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到了公共空间,个人的装扮和行为就必须要考虑到其他乘客的感受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据潇湘晨报报道,7月14日,深圳一名女coser(即角色扮演者)乘地铁时,被工作人员告知需卸妆,因为装扮会引起小朋友不适。地铁官方回应称,当事人的穿着容易引起不适,乘客可穿正常的、不引起其他人恐慌的cosplay(即角色扮演)服饰。

对此,有网友认可地铁安保的做法,认为此举是出于对公共秩序的维护。也有网友认为,这种装扮可以接受,没必要当众要求女子卸妆。

cosplay作为一种新颖的文化现象,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但对于“个性与秩序的边界在哪”的问题,不少相关方还没有形成共识。coser利用服饰、道具、化妆、造型等方式,将动画、漫画以及游戏中的角色或剧情在现实中还原。在动漫展等特定场合,这种装扮被视为文化和艺术符号的表达。然而,一旦到了公共空间,个人的装扮和行为就必须要考虑到其他乘客的感受和公共秩序的维护。

回到事件本身,客观来说,该coser的妆面较日常妆容来说比较夸张,发饰、服饰更是风格鲜明,确实有可能引发部分人群的不适。而《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守则》中提到,在车站或列车内禁止衣冠不整或其他违反公序良俗的行为。从这点来看,地铁工作人员有必要对乘客的服饰进行界定。

需要明确的是,自由并不是绝对的,它需要在一定框架内行使,不能影响公共秩序或侵害他人权益。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空间的公共性和功能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遵循一定的管理规范和服务标准。coser在特定场所展现个性没问题,这是其个人爱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地铁这种人群密集、空间有限的交通工具中,还是应当考虑他人感受。

毕竟,乘客中可能有孩子、孕妇还有一些身患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过于惊悚恐怖的妆容可能会引起其他乘客的不适、恐慌,甚至围观,从而影响地铁正常的运营秩序。比如,此前在上海轨交2号线,就有不了解万圣节习俗的乘客,被化着惊悚妆的女子吓得惊慌尖叫,四处逃窜,造成了不必要的慌乱。所以公共交通管理者们在相关规定中,对乘客的服饰作出界定也合乎情理。

此外,据涉事乘客反映,自己在地铁安检口并未受到任何阻拦或提醒,而在乘坐地铁的过程中,却被工作人员指出其装扮可能引起他人不适。这也反映出,不同人对角色扮演的接受度不同,但管理的尺度应该形成一个统一标准。在地铁这样的公共场所,管理规范应当明确、具体且易于执行,确保工作人员在面对不同情况时能够做出一致、公正的判断和处理。

对个性张扬的年轻人来说,在公共场合卸妆,不免会有一些“尴尬”和“羞耻感”。地铁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在处理类似问题时,更加人性化、灵活变通,既尊重乘客个人权利,又能维护公共秩序。当个性化表达与公共界限“碰撞”,不应简单地将其视为非此即彼的选择题。相反,我们应寻找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出行在外,乘客虽有装扮自由,但身处公共场合,不妨多一丝温情考量和换位思考。(花向颖)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统筹:王攀

编辑:杨晗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