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作者:金色轰炸机

近日,美国《海军新闻》网站刊登了一篇报道,称中国正在建造地效应飞行器。从其公布的图片来看,这座神秘的飞行器位于中国渤海的某座港口之中,它安装了4台发动机,长度超过40米,据称速度可以达到500公里每小时,堪比“海上高铁”。但因为民用还是军用用途不明,因此被外媒戏称之为“渤海怪物”。

“渤海怪物”现身:外媒曝光中国新型地效飞行器,用于跨海夺岛?

▲“渤海怪物”


提起地效应飞行器,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前苏联的“里海怪物”。要说这个绰号,其实还来自于美国。1967年,美国情报工作人员从卫星图片上看到的一个奇怪物体停在里海上,从外观上看它和船一样大,但却有着飞机的构造,有固定的机翼。这种奇怪的特征,一时间让美国情报机构也直接蒙了圈,因此为其取名为“里海怪物”。

实际上,它就是地效应飞行器,这就是一种装有固定机翼,能够利用地面效应原理,贴近水面或者其他界面进行超低空巡航飞行的运载工具。特殊构造的机翼在飞行过程中,可以利用气流阻塞产生的升力,使得飞行器在水面界面上飞行。通常只需要极小的推进功率,就可以产生较大的速度、载重、航程。当年美国之所以如此紧张,是因为认定“里海怪物”是苏联军队研发的一种军事武器装备,可以携带反舰导弹充当“航母杀手”,又或是载着步兵成为两栖登陆的理想载具。

“渤海怪物”现身:外媒曝光中国新型地效飞行器,用于跨海夺岛?

▲“里海怪物”


但地效应飞行器有两个非常致命的弱点,以至于苏联根本没有大规模服役,且至今在军事上的开发也只是处于实验状态。第一,地效应飞行器的飞行高度一般低于翼展长度的15%,如果建造的比较小,速度也有100公里每小时,如果是超大型的,则速度可以达到560~740千米每小时。如此快速度,远远超过普通船只甚至是直升机。但问题是,它只能在开阔海面上行进。一旦海上地形复杂,或者高速度状态下突然遇到障碍物,就会非常危险;第二,地效应飞行器很容易翘头,即因为地效应产生抬头效应,总体的纵向稳定性极差。

从历史上来说,尽管早在1961年,苏联水翼船中央设计院就制造了第一艘地效应试验船,后来又陆陆续续的发展了5个系列,包括“小鹰”、“鹞”、“雨燕”、“伏尔加”、“两栖星”,但都没有大规模的装备,基本仍停留在实验阶段。从原理上来说,地效应飞行器并不算复杂,除了俄罗斯之外,德国、新加坡、日本甚至是中国台湾都曾研制出过地效应飞行器的试验型号,可见其技术难度不算很高。

“渤海怪物”现身:外媒曝光中国新型地效飞行器,用于跨海夺岛?

▲新加坡公司研发的地效应飞行器


中国的地效应飞行器研究则始于上世纪60年代。早在1965年时,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的气垫船技术小组,就曾设计出过国内第一款可以掠水连续飞行的单人地效应飞行器,并在湖泊上进行了多次的实验。到了80年代中后期,中国的地效应飞行器开始在技术上取得比较明显的突破,成功研制“天鹅”号。但此后的多年,中国在地效应飞行器上的研究有所搁置。直到2023年10月份,中国船舶科学院中心的某试飞基地中,完成了第三代高耐波地效应飞行器的海试。这种新一代地效应飞行器的研制成功,证明中国已经在该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目前已经成功研制的地效应飞行器型号,就包括了“翔洲1号”、“海雕”系列、“LF910”等。但是这些地效飞行器的体型还比较小,载重能力也比较有限。这次曝光的地效应飞行器,即外媒口中的“渤海怪物”,明显是一款拥有4个发动机的超大型地效飞行器。如果能通过测试并进入实用状态,它很可能是冷战结束以来,全球最大的地效飞行器平台。

“渤海怪物”现身:外媒曝光中国新型地效飞行器,用于跨海夺岛?

▲地效应飞行器


关于“渤海怪物”的最终用途,有说是军事用途,也有说是民用的,整体分析下来很可能兼而有之。从军事角度上来说,地效飞行器可以被当做是一个大型的两栖作战突击平台。比如当年的“里海怪物”就是这样,它的设计初衷,就是可以搭载1000名全副武装的士兵进行突击,因此长度达到了100米,重量高达544吨,体型非常庞大。在当时的环境下,地效飞行器可以在超低空,也就是距离水面1~6米左右的高度快速飞行。这个区域是大多数雷达的扫描盲区,很不容易被发现,具有很强的突击突然性。但放在今天用如此大型的设备来运载士兵,已经很难逃脱卫星和预警机等的发现和追踪了。

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地效应飞行器已经不适合承担第一线的突击任务了,倒不如让他在安全状态下投送兵力和物资。这样不仅安全,速度比较快,而且载重能力强,成本也比较可控。不过比起军事用途,中国目前似乎更看重于用它来发展“低空经济”。

“渤海怪物”现身:外媒曝光中国新型地效飞行器,用于跨海夺岛?

▲中国低空经济产品


当年,苏联的“里海怪物”只是一个纯粹的武器装备,不能创造任何价值。但在今天,利用地效飞行器的高速度,大载重,适航性等特点创造财富,已经非常可能。一旦中国有实用型号大规模投产,我们可以用它来进行岛屿间的物质运输,搭乘游客进行旅游观光,甚至在灾难时进行水上救援,或者对我国的固有岛礁进行巡逻。但地效应飞行器也有自己的缺点,尤其是设计上,能不能在安全性、机体寿命、结构重量、维护成本等各方面上取得平衡,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它是否能够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