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2岁的鲁豫在《艺苑风景线》▲鲁豫在《凤凰早班车》

好久不见的脱口秀大会(今年改成了《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请来了鲁豫当常驻领笑员。

大家都说,她一人担起了李诞+罗永浩两个人的职能,点评兼具专业和大局观。

▲弹幕超级友好

山河讲自己总被push减肥,段子里还插入了很多不能直说的社会议题,鲁豫夸她内容高级,更鼓励所有女孩“不用按尺寸去生长,可以按心情去成长”。

治愈又有力量。

节目播出后,山河特意发微博表白鲁豫,“她真的太好了,她懂脱口秀,她更懂我们的表达”。

第一赛段,鲁豫把复活卡给了颜怡颜悦,但第二赛段也中肯的指出她们的问题,缺少活灵活现讲故事的铺陈,过多的理念非常挑战现场观众的理解力。

温柔得一针见血,双胞胎夸她是“神仙姐姐”。

Kid的段子用上了ppt辅助,虽然现场效果不错,但鲁豫没有拍灯。

她用国外演员瑞奇·热维斯的例子,说明ppt之于脱口秀的意义应该是更深一层的思考和震撼,而不是单纯的烘托气氛。

直接表示这对其他选手不公平。

言之有物,有理有据,童漠男惊叹于鲁豫比自己这个脱口秀从业人员看的专场还要全,

广智夸她对好多演员的评价太准了,张骏更是直接发微博表白:鲁豫老师的点评精准到可以帮我改稿。

不仅如此,鲁豫反应极快,也很有梗。

广智讲了很多自己和志胜的境遇对比,好笑里也有一丝辛酸。鲁豫的点评又给段子上了一番,“广智,你真的不用眼红,因为眼睛再红,志胜也看不出是什么颜色。”call back了志胜的色盲梗。

这周的节目里,她在开场秀cue到女喜剧演员的困境,“一旦女孩好看了以后,你猜怎么着,有人说连贾玲都不好笑了。”

她还大胆开麦,说脱口秀舞台上的女演员太少了,需要先把数量搞起来,“因为目前看来,论比丑的话,的确比不过各位男演员。”

▲镜头直接切给了现场男演员们,导演组很懂哈哈哈

当满屏飘着“鲁豫多说话,我们爱听”的时候,社交平台上也开始出现很多“以前其实只是跟风黑”的反思。

大家想起来,鲁豫曾经是国内被吐槽最多的女主持人,“尬聊”“无知”“情商低”“复读机”,一个主持人不该有的缺点,好像她都占全了。

对她的质疑,从业务能力延伸到容貌上,声势浩大,持续多年。

鲁豫传播范围最广的槽点,是那句——真的吗?我不信。

有几段采访,常常被当作鲁豫“无脑尬聊”的佐证:

采访姚明的时候,听到对方说自己在上海生活的时候自己扫地洗碗、洗衣服叠衣服,鲁豫的回应是:“(你)洗衣服?我不信。”

周迅兴奋地聊到一下子见到很多喜欢的演员,说“你能想象我的那种开心吧?”鲁豫冷漠:我不能想象。

周星驰说起拍《长江7号》自己说自己很英俊时,张雨绮就笑。鲁豫说,同样的话你要一说我们就会觉得很好笑啊。

星爷明显生气了,反问你觉得很好笑吗?

但在完整的节目里,你会发现,这里其实是星爷误会了,他以为鲁豫嘲笑他的长相,而鲁豫的意思是,同样的话,喜剧演员说出来就会很好笑,其实是一句赞美。

没有公众人物逃得过切片式的断章取义,包括发问的主持人。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太多嘉宾在鲁豫面前最大程度的暴露了真实的自己,以至于《鲁豫有约》成了所有娱乐记者不得不看的资料库。

比如她会直接问梁安琪,“你真的可以忍受4个太太共享一个丈夫么?”对方仍然觉得她很真诚。

王健林愿意在她的镜头前随意的说出:定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方说,先挣它一个亿。

朴树抱怨有段时间“看不到希望,有强烈的不平衡,凭什么大家就把我忘掉了?”鲁豫说:没有人忘掉,是你不带我们玩了。

刘翔参加48次比赛,取得36次冠军,6次亚军,3次季军,可人们只记得北京和伦敦的退赛。

于是鲁豫问他“所谓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那时候能感受到吗?”刘翔一直按捺着的情绪一下子就释放出来了。

大家黑转粉之后才咂摸出来,过去的嘲弄其实有逻辑bug啊。她要真的能力不行,《鲁豫有约》也不会这么长寿吧?

2001年,中国电视媒体集中进入爆发年代。也是这年,《鲁豫有约》正式开播。

迄今为止,《鲁豫有约》做了3000+集,采访了10000+人,《时代周刊》曾将它评为“15年来,中国最具价值的电视节目之一”,鲁豫也被CNN报道为“中国奥普拉”。

而在这之前,鲁豫已经在央视做过《艺苑风景线》的栏目主持人,



在凤凰卫视主持过很多重大新闻直播节目,比如香港回归,澳门回归,戴安娜王妃葬礼,美国总统大选,911事件等等。



直播和说新闻的节目形式,塑造了她理性和精简的语言风格,也锻炼了她采访主持的基本功。

鲁豫的采访从来不提前跟嘉宾串词儿,录制节目也不带手卡不用提词器,每天几十页的稿子全靠硬记,包括字幕里的错别字,10个里有8个都是她发现的。

传统媒体人的严谨和专业,让她在脱口秀节目里游刃有余。无论是文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还是格局,深度,控场能力,她都轻松拿捏。

在流行跨界的主持圈,鲁豫其实是个挺特别的存在。她几乎没有参与过拍戏、唱歌、带货直播,只专注在采访主持这一件事情上。

但在这件事上,她足够钻研,同时也跟得上时代的变化。

早在2015年底的时候,自媒体刚刚兴起,对行业来说还很小众,鲁豫有约就开始在做一些自媒体创业者的访谈了。这是她一个新闻人的敏感。

▲筱懿说,“我记得她当时做足了准备功课,提出的问题都直奔主题”

而对脱口秀的关注和对喜剧的的积累,鲁豫更是从很早就开始了。

在《还是要相信》那本书里,她就写过:上大学了,开学第一天,我从广院,也就是现在的中国传媒大学图书馆借了人生中第一本英文读物,书名叫“Laugh Till It Hurts(笑到痛)”,是美国著名喜剧演员、歌手卡罗尔·伯内特的自传。

所谓的信手拈来,口吐莲花,背后其实是几十年的的积累和沉淀。

很多观众都注意到,鲁豫总在点评里“夹带私货”,她说自己看了孟川的书,跟豆豆说“我听了你的播客,全部听完了”,告诉大家颜怡颜悦的播客很优秀。



这些是比专业的点评更让人动容的时刻,是给这些落寞离场的年轻人最直接的肯定,真诚、温暖,甚至有些浪漫。

▲罗永浩在观后记里也特意提到这个时刻

很多演员在不同的采访里都提到一个细节,在今年的节目录制之前,鲁豫和大张伟特意来现场给他们加油打气,好多人都没忍住掉了眼泪。

比赛重启不易,大家都很紧张。但“无论如何,大家都回来了”,共同取暖,一起作战,彼此支撑。

网络世界对一个人的评价,是那么的以偏概全。

就像鲁豫自己在书里写的,“人见人爱的人多半没有那么好,而那些被群嘲、被狂踩的人,似乎也没那么糟。”

不必妖魔化一个人,更不必神化一个人。放下成见,全面地去看待和欣赏,其实最终留在我们心里的,还是那些美好的瞬间。

今年的脱口秀,你看了吗?欢迎来评论区聊聊你pick的选手。

友情提示

本站部分转载文章,皆来自互联网,仅供参考及分享,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联系邮箱:1042463605@qq.com