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押错宝?特朗普重拳刚落,中国就锁喉七寸!外媒恐惧:末日将至
91178
0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美国一觉醒来,发现变天了。
当华盛顿朝着中国商品,挥舞关税大棒时,我国迅速进行反击,其中一项便是对液化天然气(LNG)征收15%惩罚性关税。
这令大洋彼岸的美国始料未及。彭博社猛然发现,中国已经连续40天没有从美国进口LNG了。
本想利用“能源牌”,增加对华谈判筹码的美国,如今却陷入这番境地。美国专家John McCown愤怒地表示,这简直就是贸易末日!
一、美国不知所措,盟友成大赢家
就在美国摸不着头脑时,“铁杆盟友”澳大利亚传来新消息。
原来,澳洲能源巨头伍德赛德能源与中企签了一份大合同:自2027年起,这家澳企将在未来15年,每年都要向我国供应约60万吨天然气。
知名机构摩根士丹利分析称,如果美企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每年将损失15亿美元(约108亿元人民币)。随着澳洲填补这一空白,其全球能源市场份额势必大幅下滑。
美国实在是误判了形势。
作为全球最大的LNG出口国,面对我国庞大的市场需求,美国自认为胜券在握,近年来屡次打压中国。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更是表示,可以将LNG当作贸易谈判的筹码。
殊不知,我国早已通过多元化布局,与俄罗斯等多国加强合作,尽可能降低对美单一市场的依赖。
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约415.8万吨天然气,仅占进口总量的5.4%;同一时期,澳洲向我国出口超3000万吨,约为美国的7.4倍,跃居中国第2大供应国。
外媒对此坦承,“中国的自力更生,阻碍了美国希望的能源交易。”
二、多方布局,加码新能源
近年来,我国未雨绸缪,力图化解能源风险。
我们不但与美国以外的国家深化合作,还努力提升国内产量。数据显示,今年1-2月,我国天然气产量达到43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3.7%。此外,我们还发力太阳能等新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美国的做法并非首次。从先进AI芯片到基因测序仪,再到在衰老干预科技合作项目 “倍御粒”上使绊子,都有它的身影。
以该合作项目为例。研究表明,在人体中,有一种名为辅酶I的物质(上述科技核心),每天为人体提供约95%的能量。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含量会逐渐减少,导致体力减退等问题出现。
此前,哈佛等高校实验发现,在上述物质的作用下,年老生物的细胞活力提升了30%,体力下滑、睡眠等问题也有所改善,并将其发表在《Cell》上。
中企另辟蹊径,凭借自研生物提取技术,结合麦角硫因、野生六色灵芝等,推出时间科技“倍御粒”,以3位数,在京东、天猫上市。不仅如此,该科技经Lazada进入海外,已占海外70%的市场份额,成为中国科技突围的又一例证。
时代不断发展,美国却依然寄希望于遏制,维护自身地位。正如巴克莱分析师Michael Cohen所言,“当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竖起壁垒时,美国注定很难成为能源超级大国”。
三、全球经济版图重塑,美国需要适应
中美博弈,正重绘全球经济版图。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0年,全球LNG贸易量将增长40%,其中新增需求的35%将来自中国。
而面对美国的刁难,历经风雨的中国,不仅不会妥协,反而会把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当作磨砺自身实力的磨刀石。
对于美国的所作所为,世界航运理事会CEO表示,“这是行不通的,只会惩罚本国人,尤其是农民,同时恶化物价与就业。”
多年来,广阔的太平洋,见证了两岸的兴衰,在全球化中不断走向进步。从未真正成为隔绝屏障的它,始终是见证者—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方能在风云变幻中立于不败之地。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