛然而止。

沈教授的第二段爱情,对方是退休科学家聂娟娟(严晓频 饰)。两人在相亲时互相不对付,在争论一个关于昆曲的问题时更是针尖对麦芒。在不打不相识中,在一次次书信往来和对学术的探讨中,两人感觉彼此找到了灵魂伴侣,沈教授内心再次燃起对爱情的向往。遗憾的是,聂娟娟身患癌症,为不连累沈卓然,她悄悄离开。

聂娟娟离开后,沈教授又遇到了主动示好的退休工人吕原(丁嘉丽 饰),她身体好,也不图沈教授的房子。吕原为人善良热心肠,但又过于热情和强势,第一次见面就抢着要教沈教授踢毽子,第一次吃饭就表白要和对方在一起……吕原做事情没有边界感,总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来行控制之事,也让沈教授吃不消。

在还未播出的后续剧情中,沈教授还遇到了乐水珊(邬君梅 饰),她与沈教授亡妻长得一模一样,在她的身上,沈教授似乎看到了前妻的模样,然而,乐水珊提了一个要求,让沈教授没法答应……

走进“银发群体”情感世界

《我的后半生》能引起相当的话题性,最大的原因在于“银发群体”的爱情久违地在影视行业被重新看见,并成为绝对C位。

从受众来看,《我的后半生》的主要收视群体是中老年观众,网络上不少讨论诸如:“我妈妈每天晚上吃了饭就准时守着央8看”“沈教授这个条件,在老年相亲中绝对是优势”……

在大多数人眼里,恋爱是年轻人的专享,在传统文化的语境里,老年人似乎与谈情说爱无关。但在《我的后半生》中,观众看到了中老年人情感世界的丰富性。

从剧中展现的细节可以看到,老年人浪漫起来,没有年轻人什么事。比如最让沈卓然难忘的连亦怜。在暗恋期间,沈卓然就给她写藏头诗表达感情。热恋期间唱歌表白,发微信“我真的需要你”后,换来对方一个爱心的表情。沈卓然每晚在医院等心爱的人下班,还调皮地拿出电筒给女神打光……就连梅婷饰演的儿媳妇刘丽娜都羡慕,明里暗里责怪佟大为饰演的老公“你还不如你老爸浪漫”。

可见,《我的后半生》以轻喜剧风格打破了“老年人无需爱情”的刻板印象,尽管有一些网友质疑剧情浮夸,但如果深入看过剧集后,可以看到创作者试图从剧中几段感情线和黄昏恋面临的问题来折射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离异或者丧偶的老年人,到底需不需要感情生活?他们衣食无忧的晚年生活,真正的需求是什么?

剧中其实给出了答案,正如沈卓然所说,自己过去晴天怕晒雨天怕淋,但有了感情的滋养后,是晴天爱晴雨天爱雨,“我们要是活好了,就是对儿女最大的支持”。

《我的后半生》剧照

中老年人谈恋爱不容易

中国社科院此前的调查显示,80%的单身中老年人有再婚愿望。不过,进行婚姻登记的不足一成,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得不到子女的支持。中老年人在考虑再婚和建立新家庭的时候,处理好与子女的关系是能否获得晚年幸福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虽说“最美不过夕阳红”,但老年人真正要完成一段黄昏恋,要考虑的问题和面临的麻烦确实比年轻人多太多。

《我的后半生》剧照

剧中,面对沈卓然是否要黄昏恋,儿子儿媳也经历了一个变化,从一开始反对到慢慢支持。前妻去世一年多,沈卓然依然没有从悲伤中走出来。在鼓励他迈出这一步后,儿子似乎又很矛盾,妈妈才走了一年,爸爸就另有新欢:开心看到他走出悲伤,但又总觉得很难接受。

《我的后半生》剧照

女儿沈黛(王真儿 饰)更是无法接受父亲的新恋情,直接从国外赶回来和父亲大吵了一架。儿女的反对当然不能说错,但父亲有了情感依靠也没有错。生活,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而是从什么角度去切入罢了。

另一边,看到沈卓然和连亦怜即将步入婚姻,家人也有一些小心思,最大的问题是,连亦怜是不是图老头儿的房产?老头儿百年后,和后妈又怎么处?这确实是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不少儿女反对父母的黄昏恋,财产、房产的分割就是最大的导火索,几方很难达成一致。剧中,连亦怜确实因为房子的原因离开了沈卓然,但不少声音也认为,沈卓然并非坏人,她为了未来有更多的考量也无可厚非。

把它看作一面镜子

《我的后半生》正在热播,屏幕外的观众也在评论区掀起了一场关于“黄昏恋”的讨论。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的后半生》其实提供了一个样本,从体贴入微却更考虑现实的护士长、有精神共鸣却身体抱恙的女科学家、强势直爽却很难共鸣的退休工人、酷似发妻的“女神”,这四位相亲对象各具特色,也代表着不同层面的现实,不同程度地代表着物质需求、健康焦虑、精神自由与替代依恋。

剧集其实是一面镜子,呈现当代社会的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当然不能通过一部电视剧就得到解决,它也没有办法给出每个人需要的答案。它能做的,就是给观众一些面临类似问题的思考。同时,年轻人也通过剧集能够看到父母一辈人的付出,重视他们的内心需求,多给予他们陪伴与温暖,这可能就是一部现实题材剧集的价值所在。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苏静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