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
琅琊榜:林殊出手,不仅制止了这桩惊天大案,还挽救了缺失的亲情
17
0
相关文章
近七日浏览最多
最新文章
今天我们来分析一下言氏父子。
言侯正式出场之前,通过豫津和景睿的口,我们已经大约地知道,豫津的父亲是一个两耳不闻红尘事的清修之人,不理俗务,远离朝政,对豫津这个唯一的儿子也很冷淡。
第十二集,传说中的言侯爷终于以一个酷酷的背影登场了。小豫津欣喜万分,奔上前去拜见,一面准备派人去收拾上房,却被父亲一盆冷水浇下:我还有事,这就要走。
豫津脸上写满了失望。但他还是关切地对父亲说:爹,您求仙访道怎么都好,可是那丹砂,实在是吃不得。
可怜小豫津哪里知道,此时的父亲正在谋划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为了宸妃娘娘林乐瑶,为了屈死的祁王和林燮大哥,为了结束眼前这个污秽不堪的王朝,他已经决定孤注一掷,什么身家性命、功名爵位,包括整个言氏一族的清誉他都已经不在乎了。
好在苏兄用他敏锐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发现了端倪,将一桩灭族的滔天大罪扼杀于萌芽状态。交谈过程中,苏兄提到了豫津,言侯的眼神黯淡了一下:他生下来不久母亲就过世了,从小我也没怎么管过他,难为他了,做了我的儿子。日后若是祸起萧墙,请苏先生看在他与你相交的份上,救他一命。
父子天性,怎能抹灭,更何况是像言侯这样看重情义的人?他只不过是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谋划弑君的大计上,才忽略了豫津,把那份父爱深深埋在了心里。
放下了执念的言侯爷,除夕夜祭祖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回道观,而是留在府里和儿子一起守岁。父子二人把酒畅谈,说出了隐藏心中多年的隐秘。
新年一大早,向来与景睿形影不离的豫津独自一人来到苏宅,深深地拜谢苏兄对言氏一族的救命之恩。他说,父亲这些年,虽一直忽视我,但我身为人子,不能体察他的苦楚,只怕也谈不上一个孝字。
懂事的豫津,没有因为父亲对自己的忽视而怨愤,反而为自己不够理解父亲而自责和内疚。至此,父子间父慈子孝,再无任何的隔阂芥蒂。
景睿生日宴上,谢卓两家翻脸,谢玉调来巡防营守在府外,阻止誉王的府兵进入谢府。僵持之际,气质端凝的言侯爷出现了。面对谢玉闪着寒光的利刃,他一言不发,目光炯炯,挺直了胸膛,紧了紧冠带,一步一步,踏上前去。
事后小豫津还傻傻地问,您怎么来了?
你在这里,我能不来吗?
苏兄来拜见言侯,阐明自己的真正立场,恳请言侯爷出手相助辅佐靖王。苏兄问得直接,言侯答得也干脆:
侯爷,您可愿意?
愿意。
君子一诺,此生必践。做出这个承诺的时候,如何不知前途渺茫,形势艰险。允诺容易,但日后成败尚不可知,若遇什么凶险之事,小豫津,你我父子二人血脉相连,难免会连累于你。
豫津正色回话:既然是血脉相连,又何必提“连累”二字,父亲做任何抉择,孩儿都会跟随,绝不后悔。
这时候,这对父子已是心意相通,肝胆相照。就像苏兄说的那样,他们无愧于言氏的家学渊源,延续着三代帝师、两任宰辅的绰绰风骨,更拥有常人远难比及的的眼界和胸襟。
不知多年以后,父子二人想起当年旧事,想起那个既阻止了一场祸事于无形、又帮小豫津找回缺失的父爱的年轻人,心里会作何想?
感谢阅读。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