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美之间的气氛有些微妙,在10月9日中国稀土新规之后,特朗普是火冒三丈威胁要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一边是中美贸易又起风波,而另一边,加拿大外长却即将访华,王毅外长早已在等候。

这个时间点不寻常,再加上一封来自加拿大地方政府的“特殊信件”,指向的焦点只有一个——取消对华关税。

看似两件事,实则背后牵动着中美、中加乃至整个国际贸易格局的又一次微妙变化。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技术战和关税牌轮番上阵

中美关系在经贸领域本已有些缓和的迹象,但这份“休战”并没维持多久。

美国此前突然宣布扩大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尤其是对半导体、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的控制力度加大,直接把更多中国企业列入限制名单。

紧接着,美国又推出新的限制措施,把目光转向中国的造船业,开始对中国船只征收高额港口费用。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这一系列操作,其实目的很清楚,就是想在关键领域卡住中国的发展节奏,借此进一步遏制中国的技术升级和产业扩展。

说白了,美国并不想中国在一些高精尖行业里迅速追上来,甚至超越他们。这种封锁并不是第一次,但这次的范围更广、手段更狠。

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威胁要对中国加征关税,试图迫使中国撤回稀土新规。

但实际上,这类操作的负面影响往往先砸在自己头上。美国国内资本市场立马作出反应,股市大幅下跌,投资者信心被动摇,企业预期也跟着转冷。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结果是,美国方面一转眼就放软了语调,又试图寻求对话通道。但中方并未第一时间回应,而是保持了冷静、坚定的态度。

这是一种战略上的沉稳,中国知道,单靠一方让步解决不了问题,必须让对方真正意识到代价,才有可能把谈判拉回到理性轨道上。

加拿大“另辟蹊径”,中加之间现出破冰迹象

就在中美之间紧张的时候,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将于10月16日飞抵北京,与王毅外长会面,这样的场面并不常见。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更重要的是,这次会谈并非普通外交接触,而是背后藏着一封来自加拿大地方政府的“求和信”。

这封信来自加拿大的农业大省马尼托巴省,由该省省长11日亲自致信总理,核心意思就是: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的高额关税,别再跟着美国搞对华关税了,咱们自己已经吃不消了。

因为此前加方对中国的电动车、钢铝等产品加征高额关税,中国随即反制,这一来一回,最先受伤的反而是加拿大自己的农民。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尤其是油菜籽出口,原本中国是最大的买家,但由于政策冲突,订单被大幅削减,加拿大西部的农产品滞销严重,地方政府的压力日益加重。农民的抱怨、出口商的焦虑,逼着地方政府必须找出路。

于是,这封信便成了一个突破点。它不是空谈,而是地方层面的真实声音。它代表了一种现实主义逻辑:与其陪着美国一起对抗中国,不如先把该赚的钱赚回来。毕竟,经济压力才是最实在的驱动力。

加拿大联邦政府也并非毫无反应,在地方压力之下,联邦层面开始研究是否调整对华政策,尤其是关于电动车关税部分。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一些官员已经对媒体透露,政府正在重新评估现行政策的可行性和持续性。

阿南德此行,能在王毅外长的接待下展开高规格会谈,说明中方对这次交流给予了足够重视。

中加关系虽然曾因贸易冲突和政治摩擦陷入低谷,但现实利益正在推动双方逐步靠近。尤其是加拿大开始意识到,不是所有美国的政策都适合自己照搬照抄。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一次中加对话,或将撬动更大的外交杠杆

这场即将到来的中加之间的对话,它的意义显然不仅限于双边贸易,它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杠杆点”,间接影响到中美之间的博弈格局。

加拿大作为美国的主要盟友之一,过去在很多对华政策上都紧随美方步伐。但现在,地方政府因为实际经济利益开始倒逼联邦政府调整立场,这种变化如果延伸到外交政策层面,就可能在美加关系中引发连锁反应。

美方当然会关注,但如果更多国家选择从自身利益出发做决策,那美国主导的对华围堵也将面临更大挑战。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而对中国来说,中加这条“支线”如果能谈出成果,能在国际舆论上打破“孤立中国”的叙事。

通过与加拿大的务实接触,中方展示的是一个理性、开放、讲规则的形象。这对其他还在观望的国家来说,会是一种信号。

更进一步说,如果中加之间的对话能够在APEC峰会前达成一定共识,甚至达成某种协议,那不仅对两国关系是正面推动,也可能为中美之间的接触开辟一条新的通道。

毕竟,加拿大既是美国的盟友,也同时与中国拥有长期的贸易往来,它若在其中发挥桥梁作用,并非不可能。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加拿大愿意真正走出“站队式”外交,尝试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核心重新审视对华关系。而从此次省级政府的信件和联邦政府的反应来看,至少有了这样一个苗头。

从对抗到对话,国际贸易格局悄然松动

过去几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冲突已经从关税战、科技战延伸到了产业链争夺。而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国家被迫“选边站”,但随着冲突的代价逐渐显现,一些国家开始考虑是否有另一种方式处理与中国的关系。

这次中加之间的互动,反映出的趋势值得关注。那就是:硬抗中国,代价不小。理性合作,可能是更现实的选择。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中国并没有因为贸易摩擦而关闭大门,相反,一直强调愿意在平等基础上进行合作。而此次王毅外长将亲自接待加拿大外长,就是这种态度的体现。

中方没有回避矛盾,也没有把对话当作妥协,而是以实力和规则为基础,推动关系恢复正常。

反观美国,虽然在短期内通过技术封锁和加税手段取得了一些战略主动,但长期来看,这种做法不仅难以改变中国发展的趋势,反而不断削弱自身的国际影响力。

特别是在贸易领域,过度使用关税和制裁工具,已经让不少国家感到疲惫。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中加关系的回暖,若能成行,不仅能给两国企业带来实际利好,也可能像一颗小石子,激起更大的国际涟漪。各国都会看:如果加拿大能在压力下调整对华政策,是否也意味着美国之外的空间正在变得更宽?

博弈仍在继续,理性才是出路

这一次,中美的交锋来得突然,火力也不小。但在强硬的另一端,加拿大却选择了对话。

这种“冷热交替”的局面,恰恰展现了如今的国际格局下的矛盾与选择。一边是封锁与对抗,一边是合作与调整,谁最终赢得主动,还要看谁更懂得权衡利益。

中美刚交手,王毅在京等候1位贵客,特殊信件递交:取消对华关税

中加之间的这次即将到来的交流,或许正是“走向对话”的一个小小起点。

参考信息:

加拿大地方政府要求取消对中国电动汽车关税——央视新闻2025-10-13 09:29

加拿大外长阿南德将访华 外交部:期待通过此访同加方加强战略沟通——央视新闻2025-10-14 15:35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