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国泰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报告作者:
韩朝辉 S0880523110001
梁中华 S0880525040019
· 投资要点 ·
2025年的人民币汇率在波动中前行,央行“精彩”的流动性管理,助其“化险为夷”;2026年的人民币或将继续昂首阔步,宽松交易下外贸企业结汇,推动破“7”之旅。
→2025:“化险为夷”
汇率升值预期并非畅通无阻。
→2025年汇率升值主要受两股力量推动:美元信用裂痕、联储宽松交易。但细看过程,升值预期并非畅通无阻。以黄金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内资预期,2025年其波动率其实不低,4月的贸易摩擦一度让内资贬值预期达到7.5以上,而9月的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又让其升值预期达到7.0附近。究其原因,本质上是在内部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弹性的环境下,多数投资者对于趋势升值的态度还是有所摇摆。
外贸企业结汇意愿趋势扭转。
→而支撑汇率升值的核心因素是外贸企业结汇倾向的趋势性扭转。随着强美元信仰逐渐松动,带来的便是连续三年企业不愿结汇的一致预期的反转。而在联储宣布重启降息周期的9月,我们看到了历史级别的跨境资本回流,其中的核心贡献正是外贸企业结汇。一致预期松动形成的势能需要更强的预期才能扭转。也就意味着,即使美元维持震荡,企业结汇趋势也将延续。
央行汇率管控节奏恰到好处。
→在持汇者乐观、换汇者摇摆的环境下,我们有幸见证了央行“精彩”的跨境流动性管理。一方面,通过降低掉期市场贴息(即:“掉期溢价”)来控制外资流入速度;另一方面,通过中间价来引导内资预期。体现在“掉期溢价”与“逆周期因子”的背离。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三价合一”,即内资、外资定价都向央行预期引导靠拢。
→2026:破“7”之旅
全球宽松交易能否延续?
→2025年美国出现极致的“K型分化”,本质是“高净值群体”和“新举债群体”面临的利率环境截然不同。对于高净值群体,可以通过再融资贷款将过去几年资产价格上涨积累的净资产变现,从而支撑美股流动性和消费端韧性;而对于新举债群体,目前的抵押贷款利率仍压制其信用扩张,预示着未来美国经济的K型分化将会延续,对于美债利率而言,易下难上的环境相对确定。
央行合意点位是否有锚?
→最近市场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考虑到出口端的压力,央行是否有破“7”的意愿?从“掉期溢价”来看,政策或有意在给汇率升值降速,在接近7.10的关口,多次采用历史最低的“掉期溢价”(-174pips)(即:降低外资购买人民币资产的套期锁汇收益)来减缓外资流入的步伐。
→实际上,央行对于汇率合意点位或锚定基本面因素主导的美债,而非信用主导的美元。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美元指数的跌幅远大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涨幅。也就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脱钩将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破“7”具有基本面和政策端的双重基础。不过也需关注基本面边际变化,中长期看,基本面才是支撑汇率走强的核心变量。
风险提示:内需降温、政策回摆、贸易摩擦
1
2025:“化险为夷”
1.1 升值预期并非畅通无阻
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提到:2025年的汇率升值主要受两股力量推动:美元信用裂痕、联储宽松交易,从而带来汇率升值的两个阶段(图1)。
但细看过程,升值预期并非畅通无阻。以黄金购买力平价来衡量内资预期,2025年其波动率其实不低,4月份的贸易摩擦一度让内资贬值预期达到7.5以上,而9月份的联储降息周期开启又让内资升值预期达到7.0附近。
究其原因,本质上是在内部经济尚未出现明显弹性的环境下,多数投资者对于趋势升值的态度还是有所摇摆。
1.2 企业结汇意愿趋势扭转
而支撑汇率升值的核心因素正是外贸企业结汇倾向的趋势性扭转。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外贸企业净结汇(结售汇差额-贸易差额)持续转负多年的情况,而这一现象在史诗级的加息周期下维持了三年(2022-2024)。
而随着美元信用和宽松交易的双击,强美元的信仰逐渐松动,带来的便是积蓄三年的一致预期的反转。而在联储宣布重启降息周期的9月,我们看到了历史级别的跨境资本回流,其中的核心贡献正是外贸企业结汇。
一致预期的松动形成的势能需要更强的预期才能扭转。也就意味着,即使美元维持震荡走势,企业结汇带动的跨境资本回流也将延续。
1.3 央行管控节奏恰到好处
在持汇者乐观、换汇者摇摆的环境下,我们有幸见证了央行“精彩”的跨境流动性管理。一方面,通过降低掉期市场贴息(即:“掉期溢价”)来控制外资流入速度;另一方面,通过中间价来引导内资预期。体现在“掉期溢价”与“逆周期因子”的背离。
最终目的是为了引导“三价合一”,即内资、外资定价都向央行的预期引导靠拢。
2
2026:破“7”之旅
2.1 全球宽松交易能否延续?
2025年美国经济出现极致的“K型分化”,本质原因是“高净值群体”和“新举债群体”面临的利率环境截然不同。
对于高净值群体,完全可以通过再融资的方式将过去几年资产价格上涨积累的净资产进行变现,从而支撑美股的流动性和消费端的韧性,其面临的融资成本抬升幅度为新旧贷款利差,仅2.1%;
而对于新举债群体,其融资成本就是实打实的抵押贷款利率(6.2%),当下的利率条件显然不足以支撑其信用扩张,预示着未来美国经济的K型分化将会反复强化。对于美债利率而言,易下难上的环境相对确定。
2.2 央行合意点位是否有锚?
最近市场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是:考虑到出口端的压力,央行是否有破“7”的意愿?
从“掉期溢价”来看,政策或有意在给汇率升值降速,在接近7.10的关口,多次采用历史最低的“掉期溢价”(-174pips),(即:降低外资购买人民币资产的套期锁汇收益)来减缓外资流入的步伐。
但结合美债利率来看,其实就不难理解了,央行对于汇率合意点位或锚定基本面因素主导的美债,而非信用因素主导的美元。这也侧面解释了,为什么美元指数的跌幅远大于人民币兑美元的涨幅。
也就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与美元指数的脱钩将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破“7”具有基本面和政策端的双重基础。不过我们也需要关注基本面边际变化对汇率带来的影响,中长期看,基本面才是支撑汇率走强的核心变量。
3
风险提示
内需降温、政策回摆、贸易摩擦
----------------

法律声明
本公众订阅号 ( 微信号:梁中华宏观研究 ) 为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团队依法设立并运营的微信公众订阅号。本团队负责人梁中华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登记编号为 S0880525040019 。
本订阅号不是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本订阅号推送的信息仅限完整报告发布当日有效,发布日后推送的信息受限于相关因素的更新而不再准确或者失效的,本订阅号不承担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义务,后续更新信息以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如有不便,敬请谅解。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国泰海通证券及本订阅号运营团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版权仅为国泰海通证券所有。任何机构和个人未经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所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